20090909

上善若水 厚德載物
個人資料
正文

不出戶 知天下vs讀萬卷書 行萬裏路

(2013-10-05 08:08:26) 下一個

 【原文】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注釋】

 

    不出戶,知天下(1)。不窺(2)牖(3),見天道(4)。其出彌遠,其知彌少(5)。是以聖人不行而知(6),不見而名(7),不為而成(8)。


(1)不出戶,知天下:不用出門到外麵去,就能夠推知天下的事情。老子並不看重外在的經驗,卻極端重視內在的直觀體驗。他認為,心靈本是潔靜透明的,宛如一麵鏡子,自身便具備洞察外界自然、透視現實世界的功能。


(2)窺(kuī):從小孔隙裏看。


(3)牖(yǒu):窗戶。


(4)天道:指自然萬物發展變化的規律。

(5)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出,指走出門外;彌,越、愈。有人走出去越遠,他知道的東西就越少。這又是老子的一個觀點。他認為,心靈如一麵明鏡,可以洞察萬物、知曉世事,具有本明的智慧。但是,如果心智活動向外馳求,就會使思慮紛雜、精神散亂,宛如使鏡子上麵蒙上灰塵,這便是"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老子認為,應該通過自我修養的功夫,作內觀反照,淨化欲念,清除心靈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虛靜的心境,去觀照外物,去了解外物運行的規律。


(6)不行而知:行,出行、出門走動,也指行動、實踐。不用親自出去經驗。能知道(外界的情況)。


(7)不見而名:名,即明,《韓非子•喻老》引《老子》作"明",古時"明"、"名"通用。不見而名,不必親自觀察事物就能明了。


(8)不為而成:不為,就是無為,即不妄為。不挖空心思去有所作為卻能成就大事。

 

    【譯文】

 

    不出門外,就能夠知道天下的事情。不望窗外,就能夠了解自然的規律,(有人)走出門越遠,他知道的情況卻越少。所以,有“道”的聖人不用親自走出去,就能知道(外界的情況);不用親自觀察就能明了事物;不挖空心思去作卻能成就大事。(譯文1)

 

    (真正有能耐的人,能做到) 足不出戶,可知天下事,不看窗外的世界,可明自然之理。走得越遠,了解得反而越少。因此,聖人不遠行卻能心知天下事,沒看過的事物也能把握它的規律,不用自己動手卻能將事情辦成功。(譯文2)


    不出門戶,就能夠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認識日月星辰運行的自然規律。他向外奔逐得越遠,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聖人不出行卻能夠推知事理,不窺見而能明了“天道”,不妄為而可以有所成就。(譯文3)


    【古文正解】

 

    道者,不可行而知,而天下知;不可見而名,而萬事明;不可為而行,而莫不成。  

 

    【今文正解】

 

    道無法用行動獲知,依據它卻可以知道天下;道無法用肉眼觀知,認識它卻可以明曉一切;行道不在於有什麽行動,沒有作為反而無所不成功。

 

    【引語】

 

    這一章主要談的是哲學上的認識論。這裏的基本觀點是:在認識上純任感覺經驗是靠不住的。因為這樣做無法深入事物的內部,不能認識事物的全體,而且還會擾亂人的心靈。那麽,要認識事物就隻有靠內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養,才能領悟“天道”,知曉天下萬物的變化發展規律。對此,學術界在討論老子哲學認識論時,有的觀點是說,老子是徹頭徹尾的唯心主義先驗論者,而有的觀點則說,老子並不輕視實踐所獲取的感性知識,隻是誇大了理性認識的作用。關於這幾種觀點的爭論,將在本章評析中詳加論述。

 

    【評析】

 

    陳鼓應先生說:“老子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著某種規律運行著,掌握著這種規律(或原則),當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實況。他認為心靈的深處是透明的,好像一麵鏡子,這種本明的智慧,上麵蒙著一層如灰塵般的情欲(情欲活動受到外界的誘發就會趨於頻繁)。老子認為我們應透過自我修養的功夫,作內觀返照,淨化欲念,清除心靈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虛靜的心境,去覽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運行的規律。”

 

    (《老子注釋及評介》第249頁)我們同意陳鼓應先生的見解。以往批評老子的認識論是徹頭徹尾唯心主義先驗論的論著,都要引“不出戶,知天下”作為論據。這樣的認識實際是一種誤解。老子是一位博學多識之人,他有豐富的生活實踐經驗。在以前的若幹章節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涉及社會生活和自然界的內容,這些都表明老子極為重視生活實踐。但更重要的是,老子是極富智慧之人,是天才的哲人。他的意思是,並不是什麽事都隻有經過本人的實踐才能認識,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視理性認識,間接知識。

 

    “不出戶”、“不窺牖”這類極而言之的強調手法,從古到今都是普遍應用的。不過,我們的看法是,研究老子,研究《道德經》,應當深入體會其中蘊含著的真實觀點,不可望文生義,更不可片麵理解。同時,還要堅持曆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因為正確地說明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係,這不是春秋時代的思想家們所能夠解決的重大哲學論題。


    【補充:微觀認識論】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常言道:“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秀才能知天下事,憑借的是書本知識。聖人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憑借的是他自身的修養功夫,是對人體基因組這一天書的破譯。人體基因組是宇宙的全息縮影,記載了宇宙萬物及人類有史以來的所有信息,是一部活的宇宙百科全書。隻要具備了查閱這一天書的功夫,就可以足不出戶而遍知天下大事;不窺探窗外,就可以知道日月星辰的運轉情況及其規律。所以,秀才所知和聖人所知是無法相比的。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聖人“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依賴的是返觀內視的自身修養功夫,是解讀自我基因組的結果。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智力也是有限的,僅憑五官去感知世界遠遠不夠,因為宇宙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奔波世界各地,於事物的表麵現象探索無限的宇宙奧妙,必然知之甚少。細胞雖是生命體的最小功能單位,卻蘊藏著宇宙信息和遺傳信息,所以,隻要破譯了基因密碼,就能徹悟自然之道、社會之道和人生之道。這也就是“少則得,多則惑”的道理。


    現在的人類基因工程,誌在破譯基因密碼,目的就在於以小見大,揭示生命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奧秘。


    值得一提的是,基因工程將和分裂原子一樣,是一把雙刃劍,既有有利的一麵,也有危害的一麵,利害程度完全取決於人類的道德水平。道這一天書,隻有用德去解碼,才有百利而無一害。另外,破譯基因密碼的電腦功能畢竟是有限的,永遠無法和人類的心靈相比,因此,密碼的破譯程度也終將是有限的。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聖人返觀內視,修德悟道,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麵認識上,所以是“不行而知”;大道不能以目視,隻能以神視,用心靈對基因組作生動、具體、形象的直觀,所以說“不見而名”;聖人功德圓滿,開發出了潛在的大智大慧和特異功能,雖然自我清靜無為,卻能成就無所不為的業績,其關鍵是樸在發揮作用,所以說“不為而成”。


    本章說明了微觀認識論的巨大功用。微觀認識功能為人人所具備,並非聖人獨有。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在於他不同於常人的認識方法。隻要潛心修煉,人人可以成為聖人。

 

讀萬卷書 行萬裏路 閱人無數 高人指路 貴人相助 小人成全 自己去悟!

歸根結底還是自己去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20090909 回複 悄悄話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是中國古人的一種求知模式,亦是古人自我修養的途徑。
“讀萬卷書”乃極言多讀書,“行萬裏路”是講多遊曆,這是求知必不可少的兩個方麵。要求知,首先要“讀萬卷書”,即廣博地學習前人的知識,特別是研習聖賢之說。這實質上是通過博覽群書獲得間接知識,它是一個人閉門苦讀的過程。孔子年輕時讀書極勤奮,《論語》裏講:“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孟子少時發憤讀書,渾然不知晝夜,遂通《詩》、《書》、《禮》、《易》、《春秋》等經。求知以“博覽群書”始,實不失為合理之舉,因為以個人有限的精力,萬萬不足以親身一一發現、經曆,且無此必要,明智之舉就是通過博覽群書把已有的知識、學說納入胸中。
博覽群書有三個步驟:由博覽致博聞,知各種知識或學說之詳,可以“詳說之”,這是第一步,接著通過認真閱讀、思考,把握眾多知識或某學說的要旨、精髓,也就是由“詳說之”返回到用簡單的語言表達知識、學說的精要與大義,就像孔子熟讀《詩經》後一言蔽之為“思無邪”一樣,如此又進了一步;在把握了知識的要旨之後,經過考察、比較,可知其好壞,進而“擇其善者而從之”。在學習、研究年鑒、評說前人學說的過程中,有心得,有見解,可以發之,可自成一家之言。這就是“讀萬卷書”的較完整的意義,也是整個求知活動的第一個方麵。
但古人認為,隻讀書是不夠的,“聞之不見,雖“必謬”,又“聞之不若見之”,因此博覽群書之後,必進入求知的第二步,即遍遊各地,親見親曆,這稱“遊學”。遊學很早以來就是個傳統。孔子曾周遊國;孟子閉門讀書多年之後也周遊各國,成為當時有名的遊士,“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司馬遷十年苦讀之後,負起行囊遍遊天下,竟依依不思歸。“學”的益處大致有:一可親見親曆,增長見識,謂多見而識之;二是通過遊曆可以印證從書上得來的“知”;三是通過親曆親見可以考察事物的變化及其化原因,即孔子講的“我之遊,觀其所變”;四是可在遊曆中將自己的知識和學說施之於“行”。孔子、老子、孟子都有遊說列國的經曆,他們極力勸說君主用自己的政治倫理學說,以使自己的政治抱負得以施展。“遊學”既可獲得新知識,又可驗證學來的間接知識,此外還有機會在實際生活中推行自己的見解學說,無怪乎古人要“行萬裏路”了。
首先“讀萬卷書”,獲得滿腹經綸,再“行萬裏路”,親曆躬行、參證精思,知識水平就會飛躍到一個較高的層次。“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這種求知模式原先為古代先哲所采用,由於它具有相當的合理性,就逐步為人們普遍接受,成為曆代讀書人求知的基本模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