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9

上善若水 厚德載物
個人資料
正文

精神分裂症ZT

(2012-12-17 15:20:28) 下一個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病,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終身患病率大概為3.8‰-8.4‰,美國的研究,終身患病率高達13‰;我國1994年調查數據,城市地區患病率7.11‰,農村4.26‰。精神分裂症病因複雜,尚末完全闡明。多起病於青壯年,表現為感知、思維、情感、意誌行為等多方麵障礙,精神活動與周圍環境和內心體驗不協調,脫離現實。一般無意識障礙和明顯的智能障礙,可有注意、工作記憶、抽象思維和信息整合等方麵認知功能損害。病程多遷延,反複發作,部分患者發生精神活動衰退和不同程度社會功能缺損。疾病早期症狀  大部分病人屬慢性起病,工作的積極性和工作能力下降、學生學習成績下降,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對家人不知關心照顧,生活懶散,敏感多疑,性格改變等。部分病人可有失眠、頭痛、頭暈、無力、情緒不穩等不適感及神經症症狀。部分病例可急劇起病,臨床上多表現為突然興奮、衝動,言語淩亂,行為紊亂,片斷幻覺和妄想。思維聯想障礙  表現為思維聯想過程缺乏連貫性和邏輯性,是精神分裂症最具有特征性的症狀。  患者整段的談話或寫作內容缺乏邏輯性,敘述不很切題,不能圍繞談話的中心思想明確表達意義,與其交談有十分困難的感覺,使人感到迷惑不解(思維鬆馳)。語句之間缺乏聯係,言語淩亂(思維破裂)。  患者在說話時聯想突然中斷,腦內一片空白,之後轉換為新的話題(思維中斷)。同時感到思維被抽走(思維被奪)。在腦中突然湧現一連串的聯想(思維雲集或強製性思維)。有時感到腦子裏的想法不是自己的,是外界強加的,是別人借自己的腦子思考問題(思維插入)。上述情況下患者伴有明顯不自主感,不受自己控製。  患者在思考時感到自己的思想同時變成了言語聲,自己和他人都能聽到(思維化聲)。自己的想法被擴散出去,所有人都知道(思維擴散)。)  患者的邏輯推理過程離奇古怪,荒謬離奇(邏輯倒錯)。將一些普通的詞句、動作、符號賦予特殊的意義,除患者外旁人無法理解(病理性象征性思維)。創造字、詞或符號,並賦予特殊的意義(語詞新作)。  慢性患者和以陰性症狀為主的患者,語量少,言語簡單,言語內容貧乏,缺乏主動言語(思維貧乏)。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誌缺乏構成了精神分裂症的陰性症狀群思維內容障礙  主要表現為妄想。妄想是一種病理性的歪曲信念,這種信念與客觀事實、所受教育水平、文化背景等不相符合,甚至荒謬離奇,但患者確堅信不疑,無法被說服,也不能親身的經曆加以糾正。  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可出現各種妄想,部分病人妄想非常突出。在疾病初期,患者對某些明顯不合理的想法可能將信將疑,隨著病情的發展,與病態的信念融為一體,自己不能識別。  關係妄想、被害妄想是最多見的妄想,患者感到自己受到威脅,無根據地認為有人想陷害、破壞、謀害自己,進行跟蹤、監視等(被害妄想)。患者感到周圍發生的事都與自己有關,是針對自己的,認為周圍的人都在說他、議論他(關係妄想)。患者感到自己的思維、情感、行為及軀體運動受外人或外界某種力量控製,不受自己的控製(被動體驗,被控製感,影響妄想)。認為自己的想法和所做的事別人就都已知道(內心被洞悉感)。認為自己的父母不是親生父母(非係統妄想)。堅信某異性對自己產生了愛情(鍾情妄想)。堅信愛人對自己不忠,另有外遇(嫉妒妄想)。無根據地誇大自己的能力、地位、財富(誇大妄想)。突然發生,與患者的經曆、現實環境無關的病理性信念(原發性妄想)。患者突然對正常的知覺體驗產生妄想(妄想知覺)。幻覺  幻覺指在客觀現實中並不存在某種事物的情況下,患者卻感知到他的存在,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見症狀。  最常見的幻覺為幻聽,周圍沒有人說話,患者卻聽到有說話聲。以言語性幻聽多見,內容為評論性、爭論性、命令性或思維鳴響(患者想到什麽,就有一個聲音講出他所想的內容)是具有特征性意義的幻聽,較持續存在的言語性幻聽也具有診斷價值。  其它類型的幻覺有視幻覺、觸幻覺、味幻覺、嗅幻覺、內髒幻覺等。情感障礙  患者對周圍事物情感反應缺失,早期為細致的情感缺失,如對親人的關心體貼(情感平淡),嚴重時對涉及自身利益的重大事漠不關心,對一般人都感到煩惱痛苦的事,患者無相應的情感反應(情感淡漠)。還可表現情感與周圍環境不協調,無原因自笑,很難與患者進行情感溝通。上述症狀為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症狀。意誌行為障礙  表現孤僻離群、被動退縮、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整日無所事事,生活懶散,無高級意向要求(意誌減退),工作、學習、交往沒有興趣,能力明顯下降,社會功能受損。還可出現愚蠢、幼稚、怪異行為。  較輕時患者表現少語、少動,行為遲緩,嚴重時不吃、不喝、不語、不動,伴肌張力增高(緊張性木僵)。在木僵狀態時,可以突然出現興奮、衝動、行為雜亂(緊張性興奮)。緊張性木僵和緊張性興奮組成緊張症狀群緊。自知力  自知力指對自己疾病和表現的認識能力。  患者對幻覺、怪異的想法和行為意識不到是病,患者不能認識到自己精神活動有問題,不能意識到自己的病態變化,否認有病,無自知力。臨床類型及表現  1. 偏執型 以妄想為主要臨床表現,常常伴有幻覺。以敏感多疑、關係妄想、被害妄想多見。其次為影響、嫉妒等。絕大多數病人數種妄想同時存在。  2. 青春型 在青年期起病,表現興奮、話多、活動多,言語淩亂,行為怪異、雜亂、愚蠢、幼稚,思維、情感和行為不協調。  3. 緊張型 緊張性木僵和緊張性興奮,以緊張綜合症為主要臨床表現。  4. 單純型 以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誌缺乏、社會性退縮等陰性症狀為主要臨床相。起病隱襲,緩慢發展,病程至少二年,並逐漸趨向精神衰退。一般無幻覺妄想等陽性症狀。  5. 末定型 不符合以上四種類型,難以分型或為混合型式者。  6. 其它 如兒童或晚發性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後抑鬱,或殘留型、慢性衰退型等。疾病危害  如未獲得及時治療,疾病症狀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患者日常學習、工作、生活能力受損,學生因學習能力下降而退學、休學,成人因工作能力受損而失去工作,對家人不知關心照顧,不能承擔家庭的責任。有的發展到精神衰退狀態,造成精神殘疾。有時受幻覺、妄想、邏輯障礙、情緒障礙等精神症狀的影響,患者可能出現傷害自己和他人的行為。  需要特別指出:精神分裂症得到及時、規範的治療,絕大部分症狀都可以緩解,可以避免發生不良的結局。疾病診斷  與很多其他科疾病不同,由於精神分裂症目前病因未完全闡明,至今還沒有確切的實驗室檢查或者化驗結果支持臨床進行診斷,作為診斷依據。一些量表的評估和實驗室檢查,可作為醫生輔助診斷和確定嚴重程度參考,並可作為鑒別診斷的依據,不能作為確切的診斷依據。診斷的確定仍然要靠病史,結合精神症狀以及病程進展的規律。  如果沒有明顯原因,表現出上述感知覺、思維、情感、意誌行為等多方麵障礙,精神活動自身內部及與外界環境不協調,持續一定的時間,對異常的表現沒有認識,要高度懷疑精神疾病的可能。  目前在臨床上常用的診斷分類標準: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精神疾病的國際分類法係統(ICD-10),美國分類法係統(DSM-Ⅳ)。  根據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症診斷標準如下:症狀標準  至少有下列 2項,並非繼發於意識障礙、智能障礙、情感高漲或低落,單純型分裂症另規定:  1.反複出現的言語性幻聽;  2.明顯的思維鬆弛、思維破裂、言語不連貫,或思維貧乏或思維內容貧乏;  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維中斷,或強製性思維;  4.被動、被控製,或被洞悉體驗;  5.原發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覺,妄想心境)或其它荒謬的妄想;  6.思維邏輯倒錯、病理性象征性思維,或語詞新作;  7.情感倒錯,或明顯的情感淡漠;  8.緊張綜合征、怪異行為,或愚蠢行為;  9.明顯的意誌減退或缺乏。嚴重標準  自知力障礙,並有社會功能嚴重受損或無法進行有效交談。病程標準  符合症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已持續 1個月(CCMD-3),單純型另有規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