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9

上善若水 厚德載物
個人資料
正文

女人戀物心理分析:戀鞋是對男人挑花了眼 ZT

(2012-08-09 11:30:31) 下一個
最近買衣服時不經意聽到一個美白女人說她囤了300雙鞋子,女星也不時傳出囤鞋的“緋聞”,所以想看個究竟。。。嗬嗬嗬嗬。

ZT1

某篇不怎麼具公信力的研究指出:女人為何愛買鞋的原因,當然不是因為沒鞋可穿!而是藉由購物達到放鬆心情,舒緩壓力的效果其中鞋子又代表"出走"當一個女人一直想買鞋,就表示她想離開現在的工作.但有趣的地方是:當她買的鞋越多,她反而就不會離開她的現在所做的工作!因為她出走的欲望已經得到了滿足~這篇心理研究似乎還挺有道理可是我卻不這麼覺得我本身也是超愛買鞋子雖然我買的都是那種很平價,平均一雙頂多390元的淑女鞋不過對我而言:買鞋子的消費是我每個月的固定支出就像我買CD的道理是一樣的,無關乎工作的事情!

尤其我有一點還蠻糟糕的,那就是愈是深得我心越是漂亮的鞋子,我反而就越捨不得穿!而關於這一點我又跟電影"偷穿高根鞋"(In Her Shoes)裡頭,囤了很多漂亮的高根鞋,但卻似乎又不太敢穿的姐姐的情況又稍微的不一樣~因為我買的鞋子我一定敢穿!

我穿鞋子隻有"好不好看"以及"舒不舒服"2樣要求頂多再加上一些我個人偏執的理由:例如我不喜歡露腳後根,露腳後根通常都讓我覺得不雅觀!我也不怎麼愛露腳指頭,我總覺得露腳址趾頭的鞋子容易讓腳變得髒兮兮的!當然我也承認很多的涼鞋,人字拖穿在腳上看起來真的很美!但這就是嗜好的問題,本人的癖好很難改變:P所以上述那則心理測驗我是覺得那是拿來嚇唬男人的!隻是讓男人對於女人買鞋子的事閉嘴用!畢竟如果讓男人覺得自己的馬子或是老婆因為無法買鞋而辭職以至於自己就得獨力負擔養老婆養家的重大責任我想聰明的男人應該還是會寧可自己的女人多買點鞋子才是~~不過後來我發現一直買鞋子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家裡頭已經快沒有地方放了!買了鞋子不是一雙鞋穿回家就好每雙鞋還需要一個鞋盒來保護有了鞋盒相對的存放空間的比例就會增加而我家又沒有真的像是電影In Her Shoes裡頭有一大櫃秘密收藏鞋子的大儲藏櫃!(對我而言那通常是有錢人家才能擁有的收藏空間!)我們家連放家人的鞋子的鞋櫃都已經顯得擁擠,早已滿出放不下多餘的鞋子!

於是我的鞋子我都收在自己的床底下但是床也就這麼大,總不可能一直堆鞋子堆到永遠因此鞋子的收納問題算是我目前尚待解決的難題之一吧?而這也跟我的CD收藏問題是一樣的所以我就說在我眼裡CD跟鞋子是同一掛的咩(笑)PS:圖片是電影" IN HER SHOES "裡頭卡麥蓉狄亞選購鞋子的劇照!女人買鞋子的樣子看起來還真幸福XD





ZT 2

心靈解碼

如果把一條鑽石項鏈和一首經典名樂同時送到一個女人的麵前,你覺得她最先會被什麽吸引?沒錯,她的眼前馬上一亮,很快就會去觸摸項鏈的質感。而那音樂,她可能聽一聽,卻不會產生這樣的興奮。說女人戀物,喜歡抓得住、摸得著的東西,一點也沒錯。不信你去商場,那些在各種琳琅滿目的商品前流連的一定是女人。 因為戀物,女人們可以拿出一個月工資的一大半去買喜歡的衣服或飾品,因為戀物,哪怕可能快成“月光族”了,也抵擋不了她們購物的熱情。從某種角度上看,女人的這種戀物心理似乎有點過火,有點病態了。那麽,為什麽她們還是樂此不疲,不知悔改呢?藏在女人戀物背後的心理動機又是什麽呢?

戀物女人愛“饑渴” 戀衣:

她需要重溫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光 沒錯,很多女人都是各種時尚服飾的忠實追捧者。尤其是在買衣服方麵,女人更是喜歡觸摸到那種純棉質地,極其細膩的服飾帶來的舒適感。越是高檔的時裝品牌就越是注意在服飾質地上的柔軟,款式上的女性化氣質。你去逛各種時尚新品店,那些女人們總是會通過不斷地觸摸、欣賞和試穿服裝來獲得某種心理上的滿足,那麽,這種心理上的滿足又是什麽呢?為什麽我們很少見男人會這樣反複觸摸、試穿呢? 戀物案例: 安妮是一個28歲獨自在異鄉闖蕩的女孩子,她的男朋友經常出差,不在她身邊。安妮從小被祖父母帶到3歲,回到父母身邊後,和母親的關係起初有點生疏,後來有什麽心事開始喜歡給母親說。少年時候,總是母親帶她一起去買新衣服,她覺得非常幸福。 安妮現在最喜歡的服飾品牌是西班牙的ZARA店。在世貿天街的那個ZARA大店裏,她可以一逛就是四五十分鍾。她喜歡這個品牌服飾的手感,摸上去軟軟的,就像海風拂過手心。這個牌子也很女性化,那些大大的泡泡袖,寬而如波浪的裙擺,手工的刺繡或者精致的印花,有點波西米婭,又有點浪漫,都讓她喜歡不已。她經常會把喜歡的服裝一件一件地試穿,排遣寂寞的心情。想像中,她特別希望和一個這樣的女人接觸,她溫柔可人、善解人意,跟她非常平等,她從服飾品牌中找到了這種接觸。 心理饑渴點:與母親的親密安全感建立不良 相信和安妮一樣獨自在異鄉的女孩子有很多,她們往往十七八歲就同家人分離,來到異鄉求學和工作,她們在情感上會有一塊空白的地方,需要被填補,那裏,可能就包括對母親的那份懷念之情。 當女孩子零到3歲的時候,最需要母親的懷抱,但可能很多母親在此時選擇了隔代撫養的方式,把孩子交給祖父母。此時,女孩子就無法和母親之間建立安全的感情連接。等到3歲之後,母親再去帶她,她就可能對母親有點陌生,因為錯過了母女感情培養,建立安全感的最好時機。 安妮同母親就是這樣的,她們雖然在安妮青春期時又建立了很好的關係,但那種關係依然是有距離的,安妮可能不會把某種情感渴望表達給母親聽。等到她獨自到異鄉求學,這種情感渴望更是因為距離的關係而被阻隔。許多這樣的女孩子會把這一份和母親之間未能完成和滿足的親密感轉移到對服飾的迷戀上來。因為服飾代表了她和母親之間的一種私密的活動,很多女孩子在最初都會同母親一起去買衣服,而且女孩子青春期時總愛試穿母親的衣服。她們通過買衣服,在潛意識裏體會著對女性的留戀,對母親的情懷。

應對策略:

為心裏的母親做點事 如果你發現自己太愛買衣服了,沒事總是往服裝店跑,那麽你就需要采取一些心理策略來降低一下這種行為的頻率。 把你對服飾的情感寫下來,你喜歡的品牌服飾投射了你未能滿足的某方麵情結。如果是某種戀母情結,那麽你不妨試著給用母親買一點小禮物來代替買衣行為。 你的內心有很多柔軟的部分需要滿足。那兒有一個需要母愛的小女孩,她在說,我不想那麽快長大,我還要多得到一點愛。不妨記錄下自己的這些小缺憾,看看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把可行的通過某種方式告訴母親。 放下自己堅硬的包裝,允許自己在母親麵前撒一點嬌。母親也希望自己被女兒需要,而不是忽視。在固定的時間給母親打一個電話,也關心一些母親的感受,表達你對她的愛,她會以你為榮。



戀飾品:

她想做一個具有獨一無二氣質的女人 有的女人戀物,更傾向於選擇具有堅硬質感、格調高雅的高檔珠寶飾品。她們以身上佩戴這種飾品為榮,並不自覺地在人群中顯示自己不俗的品位。她們喜歡自己身上閃耀著珠光寶氣,仿佛這種閃耀增添了她們的魅力值,也提升了她們在男人那裏的信心值。戀飾品的女人往往表麵看上去亮麗而風光,但私地下,卻可能有著比較孤寂,有點芳華正茂卻無人訴說的味道。 戀物案例: 可可是某外企的公關經理,同時也是DIOR飾品和CHANEL飾品的忠實追捧者。她喜歡DIOR的鑽石項鏈,也喜歡CHANEL的手鐲,這兩樣東西是她的隨身之物。戴上了貴重飾品的她倍感安全感和自信心,而如果摘下了這些飾品,她會感到渾身不自在,連出去約會也沒有了活力。她喜歡看到別人投射到她飾品上的那種迷醉和追捧的眼光,也希望某個男人能夠被她的魅力電到,然後成為她身邊的護花使者。雖然她至今沒有固定男朋友,但她依然不能放低標準,她深信自己就像鑽石一樣熠熠生輝,隻要等到某個能鑒寶的男人到來的那一天。男人們同她相處,有時會覺得有距離,雖然覺得她美,卻找不到機會深入接近她,她心裏有一個硬殼,阻隔在異性和自己之間。 心理饑渴點:擁有魅力卻無人靠近 喜歡通過名貴的珠寶首飾來打造自己的女人,首先表明她們經濟上比較闊綽,有能力去購買和享受名貴飾品的光鮮。她們往往在物質上的滿足感大過在精神上的,或者說精神自信不足,因為如果物質成為了提升魅力的點綴,那麽或多或少也說明她們對自己本身缺少一點信心,希望外在的烘托能夠給自己加分。 這或許也說明她們內心有某種害怕的東西,因為鑽石、白金等東西,都是堅硬而稀有的物品,她們可能害怕自己的稀有價值不能被男人發現,所以要佩戴這些東西來作為一種魅力的暗示。她們對自己有著較為嚴格和較高的要求,不希望自己做錯事或者說錯話,她們在自身內外形象的打造上都極講究分寸感,不會輕易地把自己的內心暴露,而是和他人(尤其是男人)保持一份神秘感,當然這也可能來源於她們對自己的某些不夠自信。她們不知道如何掌握和男人之間的親疏,所以選擇了比較遠的自保距離,希望被人“霧裏看花”。正是這種有點矜持的不自信,反而讓她們錯過了一些寶貴的機會。


應對策略:

減少自我防衛 喜好名貴飾品本沒有錯,隻是這不能成為一種過度迷戀。如果你不佩戴名貴飾品就不能出門,那麽你就需要采取一些策略了。 放鬆一些,你個人的素質比珠寶更重要。你對麵的男人並不是因為你戴著珠寶而喜歡上你,而是因為你這個人本身的氣質、內涵和才華。不要過度依賴配飾給你帶來的好感度,而要讓自我更好地表達,這時,你的真實才是最動人的武器。 對某些東西要學會根據實際情況降低一下標準。要當心哦,可能正是你的那份神秘的尊貴感或者矜持感讓一些人遠離你。他們或許害怕你要求過高,而他們沒有達到,這可能反而會減少你的男人緣。其實,愛是“低下塵埃”的謙卑,雖然你的愛富有條件,但條件過高隻會苦了自己,不妨更謙卑一些,偶爾以樸素示人。 學習真誠表達自我而不是習慣性自保。對自我的真誠表達往往能換來別人的真誠相對,太過嚴密的自保隻表明你對他人缺乏安全感,所以隻有用假麵具來偽裝自己。有時候允許自己犯點錯,偶爾騷包一下自己的真性情,而不是那麽嚴密地控製自己,反而會讓你自己和他人都感到放鬆。


戀鞋:

她對男人挑花了眼 挑鞋如同挑男人,這有點像一句真理。能夠挑上一雙既耐看又舒服的鞋,確實是一件考驗功力的事。有的女人沒事總愛往鞋店跑,而且一試起來就沒完沒了,這雙跟太高,那雙帶子太緊,另一雙款式又有點過時……總是挑來挑去,最後買回一大堆的鞋,卻不見得都是實用的,可能穿了一陣子就得扔,或者束之高閣。愛買鞋的女人有點朝三暮四,她內心總是沒有定性,尤其在對男人的選擇上,標準也總是變來變去。 戀物案例: 小愛的家裏少說也有上千雙鞋了,每雙鞋買的時候挺喜歡的,而且也是當季的流行。但是過了一陣子,她就厭倦了,總能挑出這雙鞋的毛病來。她的男朋友和鞋一樣,總是換來換去。一會兒是個寫詩的,一會兒又變成一個從商的,還有熱愛運動的運動員,以及精神至上的環保主義者等等。她覺得男人過了30歲才會成熟,但太成熟的,她相處久了又會覺得對方跟自己有代溝,不能溝通;等到選擇了一個和自己年齡上差不多的,她又覺得雖然能夠溝通,但各方麵條件都不很具備,尤其是物質上不能跟熟男們比。她挑男人和挑鞋一樣,沒個定性。於是,男友越交越多,鞋也越買越多。


心理饑渴點:多重性格讓她難以安定 那些總是徘徊在各種不同的男人之間,挑花了眼的女人,其實沒有自覺到,可能是自己身上的多重性格氣質吸引到了這麽多不同類型的男人。富有多重性格的女人是可愛的,她們既清純又成熟,既文靜又活潑,她們可以把很多女孩子身上的不同特點集於一身,難怪成為各種男人心目中的女友人選。這類女人一般比較有才華,富有彈性。 然而麵對這麽多不同類型的男人,她們失去了判斷力。其實她們隻要了解到什麽特質是自己認為最需要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有的男人隻可以做師長,有的男人隻可以做朋友,有的隻能做事業排檔,她隻需要找一個適合做自己丈夫的男人就可以了。 應對策略:在穩定性上下功夫 戀鞋的女人降低一下自己的靈活性,而多一些穩定性。戀鞋女很可愛,她們擁有無數可能性,並且古怪精靈。但她們多少有點多動症,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她們隻需要稍微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僅有的選擇上就可以了。要知道,沒有選擇是最好的選擇,沒有退路是最好的退路。 選擇男人,合適比品牌更重要。你要的男人不見得是外表最光鮮,品牌最高檔的。但一定是穿起來最實用,最舒服,也最稱你的腳的。所以,拋開那些華而不實的選擇標準,而專心在一些從前沒有看到的地方選擇適合自己的男人。不要貪戀一時的吸引和快樂,而是試著慢熱一些,和一個喜歡自己、自己也有好感的男人深入交往就可以了。轉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f1819401009ojo.html++++++++++++++++++++++++++++++++++++++++++++++++++++++++++



這世界公平的不公平著,權力讓給男人,購物欲讓給女人孩子。。。然最容易賺的還是女人的錢,因為女人花錢除了基本內需,多數是情緒操控的,無論有腦子沒腦子的女人,花錢時情緒會影響太多的購物決策。。。提醒一哈唧唧,盯上了一對耳環,非要買下後的不甘心的懺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福田 回複 悄悄話 你帶有吊墜的耳環挺美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