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善抑惡

揚善抑惡,把中華民族好的一麵發揚光大,揭露批判不利於中華民族發展富強的因素,這才是真正的炎黃子孫情。
個人資料
正文

劉曉波獲獎事件的核心不是劉本人,而是言論自由與因言獲罪

(2010-12-13 08:16:14) 下一個
2010年10月7日之前,中國的各大網站都開辟了諾貝爾獎專欄,大量報道今年諾貝爾各個獎項的得主,及其背景成就。2010年10月8日劉曉波獲獎當天開始,所有關於諾貝爾獎的報道和專欄一律禁止,所有網站,報紙,電視,甚至手機短信,都不能出現關於劉曉波和諾貝爾獎的字樣。甚至關於諾貝爾物理獎,化學獎,生物與醫學獎,經濟學獎的介紹報道也都消失了。

劉曉波獲獎事件的核心,不是劉曉波本人,而是言論自由與因言獲罪

劉曉波等人在2008年12月10日,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60周年紀念日,發表<08憲章>,鼓吹政治體製改革與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零八憲章》以捷克斯洛伐克《七七憲章》的風格寫成,主要是呼籲言論自由、人權和自由選舉。

《零八憲章》起草後,劉曉波在2008年12月8日被以“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刑事拘留,12月9日被監視居住。2009年6月23日,劉曉波因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經中國檢察機關批準逮捕。12月25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剝奪政治權利兩年。

2010年1月15日,中共老幹部胡績偉、李普、戴煌及何方發表公開信,信中稱對劉曉波被判刑“感到困惑不解”:

“劉曉波犯了‘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的主要罪證是提出了‘聯邦共和國’的口號。年輕的同誌可能不知道,我們這些老同誌都記得:‘聯邦共和國’的口號是早在中國共產黨‘二大’就提出來的,‘七大’黨章黨綱又重申的正確口號。我們黨正是依靠這個正確口號和一係列深得民心的方針政策,才贏得各族人民的支持,從而擊敗了國民黨,1949年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15日後,20名中共元老,包括前毛澤東秘書李銳、新華社前副社長李普、前國家新聞出版署署長杜導正、著名散文家袁鷹、著名詩人兼評論家邵燕祥、著名律師張思之等聯署公開信,要求撤銷對劉曉波的一審判決。

2010年10月8日,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以非暴力的方式對中國基本人權的保障所做出的不懈奮鬥。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一直堅信,人權與和平,二者休戚相關,密不可分。人權乃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先生在其遺囑中所希冀的“各國間兄弟情誼”之先決條件。"

2010年10月7日之前,中國的各大網站都開辟了諾貝爾獎專欄,大量報道今年諾貝爾各個獎項的得主,及其背景成就。2010年10月8日劉曉波獲獎當天開始,所有關於諾貝爾獎的報道和專欄一律禁止,所有網站,報紙,電視,甚至手機短信,都不能出現關於劉曉波和諾貝爾獎的字樣。甚至關於諾貝爾物理獎,化學獎,生物與醫學獎,經濟學獎的介紹報道也都消失了。

劉曉波獲獎事件的核心,不是劉曉波,而是言論自由與因言獲罪。換成張曉波,李曉波,一樣的結果:政府批判,禁止媒體報道,把張曉波,李曉波判刑入獄。

劉曉波的殖民論言論確實偏激,確實讓很多人不舒服,看不慣。那是典型的"憤青"風格的言論。當年胡哥是否喊過毛主席的話一句頂一萬句,打倒劉鄧,讓他們永不翻身?溫總理是否說過誓死捍衛江青和中央文革?那是時代的印跡。1980年代中期是一個思想解放的年代,大家都是"語不驚人誓不休"的風格,特別是想出名的年輕人(對,劉那時正是剛冒出頭的年輕人)。

但是,想過沒有,劉曉波不是因為三百年殖民論而判刑,而是因為主張言論自由,主張體製改革入獄的。這說明了什麽?

再想一下,三百年殖民論,是針對政治層麵,經濟層麵,還是思想界,言論自由?如果說的是言論自由與政府管製,香港經過100年的殖民統治,才有了1980年代香港的言論自由--有左派的文匯報,大公報,可以發表擁護共產黨,反對港英當局的激進言論;也有右派的報紙可以發表反對共產黨的言論;沒有人因為言論獲罪。試想,在中國要有與1980年代香港一樣的言論自由,要經過多少時間的努力?自從孫中山的民主革命到現在也有百年曆史了,結果如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