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鄧小平長期不給粟裕平反的曆史根源

(2009-04-16 01:13:06) 下一個
有一段曆史是:毛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的時候,越過諸將,把粟裕從後排拉出來去鏟土,那可是除了朱德外唯一一個軍人,由此可見粟裕在毛心中的地位。

這裏不想貶誰抬誰,但曆史擺在那裏,讀者權當解悶。鄧小平長期不給粟裕平反,為什麽?
1
、 粟鄧的梁子早在解放戰爭之中就結下了。

這就不可避免地牽扯到劉伯承。

現在評價毛澤東的軍事天才時,都說毛在坐鎮西北搶占東北的英明決策。其實毛當時更想搶占中原,而且是投了血本的。先是派陳賡謝富治進中原,結果铩羽而歸。毛於是想起了劉伯承。

劉伯承紅軍時期就是毛共軍隊的第一軍師,他的理論水平在紅軍中是頂尖的,為紅軍的正規化做過非常了不起的貢獻,而毛在建軍的細節和正規化等方麵確實不如手下諸將—或者也許毛壓根就認為細節本來就是手下的工作。毛對劉伯承一直寄予厚望,比如大渡河時劉伯承向毛提出搶占渡口及早過橋,毛就非常欣賞劉伯承,而且也在實際上偏袒劉伯承,讓劉伯承帶領紅軍精銳率先出發搶占渡口。

不過劉伯承在大渡河問題上暴露了軍事上的學院派風格。他按部就班行軍,該睡覺的時候睡覺,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而毛的另一隻精銳林彪則後發先至,抓住戰機急行軍強渡了大渡河,等劉來的時候就是打掃戰場了。這樣,林彪的地位空前地提高了,而劉伯承自此以後地位一下子就下降了很多,主要做參謀工作了。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劉又建議毛爭中原,正合毛意,於是毛給了劉第二次表現機會:讓劉在陳賡謝富治兵敗中原後能進軍中原站穩腳跟。中國曆史上逐鹿中原這個成語是非常出名的,鄧見毛意爭奪中原的決心很大,也跟著拚命鼓吹進中原。毛把當時軍隊中的重炮等先進武器配備給了劉鄧,把希望寄托在劉鄧身上。

不過,劉搞軍事學問一流,真正臨陣打仗隨機應變就隻能算二流了。劉鄧進了中原就被國軍趕著跑,令毛極度失望,最後劉鄧被趕的沒有地方去,就請示毛是否因該打開血路回撤陝甘。毛的答複很靈活:"若可撤回陝甘,則可;否則南下"。當時實際上去陝甘的路已經被國民黨給封住了,這樣毛的意思很明顯:與其回撤要西北軍隊分心接應劉鄧,不如保持有生力量南下。

這可難為了劉鄧。因為南下要過黃泛區,那麽多重炮怎麽辦?於是鄧小平主張炸掉重裝備輕裝南下。鄧催促劉下決心,就這樣,劉鄧炸掉了重裝備,帶兵進了大別山(電視劇"千裏挺進大別山"寫劉簽字下令炸掉重裝備,對鄧的作用一筆帶過。其實,導演也搞不清鄧催促劉炸掉重裝備在當時是否是正確的決定)。這樣,直到淮海戰役,劉鄧一直躲在大別山,沒有什麽建樹,倒是因為南下把毛的家底給折騰沒了。

(當然,鄧當政後把自己進大別山的作用寫成是"一把尖刀插到了蔣的胸口",這麽說,沒什麽不對,但逃跑變成尖刀是粟裕後來的作用,更是毛委婉拒絕劉鄧回撤陝甘的結果。)

然而,劉鄧部隊躲在大別山的日子裏,華東粟裕、東北林彪、西北彭德懷都有驕人的戰績。特別是華東,毛在搶占東北時並沒指望華東出彩,然而,正是華東部隊幫助毛度過了難關,把國民黨部隊吸引到華東戰場,讓劉鄧在大別山站住了腳。

當然,這段曆史在79年鄧主政後,把這段曆史說成"挺進大別山",牽製了國民黨部隊,所以導致粟裕打得好。鄧這麽解釋不能算錯誤,問題是把劉鄧趕鴨子的國軍素質可比粟裕的對手差遠了。如果劉鄧遇上國軍74師,早就玩完了,至少劉鄧逃的更快。劉鄧把毛的重武器家底帶出來然後自己炸掉,而粟裕當時可是白手起家並成為蔣介石在東北之外的主要對手的。

所以鄧的解釋"挺進大別山導致粟裕打得好"雖有道理,但明眼人是不會認同的。鄧得勢後拚命鼓吹劉伯承的"兩軍相逢勇者勝"實際就是洗脫當年軍事上的膽小無能導致的"挺進大別山"。逃進大別山成了"勇者",如果真是勇者,怎麽不回頭向粟裕那樣和追趕的國軍"兩軍相逢勇者勝"呢?其實連挺進大別山都是毛澤東的手筆,否則以劉鄧當年的打算是希望陝甘向東打,劉鄧向西打,這樣劉鄧就突出重圍回撤陝甘。不過毛的軍事天才不允許劉鄧這樣幹,所以壓著劉鄧南下。

應該說,毛把重大的機遇給了劉伯承(比如大渡河與爭奪中原),可劉沒有能力抓住,所以在解放後劉伯承自稱"主要還是做做參謀長更合適",進入了他最擅長的軍事理論研究。劉在軍事理論研究上是解放軍的第一把交椅,這在以後中蘇對抗中劉的理論發揮了重大作用,為我國的國防安全做出了不朽的貢獻。這是後話。

2
"挺進大別山"是怎樣發揮重大作用的?

這就要歸功於粟裕。

毛當時規劃大決戰時,實際上對淮海戰役並沒有明晰的概念,因為淮海地區是蔣介石的老家門戶,都是蔣的精銳(淮海戰役蔣經國都親自出陣,可見老蔣的重視)。毛原意是把北部(東北華北)徹底解決後再考慮華東。這時,粟裕提出一個大膽構想,就是劉鄧的大別山部隊在西線,粟裕的華野在東線,兩軍合起來打一個淮海戰役。如果蔣不想打淮海,則劉鄧或粟裕一部可以渡江,威脅南京,使長江北線國軍撤回一部分,減輕未來壓力;如果蔣想打淮海戰役,則蔣就必須把部隊向北調動,這剛好把共軍的運動戰優勢發揮出來,而且蔣北進會使蔣的後方空虛,這樣蔣就不能專心於北線戰事。

粟裕的這個戰略構想非常了不起,一下子就把大別山的劉鄧棋子給用起來了。不過,這裏有個問題,就是軍隊的山頭派係問題。毛一方麵表示完全同意粟裕的構想,並高調支持粟裕,另一方麵卻向粟裕請教協調指揮的問題,並請教劉鄧軍隊武器不足的問題應當如何解決粟裕兵員不足的問題。

毛向粟裕請教問題可是大有學問的。因為,劉鄧的部隊在三大戰役前夕,一個團的火力配備還不如粟裕的一個連。劉鄧連發動一次殲滅團級國軍的火力能力都沒有。而且,劉伯承是長征的老紅軍,粟裕則是外係。這個時候,粟裕提出,可以把請劉伯承鄧小平做淮海戰役的總指揮—實際就是給個空名讓劉鄧出兵。毛的決策又一次顯示了天才的一麵:毛讓陳毅去劉鄧那邊—實際是壓著劉鄧上陣,然後按粟裕的建議給劉鄧安上總指揮的名頭,但實際指揮權則給了粟裕。

劉伯承的第一反應是:"我連武器都沒有,怎麽打?"鄧小平則說:"就是打光了也要打。"現在宣傳當然說鄧是徹頭徹尾的主戰者,劉伯承死了後歌頌鄧的電視劇把劉寫的比鄧還差,片中寫劉一直猶豫,而鄧則催促劉早下決心大打。事實上,劉鄧和毛的反複電文往來最說明問題:劉鄧強調與國軍精銳作戰有全軍覆滅的危險,違背毛的"保持有生力量"的方針,這是鄧的"就是打光了也要打"的含義。

79後在自己的文選中說"淮海戰役是我指揮的",這麽說沒錯,但知道曆史的人會對這句話有不同的解讀。

毛派陳毅到劉鄧那邊起了大作用,陳毅打著毛的旗號力壓劉鄧出兵,並協調粟裕給劉鄧提供了大批武器。陳毅如果不力壓劉鄧出兵,則華野就必須單獨作戰,所以陳毅盡管對粟裕架空自己是非常惱火(陳毅後來揭發粟裕是"第一陰險小人",給毛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自己的血本被粟裕壓了上去,所以陳毅就必須壓劉鄧上陣。這是毛澤東高明的一麵。

毛後來把淮海戰役說成是"粟裕硬把夾生飯吃了下去",是有很深的含義的。

有一段曆史是:毛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的時候,越過諸將,把粟裕從後排拉出來去鏟土,那可是除了朱德外唯一一個軍人,由此可見粟裕在毛心中的地位。

3
、 粟裕在鄧當政後仍然忠於毛。

粟裕在自己請求平反的報告中反複強調忠於毛,犯了大忌。鄧急於批判毛的用心豈是一個軍人能夠理解的?鄧怎能讓忠毛的粟裕掌管軍隊?

粟裕強調"彭德懷誣陷打擊粟裕",也犯了大忌,因為鄧就是要樹立反抗毛的標本。如果給粟裕平反,就是說彭是錯的,毛是對的。粟裕在這方麵也表現了一個傻子的素質。

4
、 鄧打越南,被粟裕諷刺。
在此不討論打越南是否正確,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我軍曆史中,從來沒有象對越作戰那麽狼狽過。鄧的理論家把越南之戰的狼狽說成是"毛的戰爭思想過時"。粟裕則說,僅僅5年前對美都沒過時,10年前對蘇也沒過時。粟裕的這種言論犯了鄧的大忌。

至於鄧後來解散大飛機、計算機、激光技術、相陣雷達等項目以便"全力發展經濟""軍隊現代化",那就是後話了。鄧時代的很多中國人喜歡"富裕",對國防嗤之以鼻。曆史會怎樣檢驗鄧的"富裕就是強大",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鄧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搞掉了華國鋒、醜化了毛澤東。如果用同樣的標準,則鄧把台灣利益送給美國、鄧時代的銀河號被美國攔截檢查、大使館被炸翻、飛行員王偉被撞死等事情,都在實踐上檢驗並證明了鄧在軍事上和大政治戰略上是個徹頭徹尾的短視無能者。當然,也可能是鄧說的"韜光養晦",就是說,別人打你也不還手,專心掙錢最重要,等掙多了錢,別人就不打你了。現在很多中國人就這樣認為。

至於鄧的"經濟騰飛"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Panzerfaust 回複 悄悄話 一針見血啊!
東方邪 回複 悄悄話 兄弟的觀點不錯,拜讀.
cockatoo 回複 悄悄話 好,寫得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