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 Sridhar, CEO of Bloom Energy 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塵埃落定,多在唱哀,網上十問Sridhar,劍劍封喉。沃爾馬、穀 歌、聯邦快遞,這些世界聞名的大企業跟在後麵轟,是不是在炒作?早在四十多年前、阿波羅登月計劃時Sridhar 還沒上小學已經實用、幾十年的冷飯,怎麽會炒得這麽火熱?我為Sridhar狠勁兒興奮了一把,每天四 個小時睡眠,到處查找資料。略知皮毛後,對燃料電池也開始懷疑起來。
1.
Sridhar 的燃料電池大約要$75/W,比太陽能的$15/W高出許多。就算政府補貼50%,至少也要$35/W,那也是個天文數字。讓我們來計算:一年8700個小時,如果不出任何故障,一瓦電池每年可發電8.7度(千瓦小時)其價值在美國大約$1.00。除去買天然氣的$0.50的本錢以外,$35.00的投資僅有$0.50回報,70年才能夠本。可是燃料電池隻有十年的壽命,所以這是絕對賠本的買賣。
Sridhar 說十年後,這個價錢可降為$1.00/W, 且不說那隻是沒有可靠的依據的夢想,就算那樣,也要幾年才能收回投資,並不樂觀。
2.
資料顯示,純氫氣的燃料電池的運行溫度為1000oC,碳氫化合物的電化反應溫度隻能更高。這樣高的溫度帶來很多問題,如縮短壽命、保溫昂貴、升溫困難、啟動時間過長等等。假如作為汽車動力,怎麽保溫?多長時間預熱?高溫的問題不解決,應用到汽車裏就不可能。
一個降溫的方法是用高效催化劑,比如金屬鉑,但價錢太貴。一定有低價有效的催化劑,誰找到,誰就穩操勝卷。當年愛迪生找尋燈絲的材料,試過的材料有幾千種,包括燒焦的竹子、甚至燒焦的胡須,幾年之後才找到金屬鎢。現在咱中國有的是人才,又是占有世界95%稀土礦源的國家,發動起來,一定能找到。
3.
燃料電池發出來的直流電要轉換成交流、再送上電網。交流電隻是作為超距傳輸的節能手段;現在,越來越多的電器,如計算機、日光燈、電視等家用電器用的都是直流電。把直流變成交流、再把交流轉換成直流,不嫌麻煩嗎?但是,立馬用直流那可是脫筋換骨的大工程,不是Sridhar一句話就能做到的。還繼續沿用原來的交流係統嗎?原來的電網怎麽辦?
這些問題不解決,燃料電池的前景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