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詩中以動襯靜的幾種方式】

(2019-11-22 22:34:45) 下一個

【古詩中以動襯靜的幾種方式】

 

作者:張建福

 

摘要:清代王夫之《薑齋詩話》卷二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情中景,景中情。”詩就是借景言情,一切寫景都是為了寫情。以動寫靜,這種藝術手法,就是以靜意觀動景,而後以動景達靜意,從而表現出“妙合無垠”的藝術境界。 

  關鍵詞:以動襯靜;以靜意觀動景;以動景達靜意 

   

  “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陰雲生遠岫,陽景逐回流。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這是梁朝王籍《入若耶溪》詩,寫遊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縣南若耶山下)的景色和感想。其中,“蟬噪”“鳥鳴”二句在當時就已經膾炙人口,後來也一直為人們所傳誦。顏之推說這兩句是從《詩經﹒小雅﹒車攻》“蕭蕭馬鳴,悠悠旆旌”生發出來的,好處就是以動寫靜。《車攻》中,軍人的整肅,氣氛的嚴靜,從戰馬的嘶鳴聲中可以體會出來;若耶溪景色的幽靜,從鳥鳴蟬噪的聲音裏,也可以領略得到。前者肅靜,後者幽靜。兩者靜趣不一樣。顏之推說二者有啟承關係,意思是說二者都是以動寫靜。 

  詩中要創造“靜”的境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唐朝皎然《詩式》說,所謂“靜”,“非如鬆風不動,林狖未鳴,乃意中之靜”。如果離開了人的感受和感情,孤立地、表麵地寫靜,象“鬆風不動,林狖未鳴”,風不吹,鬆枝不搖,樹林中,猿猴未啼,就是在樹林裏麵既無動靜,也無聲音,萬籟俱寂,一片死靜,這種環境可以說是夠靜的了;但要是有誰走進這種環境,他感受到的是什麽呢?恐怕不是幽靜,也許會覺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栗,有一種駭動之感。象楊奇鯤詩所說“海鷗聚處窗前見,林狖啼時枕上聽”,聽到了猿啼反而覺得環境很靜。這種靜趣是不容易表現的。歐陽修《六一題跋》說:“蕭條澹泊,此難畫之意。畫者得之,覽者未必識也。故飛走遲速,意近之物易見,而閑和儼靜,趣遠之心難形。”畫麵上表現實物的形狀是容易的,要表現出內心的感受是較難的,尤其是澹泊閑靜的意境更難表現。在畫中是如此,在詩中也是如此。我國古代詩人在藝術實踐中,摸索了一套表現靜境靜趣的藝術手法。 

  靜的意境,有各種各樣的靜,有清淨、寧靜、恬靜、幽靜、肅靜、寂靜、閑靜等等,各種不同的靜,都有一些特殊的表現手法,因人而異,因境而異,不能把這種手法僵化了。但卻也有共通的表現手法,歸納起來,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聲音寫意中之靜,一種是以動態寫意中之靜。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四說:“古人詩有‘風定花猶落’之句,以謂無人能對。王荊公以對‘鳥鳴山更幽’。·······則上句乃靜中有動,下句動中有靜。”《冷齋夜話》說:“荊公言前輩詩‘風定花猶落’,靜中見動意;‘鳥鳴山更幽’,動中見靜意。山穀(黃庭堅)雲:“此老論詩,不失解經旨趣,亦可怪耳。”王安石所說的靜中見動,這裏的動是一種物動的狀態;至於動中見靜,這裏的動則是聲音的動。前者以動態表現意中之靜,後者以聲音表現意中之靜。即清代吳雷發《說詩菅蒯》所說的“動中有靜,寂處有音”。這些話正好概括了兩種類型的藝術手法。 

  以聲寫靜,即寂處有音,動中見靜,這種藝術手法是利用引起人們的特殊感受的聲音來寫靜境和靜意。《文心雕龍 ﹒物色》說:“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譬如蟋蟀聲、蟬鳴聲就容易激發人的思緒。明人惲向說:“蛩在寒砌,蟬在高柳,其聲雖甚細,而使人聞之有刻骨幽思,高視青冥之意。”秋夜,聽到台階下的蟋蟀聲;日暮,聽到柳樹上的蟬鳴聲,的確能逗引人的思緒,使人感到靜意。正如錢鍾書先生所說的:“寂靜之幽深者,每以得聲音襯托而得愈覺其深。”以聲寫靜手法就是利用這類聲音來創造靜的意境的。古來文學藝術都普遍采用這種手法。甚至繪畫也加以運用,明人唐寅《山路鬆聲圖》題詩說:“女幾山前野路橫,鬆聲解遍合泉聲。試從靜裏閑傾耳,便覺衝然道氣生。”這是題畫詩,是從《山路鬆聲圖》引起的藝術聯想,從靜裏聽到鬆聲和泉聲,這鬆聲和泉聲又使人更感到靜,因而味出超然出世的“道氣”。這畫達到這種效果,正是用了以聲寫靜的藝術手法。在小說中,有時要寫環境的靜,常常這樣寫:連針掉到地上的聲音也聽得見;在電影裏,有時要表現山間的幽靜,常常這樣表現:使觀眾聽到嘀嗒嘀嗒的泉聲,藝術效果都很好。繪畫、小說、電影等采用這一手法,也許和古典詩歌以聲寫靜藝術傳統的影響不無關係。 

  前麵已經提到,這種以聲寫靜的藝術手法,早在《詩經》中就已經運用,如“蕭蕭馬鳴”,梁朝王籍“鳥鳴山更幽”繼承了這一手法。唐以後采用的更多。如王勃《春莊》詩“直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張籍《不食仙姑山房》詩“月出溪路靜,鶴鳴雲樹深”,柳宗元《與崔策登西山》詩“鶴鳴楚山靜,露白秋江曉”,溫庭筠《開聖寺》詩“竹間泉落山廚靜,塔下僧歸影殿香”,王安石詩“午鳩鳴春陰,獨臥林壑靜”,趙孟頫詩“南窗晝倚綠陰靜,聽盡行人過馬蹄”,這類詩例不勝枚舉,這都是以各種聲響來襯托各種靜境和靜意。 

  另一種類型是以動態寫靜意。即所謂靜中有動。《冷齋夜話》說:“‘驚蟬移別柳,鬥雀墮閑庭’者,置靜意於喧動中。”宋人惠崇這兩句詩說,鳴蟬驚飛到別的柳樹上,兩隻麻雀相鬥而翻落在空院裏,這樣兩種動態,把環境的寂靜和心中的閑靜都表現出來了,所以說“置靜意於喧動中”。這裏說“喧動”,還包含著以聲寫靜的藝術,這“喧”的聲音是聯想出來的,蟬飛到別枝的時候,常帶叫聲,正如韋莊詩所說的“蟬移高柳送殘聲”;而麻雀相鬥時也總有喳喳的叫聲,象杜甫詩所說的“柴門鳥雀噪”。這些聲音的聯想也烘托了靜,類似以聲寫靜。但主要手法是以動態寫靜態,而不是以聲音寫靜態。 

  以動態寫靜態的寫法,古來不乏詩例。前麵所舉謝朓《遊東田》詩“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水中遊魚嬉戲,觸動了蓮葉;樹上飛鳥驚散,搖落了殘花,這兩個動的場麵,正反映了野遊時見到的靜境和所產生的靜意。這種以動態寫靜態的手法,自唐以後,詩人經常使用。如賈至《銅雀台》詩“日暮銅雀靜,西陵鳥雀歸”,,徐鉉《又和遊光睦院》詩“日華穿竹靜,雲影過階閑”等等,這些都借助於鳥獸蟲魚的動態,來創造意中的靜境。 

  在創造意中靜境時,以上所說以聲音寫靜和以動態寫靜兩種類型的手法是經常配合起來的,既以聲寫靜,也以動寫靜。例如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詩,首四句說:“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這是寫他到戴天山去訪問道士的情景。頭一聯寫到了山中,正是春雨初霽,桃花上還掛著水珠;從桃花深處傳來了泉水的流聲,以及狗的吠聲,兩種聲音交織在一起,把山中的“靜”烘托出來了。下麵一聯寫在樹林深處,不時見到鹿在跑動,這又進一步把山中幽靜無人的境界表現出來了。然後點出了“溪午不聞鍾”,沒敲午鍾時,說明道士不在了。簡短的四句詩,采用了以聲音寫靜和以動態寫靜相結合的藝術手法,就把優美閑靜的意境創造出來了。再看王維的《鳥鳴澗》詩:“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王維有《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是題詠他的朋友皇甫嶽所居的詩作。這是其中的第一首,寫雲溪夜景的閑靜,也是采用了兩種類型的寫靜手法。花落、月出是以動態寫靜,鳥鳴是以聲音寫靜。兩種手法的結合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非常生動而深刻的表現出山居的清幽閑靜。李華《春行寄興》詩:“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複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也是以“花落”、“鳥啼”來寫春山行遊所感到的靜趣。 

  是不是隨便寫什麽聲音,隨便寫什麽動態都可以表現出靜呢?不是的。必須有一定的條件,這條件至少有兩個方麵,一是所寫的應是在靜的環境中最易敏感到的聲音和動態,二是應以靜的心情來體會這些聲音和動態。喧騰環境中的聲響和動作,如馬路上的汽車喇叭聲,人群中的嘈雜聲,無論如何也產生不了靜感;萬馬奔騰的動,鷹擊長空的動,也都逗引不出靜感。隻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才會注意和感受到的聲音和動作,才可能產生靜感的效果,即陳朝江總《南還尋草市宅》詩所說的“鶯啼靜易喧”,譬如,在森林裏,傳來了泠泠盈耳的泉聲,聽到了流鶯百囀的叫聲;或是看到小蟲鳥兒的飛舞,瞧見野生動物的走動,這些都是在幽靜的森林裏最容易聽到和見到的聲音和動作,也最易引起人們內心的幽靜之感。又譬如,在農村的夜裏,聽到蟋蟀的叫聲,看到流螢的飛動,這也是在寂靜的環境中所常聽常見的,同時也是因聽到和看到這種聲音和動態而產生寂靜感的。我們用“針掉到地上也聽得出聲音”來寫靜,就是因為隻有在靜的環境中才聽得出這種聲音。因此要采用這一手法創造靜的意境,就必須體察和選擇在各種靜境中最有典型意義的聲音和動作。激動的心情,是創造不出靜的意境的。如果心情煩悶激動,即便到了靜的環境,聽到鳥聲,看到走獸,這些也都逗引不了靜感,或許正相反,使人感到更煩更激動。歐陽修《鵯頰詞》:“君不見潁河東岸村陂闊,山禽野鳥常嘲哳。”這裏寫鳥聲不是以靜的心情去體會和描寫,便感到嘲哳難聽,叫人心煩;不像他的《啼鳥》詩所寫“竹林靜啼青竹筍,深處不見惟聞聲”。心情閑靜,鳥聲才能托靜。又如王安石《葛溪驛》末聯說:“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就不象前麵所說王籍的“蟬噪林逾靜”,這裏的蟬鳴就不是使人感到靜,而是使人煩亂。因為作者秋夕抱病客宿驛站,不勝感慨,所以聽了蟬鳴,另有一種感受。常建《破山寺後禪院》詩說:“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聞鍾磬音。”俞陛雲《詩境淺說》甲編說後六句“愈轉愈靜”,“由曲徑至禪房深處,惟有鳥聲潭影耳。鳥多山棲,而寫鳥性用一‘悅’字;水令人遠,而寫人心用一‘空’字,名句遂傳千古。末句‘惟聞鍾磬’,所謂靜中之動,彌見其靜也”。這首詩的確有“靜中之動,彌見其靜”的藝術效果。這種效果的產生,同詩中所寫“空人心”很有密切關係,以佛家的虛靜心理來寫鳥聲和鍾聲,所以全詩隻見一片靜趣。 

  清代王夫之《薑齋詩話》卷二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情中景,景中情。”詩就是借景言情,一切寫景都是為了寫情。以動寫靜,這種藝術手法,就是以靜意觀動景,而後以動景達靜意,從而表現出“妙合無垠”的藝術境界。 

   

  參考文獻: 

  [1]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四。 

  [2]惲向.《道生論畫山水》,見俞建華《中國畫論類編》。 

  [3]顧嗣立.《寒廳詩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