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徹底底否定“上山下鄉”運動1-5
(2009-04-21 11:09:05)
下一個
徹徹底底否定“上山下鄉”運動(一)
知青博物館 2008-12-02 10:21:50 作者:sunyus 來源:原創 文字大小:[大][中][小]
“上山下鄉”運動,是指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的文章,文中引用了毛澤東的12.21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於是在全國範圍內迅速掀起一個以“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為內容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真正有組織地、大規模地把大批城鎮青年送到農村去,“上山下鄉”運動從此開始(據說共有一千七百萬以上的城鎮青年“上山下鄉”,約相當於澳大利亞全國總人口。見1998.12.31《人民日報》)。至於以前有一些極個別、很零星的城鎮青年去農村顯然不屬於“上山下鄉”運動的範疇,就象現在也有一些極個別、很零星的城鎮青年去農村,難道現在還存在什麽“上山下鄉”運動嗎?所以不可混淆。
1968年是個什麽年頭?
“一九六六年五月至一九七六年十月的‘文化大革命’,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 曆史已經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鄧小平文選》第二卷《黨和國家領導製度的改革》一文中明確使用了“十年浩劫”一詞。怎麽來理解“十年浩劫”?“浩劫”就是大災難,“浩劫”前麵加了個“十年”,說明大災難的時間長達十年之久。讓我們來比較一下最近發生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浩劫吧:四川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浩劫時間上是瞬時的、範圍局部的,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不但時間上要長達十年之久、而且範圍是全國性的!“文化大革命”是怎麽一回事?以上的話,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明明白白的告訴了我們事實與真相。您承認這個事實與真相嗎?本來這不是問題,但我感覺到,由於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例如腐敗等),有些人對“文化大革命”的認識發生了或多或少的變化,甚至個別人恨不得再來一次“文化大革命”。我個人理解這種思想的轉變,但這種不顧事實與真相的態度的的確確是十分錯誤的。對腐敗等問題的不滿,通過“文化大革命”來發泄,既是無知、可悲、可歎的,也是十分危險的;如果用這種可怕的“浩劫”方式來糾正錯誤,隻會造成更可怕的、不堪設想的後果,而決非會是我們所希望的正果!我們必須徹底地、立場堅定地、一絲一毫不動搖地否定“文化大革命”!現在我們明白了,1968年是 “文化大革命”進行的如火如荼的第三個年頭,“十年浩劫”之下的、基本上影響城鎮家家戶戶的、規模巨大的“上山下鄉”運動,難道是“文化大革命”運動中的一個例外?一個例外不應該被否定的運動嗎?難道廣大城鎮青年、以及他們的家長是“上山下鄉”運動的受益者?而非受害者嗎?如果那麽多城鎮青年、以及他們的家長是“上山下鄉”運動的受益者,又如何來理解“一九六六年五月至一九七六年十月的‘文化大革命’,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 曆史已經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又如何來理解“十年浩劫”呢?邏輯上就說不通嘛!
“文化大革命”是因,“上山下鄉”運動是果,“上山下鄉”運動是“文化大革命”運動孕育產下的“怪胎”,是“十年浩劫”一個確鑿的證據!所以否定“文化大革命”,就必須徹徹底底否定“上山下鄉”運動;而徹徹底底否定“上山下鄉”運動,就是徹底地、立場堅定地、一絲一毫不動搖地否定“文化大革命”!
事實上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廣大知青在政府的默認下、在廣大家長的無私支持下,義無反顧的、大批的,能返城的均返了城,用實際的行動否定了“上山下鄉”運動,對“上山下鄉”運動用他們的腳投了一票,宣告 “上山下鄉”運動徹底的破產。“上山下鄉”運動造成了多少城鎮家庭的生離死別,造成了多少城鎮家庭的苦難和悲哀,又造成了多少城鎮家庭難以磨滅的心靈創傷,以及“上山下鄉”運動至今留下的許許多多後遺症……我在這兒呼籲政府有關部門應該重視,應該盡量去幫助他們,共和國不應該忘記他們的!
對於那些不願意徹徹底底否定“上山下鄉”運動、或者抽象否定、具體肯定“上山下鄉”運動的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們,我們千萬不要上他們的當,我們隻要問他們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您送您的孩子去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了嗎?隨時隨地可以送,現在送也可以嘛,有誰還限製了您嗎?還是您不但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城裏,甚至還送自己的孩子出國去了呢!?
2008.12.2
徹徹底底否定“上山下鄉”運動(二)
知青博物館 2008-12-03 14:22:22 作者:sunyus 來源:原創 文字大小:[大][中][小]
“文化大革命”的結束、“十年浩劫”的結束、包括“上山下鄉”運動的結束,留下了極其嚴重的後遺症。其後遺症之一便是“胡說八道”——不敢說真話、不敢說心裏話。當然這也情有可原,長期的、廣泛的、深入的政治運動搞的人人自危,要生存是人的本能嘛。但是我們要明白,一個民族如果連真話都不敢講,這樣一個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是無法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由於長期的壓抑,不敢說真話、不敢說心裏話,但是可以不說,或者“難得糊塗”一下、“裝瘋賣傻”嘛,何必去昧著良心去說違心話、假話呢?最令人作嘔的是有些人假話都說習慣了,主動地去說假話,有意識地去說假話,真是害國害人啊!
我們常常可以在媒體上看到或者聽到某些老知青用很“真誠”的麵孔侃侃而談:什麽青春無悔啦、什麽什麽寶貴的精神財富啦,我不後悔啦、做夢都非常清晰地夢到那個歲月啦、不了情啦,等等、等等豪言壯語,一付仿佛恨不得馬上又要再回到農村去插隊落戶的樣子。幹嗎這樣呢?有人逼著您如此表演嗎?幹嗎這樣滑頭呢?受眾的智力真的就那麽低嗎?為什麽要如此地糟蹋自己、作踐自己呢?我怎麽也想不通!要知道那不符合我們黨所倡導的實事求是科學發展觀。我想:說這些話的老知青們,你們不因該不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大體情況、你們不因該不了解“十年浩劫”的大體情況、包括“上山下鄉”運動的大體情況,你們自己不是也返了城嗎?你們自己不是也用你們的腳投了莊重的一票嗎?你們自己不是也用你們的實際行動宣告 “上山下鄉”運動徹底的破產嗎?那又何必要說這些恬不知恥的話呢?良心何在?公理又何在?我真懷疑那些曾經信誓旦旦地說“決心紮根農村一輩子”的人,也就是你們這些人吧?!你們這些人不但侮辱了正義、公理,還侮辱了人性,因為你們侮辱了最最愛你們的父母(要知道你們在“上山下鄉”運動的日日夜夜裏,你們的父母天天在為你們操碎了心啊)。你們殘酷的在廣大知青的心頭上又狠狠地紮了一刀、在他們的心靈的傷口上又撒了一盆鹽,人性的醜惡在你們這些人的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奉勸你們你們趕快懺悔吧,要不然你們必下地獄無疑。可悲、可歎,國之不幸啊!
“上山下鄉”不會死;“上山下鄉”運動已死,必死無疑!
2008.12.3
徹徹底底否定“上山下鄉”運動(三)
知青博物館 2008-12-11 14:45:26 作者:sunyus 來源:原創 文字大小:[大][中][小]
一滴水固然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但一滴水反映出的畢竟隻是太陽表麵的光輝而已,靠一滴水是不可能反映出太陽本質性的東西——太陽的生成及活動規律。媒體報道某些知青返城後成著名企業家了、某些知青返城後成著名作家了、某些知青返城後成領導幹部了,等等不一而足。這些正麵典型報道能夠反映出一千多萬返城知青的真實生存狀況嗎?假如有媒體報道某些知青返城後成腐敗分子了、某些知青返城後成殺人犯了、某些知青返城後成流氓、小偷了,等等,那麽這些負麵典型報道能夠反映出一千多萬返城知青的真實生存狀況嗎?我看大家會認為不管是知青返城後的正麵典型報道、還是知青返城後的負麵典型報道都是不能夠正確反映出一千多萬返城知青的真實生存狀況的。要客觀地反映出一千多萬返城知青的真實生存狀況,隻有80%以上的返城知青真實生存狀況的科學數據,才能客觀地反映出返城知青的真實生存狀況。
其實返城知青80%以上真實生存狀況的科學數據,是對“上山下鄉”運動該徹底肯定或該徹底否定還是某些部分肯定、某些部分否定最有說服力的重要依據。返城知青80%以上真實生存狀況是好的和比較好的,“上山下鄉”運動該徹底肯定;返城知青80%以上真實生存狀況是中等的,“上山下鄉”運動某些部分該肯定、某些部分該否定;返城知青80%以上真實生存狀況是差的和比較差的,“上山下鄉”運動該徹底否定。但可惜的是,筆者雖然比較關注,卻不得而知這方麵的有關數據,特別是目前的真實生存狀況的科學數據(不知哪位網友有這方麵的數據,若有,能否提供一下呢?)。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由於有關方麵比較忙,或者感到沒有什麽必要,或者從某些我們所不知道的大局考慮,對返城知青的真實生存狀況沒有作調查。
既然我們沒有目前返城知青80%以上真實生存狀況的科學數據,那麽隻能在這兒作一些所謂的“大膽推測、小心求證”了。“上山下鄉”運動,從1969開始大規模地運作,一千七百萬以上的城鎮青年中的絕大多數,是毫無準備地、稀裏糊塗地(12.21指示以前,廣大城鎮青年並不知曉)、不情願地被迫(廣大城鎮青年沒有其它選擇)送到 “廣闊天地”去了。當然,不應當否認,有一些知青熱血沸騰,是抱著 “解放全人類”的崇高理想、懷著火一樣的青春激情、舉著迎風招展的鮮豔紅旗、高唱著雄壯的最最革命的戰歌、寫著用自己的鮮血作墨的紅色決心書而去的,這部分城鎮青年其實對農村也是一無所知的。這時候,他們的年齡一般應在18歲左右。說是知識青年到農村去,青年是不假,要說知識,反正這一千七百萬以上的城鎮青年的知識是夠寒磣的!1966年開始搞“文革”,學校基本上就不能好好上課了,隨著“紅衛兵”的風起雲湧,逐步地停課鬧“革命”去了。這一千七百萬以上的城鎮青年名義上都是初中生(其實初中並未畢業),實際上差不多就是小學畢業的水平吧。隨著“文革”的結束,大約在1978—1979年前後,凡是能夠離開“廣闊天地”的當初知青們,帶著身心的無窮疲憊,終於又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鄉——城鎮,回到了年邁的父母身邊。當他們搞定戶口,看著自己的名字又出現在戶籍手冊上,心中不油想到:啊,我終於回來了!真是感慨萬千,有恍若隔世之感啊(這兒還有個插曲:就是某些地方知青返城必須走“病退”的形式,於是為了回城,一些知青用各種手段、甚至摧殘自己身體的手段來達到“病退”目的,具體人數不詳。)!恕筆者孤陋寡聞,沒聽說有哪位知青是打著迎風招展的鮮豔紅旗、高唱著昂揚的勝利之歌、像英雄般地凱旋而歸的。這時候,他們的年齡應該一般應在28歲上下。
當時國家由於“文革”剛剛結束不久,經濟還比較困難,但考慮到返城知青的實際情況,基本上給安排了工作(有些是父母提前退休,讓出崗位,頂替父母工作的)。這樣,返城知青的生活基本上穩定了下來——總算能吃上一口“大鍋飯”了。
有人說,曆史是功績與罪惡的混合。就在返城知青的生活基本上穩定了下來了不久,迎來了“改革開放”——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舊的經濟體製土崩瓦解了。隨著許許多多原國有企業的倒閉,返城知青未能幸免,下崗失業了。返城知青基本上穩定了下來的生活,又被無情地打破了——“大鍋飯”沒得吃了!很顯然,這時候的一般企事業單位,誰不願意招收年齡小一些、學曆高一些的人才啊。所以下崗失業對年齡相對比較小、學曆比較高的人來講,並非是壞事,也許反而倒是好事,未必不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但對返城知青中的極大多數來講,一是年齡相對偏大(都三十出頭了),二是學曆很低(就是“上山下鄉”運動前初中未畢業的學曆),競爭力自然就弱,要想找到工作,難;要想找到好工作,更難。返城知青顯然是不折不扣的弱勢群體。因此可以推斷,返城知青80%以上真實生存狀況是差的和比較差的。所以“上山下鄉”運動應該徹底地否定!
大家都知道,用數據說話是最具有說服力的,希望借12.21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發表四十周年之際,對返城知青目前真實生存狀況展開認真地客觀、科學調查,並把調查結果公之於眾。我想這是廣大返城知青翹首以盼的。
2008.12.11
徹徹底底否定“上山下鄉”運動(四)
知青博物館 2008-12-14 13:56:16 作者:sunyus 來源:原創 文字大小:[大][中][小]
這個問題是必須要強調的,就是有些對“上山下鄉”運動不太了解的人以為,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去農村鍛煉幾年、吃些苦有什麽不好啊?這樣理解“上山下鄉”運動可大錯特錯了!“上山下鄉”運動不是什麽城鎮青年去農村接受一下貧下中農再教育,在農村鍛煉幾年的問題,而是運動一千七百萬以上的城鎮青年去農村插隊落戶、紮根農村一輩子的問題。雖然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後來能返城的城鎮青年均返了城,客觀上是在農村呆了將近十年以後又回城了,但決不是當時“上山下鄉”運動的初衷。如果“文化大革命”不結束,沒完沒了地折騰下去的話,城鎮青年還就真在農村插隊落戶、紮根農村一輩子了呢!讓我們捫心自問一下吧,想當初,城鎮青年在農村插隊落戶的日日夜夜裏(隨著插隊的時間越長,越急),有幾個心裏不眼巴巴地盼望著能夠早日招工、升學、回城的呀,哪個不在千方百計地動腦筋、想辦法、通路子、開後門啊!我們還不應該忘記當時的情景吧:在歡送某位“插兄、插妹”或招工、或升學、或回城的告別宴會上,那個既羨慕、又妒忌的複雜感受,那個為自己還留在農村走不了感到前途渺茫——特難受、特可憐的沉痛心情,隻能大口、大口地喝土燒酒(“插妹”也放開喝),喝得一塌糊塗,痛哭流涕,最後到一醉方休了事!說是想得死去活來一點兒也不為過!但公開嘴巴上是千萬說不得地,因為嘴巴上這樣講的話,說明政治思想很落後,而政治思想很落後,是大大不利於招工、升學、回城的,所以隻能違心地說要在農村插隊落戶、紮根農村一輩子。難道您真心誠意地願意在農村插隊落戶、紮根農村一輩子嗎?您肯定不願意,否則您也不會返城了;既然您回城了,又去讚揚“文化大革命”(包括“上山下鄉”運動),您不就太虛偽了嗎?!其實“上山下鄉”運動不是一個純粹的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的問題:您讚成,您就帶著你們全家去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插隊落戶、紮根農村一輩子吧;要麽您就是不讚成!如果您讚成“上山下鄉”運動,又不帶著你們全家去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插隊落戶、紮根農村一輩子,這不是太自相矛盾了嗎?!所以我要說,讓那些喜歡在“上山下鄉”運動上作秀的人,見他媽的鬼去吧!
喝水不忘掘井人。因此能夠返城的知識青年(以及他們的父母、後來的子女們),應當好好感謝“文化大革命”總算結束了,感謝那些促使“文化大革命”盡早結束的人。返城知識青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受害者,是“文化大革命”結束的受益者,千萬不要去昧者良心讚揚什麽“文化大革命”(包括“上山下鄉”運動)。
2008.12.14
徹徹底底否定“上山下鄉”運動(五)
知青博物館 2008-12-19 21:30:57 作者:sunyus 來源:原創 文字大小:[大][中][小]
如果說: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隻有一次;那麽生命中最寶貴的時段就是青春期,青春期屬於我們也隻有一次!人的青春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青春往事的時候他(她)不至於因為虛度青春年華而痛悔, 也不至於因為青春期的碌碌無為而羞愧;他(她)能夠說:我的整個青春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經獻給了科學知識的學習(知識才是力量)和真摯的愛情,為我以後的人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隻有在這個在人生堅實的基礎上,臨死的時候,他(她)才能夠有資格去說: 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生活的更美好而奮鬥。
一千七百萬以上的城鎮青年,用人生最青春(18歲—28歲)、最美好、最寶貴、將近十年金子般的時光,耗在了“上山下鄉”運動中,他們在農村這個廣闊天地裏究竟學到了什麽?大有作為了什麽?這也是衡量“上山下鄉”運動該徹底肯定或該徹底否定還是某些部分肯定、某些部分否定的重要依據。城鎮青年在“上山下鄉”運動中,如果80%以上在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麵得到了全麵的發展,“上山下鄉”運動該徹底肯定;城鎮青年在“上山下鄉”運動中,如果80%以上在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麵得到了比較全麵的發展,“上山下鄉”運動某些部分該肯定、某些部分該否定;城鎮青年在“上山下鄉”運動中,如果80%以上在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麵沒有得到全麵的發展,“上山下鄉”運動該徹底否定。
首先來談智、體、美三個方麵。為什麽先談智、體、美三個方麵呢?因為這三個方麵非常清楚,無需討論,用一句粗俗點的話來說,就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城鎮青年在“上山下鄉”運動中,80%以上在這三個方麵基本上沒有得到什麽發展。這裏寫上一句城鎮青年在“上山下鄉”運動中,80%以上在智、體、美三個方麵基本上沒有得到什麽發展,很簡單,隻不過是記錄了一個事實而已,其實是非常殘酷的:一千七百萬以上的城鎮青年因為被“上山下鄉”所運動,失去了上學的權利(把一千七百萬以上的城鎮青年上學的權利給剝奪了,這不是浩劫是什麽?這是天大的浩劫啊!),其中有多少天才被埋沒了呢?這一千七百萬以上被迫“上山下鄉”的城鎮青年當中,不知道會產生多少個“諾貝爾”獎得主,不知道會產生多少個航天英雄,不知道會產生多少個奧運健兒,不知道會產生多少個鋼琴家,不知道會產生多少個……
事實難道不明擺著嗎?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插隊落戶插得出航天英雄楊利偉嗎?航天英雄楊利偉是“插兄”嗎?不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插隊落戶插得出“創造了中國人在短道項目上的奇跡和神話”的劉翔嗎?“創造了中國人在短道項目上的奇跡和神話”的劉翔是“插兄”嗎?不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插隊落戶插得出奧運會跳水冠軍郭晶晶嗎?奧運會跳水冠軍郭晶晶是“插妹”嗎?不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插隊落戶插得出“當今世界最年輕的鋼琴大師”郎朗嗎?“當今世界最年輕的鋼琴大師”郎朗是“插兄”嗎?也不是!楊利偉、劉翔、郭晶晶、郎朗好在沒趕上“上山下鄉”運動,他們非常慶幸,否則的話楊利偉是“插兄”,不可能成為航天英雄!劉翔是“插兄”,不可能創造出中國人在短道項目上的奇跡和神話!郭晶晶是“插妹”,不可能成為奧運會跳水冠軍!郎朗是“插兄”,不可能成為當今世界最年輕的鋼琴大師!由此可見,廣闊天地與大有作為並無必然的聯係,“諾貝爾”獎得主算得上是大有作為了吧,誰看得出他們與廣闊天地有什麽必然的聯係嗎?!
在談了智、體、美三個方麵後,先談一下勞,咱們最後再談德。德、智、體、美、勞,是不是有人一看到“勞”,首先會想:勞,不就是勞動嗎,城鎮青年在農村那麽長時間,勞動關肯定是要過的,勞動一定是沒什麽問題的,否則怎麽生存下去呢?因此城鎮青年在“勞”這一方麵應該是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其實並不盡然,“勞”裏還應該看有沒有科技含量,沒有科技含量的“勞”,能有什麽大有作為可言嗎?那時崇尚的是“知識越多越反動”,沒有科學知識,那來科技含量?80%以上的城鎮青年在“上山下鄉”運動中,“麵朝黃土背朝天”地“修地球”,這種近似於原始的“勞”、非常落後的“勞”,能說在“勞”這一方麵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嗎?不言而喻,答案顯然也是否定的。
最後就來談談“德”吧。古人雲:人無信不立,言必信、諾必誠。言行一致、表裏如一、誠實守信被看作“立身之本”、“舉政之本”、 “進德修業之本”。 中華民族講究信用延續不斷的精神,在“文化大革命”中是蕩然無存,人們互相攻擊,從“語錄戰”到“文攻武衛”,有多少人自以為“死了重於泰山”而“英勇”地去殺人或被殺,人性的醜陋是發揮的淩厲盡致!“文化大革命”經濟上的損失,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也許已經彌補;而“文化大革命”精神上的損失,聯想到現在那麽多的“假”,至今遠未償還,並且還在深刻地影響著我們。請問:這種大背景下的城鎮青年在“上山下鄉”運動中,有敢說自己的“德”得到了正麵的、積極的發展嗎?有敢拍著自己胸部說我是個例外,做到 “言行一致、表裏如一、誠實守信”了嗎?
這裏我還要糾正一個謬誤:有些“上山下鄉”返城青年接受某些媒體采訪時,老愛提“貧下中農”不怕吃苦之類的話,也許是其它方麵無話可多說的緣故吧。所謂“貧下中農”,中國農民中的極大多數,並不是喜歡吃苦,而是窮,不得不吃苦!難道他們不希望吃的好一點?難道他們不希望穿的好一點?人性都是一樣的!假如“貧下中農”個個都是腰纏萬貫的“大款”,可以不吃苦而去主動吃苦,那提“貧下中農”不怕吃苦之類的話是褒;“貧下中農”因貧窮而不得不吃苦,老愛提“貧下中農”不怕吃苦之類的話,是貶!
綜上所述,80%以上的城鎮青年在“上山下鄉”運動中,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麵未得到全麵的發展,因此“上山下鄉”運動該徹底地否定。
“上山下鄉”運動已有40年了,以前的“知青”,如今已經鬢染白霜,年過半百。為了社會的文明、進步,我們必須認真反思“上山下鄉”運動,而不是“玩賞那曾經的苦難,炫耀那曾經的艱辛”就這麽一直扭曲下去;這種人類的悲劇、慘劇,不應該讓它再發生在我們的子孫後代身上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