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總算有個地方可以表達一下自己,可以嚐試留住一些轉瞬即逝的感覺。
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連載小說:朝朝暮暮的愛情(暫用名)16
(2009-06-29 20:11:41)
下一個
流浪的初戀(四)
行吟語錄:“兩情若要長久時,就不能朝朝暮暮!”
這次我幹脆把他安排到已經走了不少人的男生宿舍去住,除了替他省錢外,不想再讓他看到那觸目驚心的藍白格子床單也是一個主要因素。
據他說這次是專程來看我,因為他通過陳星認識了一個符先生,此人是一個70年代末偷渡去香港,然後憑著他那靈光的腦袋和吃苦耐勞的意誌在香港打拚出來的、小有成就的港商。這次符先生準備在海口開一個集娛樂休閑於一體的高檔飯店,而這個符先生通過和他的往來和交談,對他頗為賞識,一心讓他加盟自己的飯店,從現在籌建就開始聘用他,所以他認為今後恐怕會雜事纏身,很難會抽出時間、幾千裏迢迢地來看我啦,所以先來一回。
“那陳星呢,肯定也是在這個飯店吧?”我對那個麵目不詳的符先生並無太多興趣。
“當然啦,符先生一門心思追她呢!”
“那你倆豈不是又變成同事啦?”我假裝問得很隨意自然,但是,估計別人在十裏開外都聞得到酸味。
他樂。他一樂,就會拍我的後腦勺,然後再把我那本來就不整齊的頭發揉得更像雞窩。
後來,跟小凡聯係,三人見麵,一起去一家曆史悠久的飯館吃老北京的灌腸、麻醬火燒、炸硌蹅,一起神侃在海口的日日夜夜和藍天的兄弟姐妹。飯後,小凡慷慨地邀請辛明遠入住她家那套在海澱的、歸她使用而暫無人用的一室一廳。然後等他不注意時,悄悄咬我耳朵:“以方便你們倆卿卿我我。”
至於怎麽卿卿我我的,肯定是千篇一律,乏善可陳,所以還是不說為妙。然而,在那個有些陳舊的房間內,他送了我一樣東西—一個暗紅的像樹一樣的東西,托在他手心裏,很潤澤的樣子,還閃著一點柔柔的光,看起來很漂亮。
“這一枝珊瑚,很漂亮,我一直拿它當吉祥物,送給你。”他頓了一下,似乎在斟詞酌句。“你如果願意等我,就收下它,等著我。”
我心情有點緊張,鄭重其事地接過來,眼神裏便有了在炮火紛飛的戰場上從即將犧牲的戰友手裏接過紅旗的堅定。
這個珊瑚,確切地說是珊瑚的一部分是有一次他去三亞,偶爾的機會坐漁民的小船去了西島,在島上的一個漁民家裏見到的。據他說不知何故,一見之下就非常喜愛,好像和他有緣,就跟人商量買了回來,自那以後他就一直帶在身邊。上次來京時就想送給我,可因為啟程太急,忘記帶了。
“看,剛好像一棵小樹的樣子,你的名字叫吳桐,你就是一棵樹,它就代表你。”他補充道。
我小心翼翼地拿出手絹包好,放進包裏,感覺到好像是把兩顆相愛著的、沉甸甸的心放進包裏一樣。
再往下的記憶就是火車站了,位於鬧市的北京站,一個永遠有著無盡無休人流的地方,人流中的每個人都行色匆匆,除了我和辛明遠。
這已經是第二次了,上次也是在這裏跟他告別,冬天灰蒙蒙的天空,深灰色的地麵,暗綠色的車廂,不幹不淨的窗玻璃,映出他那略顯蒼白的臉。揮手,再揮手,在車輪沉重地轉動起來、漸行漸遠以後,突然間就無法控製地波濤洶湧地掉眼淚,上演出一場真人版的“十八相送”給那些麵無表情的匆匆過客們看。
這一次,消失了的隻是那冬天的天空,其它的一切依舊。灰色的地麵,暗綠的車廂,模糊的玻璃窗。關心叮嚀的話說了一遍又一遍,都被說成了俗套,還沒到開車時間。
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他上了車,躲在不幹淨的玻璃後邊,表情複雜地看著我。我心裏邊裝的不僅僅是離愁別緒,好像有點五味雜陳,說不清道不明。
車漸漸開了,看見他躲在玻璃後邊的臉突然貼在了玻璃上,鼻子壓的有點扁,額頭則壓出了一片滑稽的白。心髒好像被一隻大手突然拮住一樣疼痛難忍,身體則一直往下掉,一直掉進了萬丈深淵。
自此以後,站台送別的場景便一次次地重複發生,很多次他的目的地是不同的,除了海口以外,有時去雲南,有時去上海,有時還去內蒙。但對於我來說,每一次都是相同的。這樣的事發生的多了,便產生了錯覺,以致於後來我一直覺得我們倆的所有交往都是在站台上的這一刻,隻要想到辛明遠這三個字,腦子裏馬上就浮現出灰色的站台,暗綠的車廂和那不太幹淨的玻璃窗。
而我的愛情,好像也一直隨著他在去往全國各地的不同火車上流浪。在流浪的過程中,在車輪和鐵軌巨大的、咣當咣當的摩擦撞擊聲中生長、成熟、進而麻木。
還記得最後一次送他離開站台,當時已經很明了這將是最後一次告別,而且在此之前已經輾轉確認了他和陳星曾在海口同居過的事實,心中卻還是有很多的不舍,不舍的同時也有更多的麻木。從書包裏掏出專門帶來還他的珊瑚,他卻不肯要,非讓我保存著它。
火車又一次把他從我的身邊帶走,而且極可能是永遠的帶走,再也見不著了,在那難以言述的混合著一點兒痛苦、一點兒悲傷、幾許不舍、幾許難忘之類的複雜感情之外,居然有一股拂之不去的解脫感伴隨著麻木頑強的出現。
終於可以不要一次次地站在這裏,強忍住生離帶來的巨大痛苦和打擊;終於不用一次次偷偷抹掉自己的眼淚,再回到宿舍一個人悄悄忍受相思之傷;也終於可以不用在所有的周末,都花掉大把的時間去想象一個常常像黃鶴一樣杳無音訊的遊子的行蹤。像一個突然間就脫掉了又小又厚的繭殼化成蝴蝶的蛹一樣,通身上下一下子變得輕鬆。
就是這一點兒解脫感,讓心生愧疚的我長時間地坐在人來人往的北京站地鐵內的長椅上,無視身邊洪水一樣的人群,無視那一輛輛座無虛席的過往車廂,思考我和辛明遠的關係;促使我反思這段漂泊不定,危機重重的愛情;也促使我這個因受製於當年“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觀念而讀了理工科的“文學青年”,寫下了這樣的一首詩紀念我們的分手。
別
冬的寂寞
寫在趕雪橇人的臉上
夏的火熱
印在遠古的化石裏
雕成我的心
忘了那天
夜的火車
穿過你我迷惘的目光
碾碎殘缺的回憶
駛向遠方的輝煌
跳躍的溪流
永恒地淌
是追逐太陽
搖曳升騰的
卻是
深山裏
那永遠淌不走的
空蒙
蒼涼
世界蔥綠
世界金黃
直到不久前,小凡說她整理東西時,發現一個裝照片的盒子底部有幾張發黃的紙片,拿出一看,居然是我寫的幾首詩,可能是混在我出國前交給她保存的那些照片日記之類的東西裏,她在電話中問我要不要,而我已經忘了我還有什麽“詩”留在她那裏。她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全發給我,沒想到,這兒剛剛發現關於他的詩沒多久,他的人就活生生地出現在我麵前,這一切,是不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