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帕戲君子,芳顰笑鏡中

風起風平,瘋來瘋去,風過留痕
個人資料
fpxjz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探討下北京話的兒話音(拿大寶的話做個例子)

(2010-04-30 12:43:13) 下一個
(本著把大寶兒兩個月內打造成一口北京話兒,咱給他改改錯兒,大家也給我糾正和補充下兒)

北京人兒說話的一大特點就是兒話音,所以隻要咱一張嘴兒,就是不帶土話兒,別人兒也能一下兒就聽出來。記得以前好象在屯兒裏或館兒裏說到過,當時我就提到過大寶同學滿處加"兒"字的例子,但當時回論壇裏找了半天兒也沒找到那段兒話兒。正好昨兒他又上了一段兒,特*有意思,幹脆我就拿來做個例子聊下兒。其實,我還真是總結不出來一個加"兒"字的規矩,對我來說好象全是個感覺,不知道大家怎麽看。我先給他改下,各位看看是不是同意,還是咱也有東城西城之分,嗬嗬。
------------
大寶原話:
芳姐兒既然提到了偶是上海人兒, 偶就唱首<<上海灘>>歌兒吧:)~
很抱歉, 經過唱壇兒各位班長兒和童鞋兒的審核兒, 大夥兒一致認為偶唱國語歌兒非常難聽. 為了第一次給大家兒一個好印象兒, 偶就用比較拿手兒的鳥語兒唱吧:)~

我改下兒:
芳姐既然提到了偶是上海人兒, 偶就唱首<<上海灘>>歌兒吧:)~
很抱歉, 經過唱壇各位班長和童鞋兒的審核, 大夥兒一致認為偶唱國語歌兒非常難聽. 為了第一次給大家一個好印象, 偶就用比較拿手的鳥兒語唱吧:)~

-------------
我的感覺是,一般動詞兒後麵不加"兒",多是名詞兒後麵加。如果是詞組,好象多加在第二個字兒後麵。有些字好象有時加,有時不加。象他提到的"芳姐兒",我感覺好象"鳳姐兒"時才一定加,這要是"大姐"就不加,"王姐(兒),李姐(兒)"要是在句子中不一定要加,但要是叫一個人,就可以加。另一個"壇",象唱壇,地壇咱都不加,地攤兒就加了。這個"鳥"字兒,好象走哪兒都加"兒"字。得,揪細了,我也有點兒沒感覺了。

*這個"特"字據說也挺有北京特色。以前我的幾個台灣同學老是跟我後麵學用"特",象我老說"特好","特棒","特有意思",其實我覺得老北京都不用"特",都用"倍兒"字,象"倍兒棒"等。

青衣07
較著一休說的特對。還真從來沒細琢磨過:)隻知道生下來就會用。
      北京板奶奶
      哈哈哈哎呀呀知音啊
俺也是一樣
這個一修小師傅
年紀隨小
可是勁透這學問

加減
一休原文:

我改下兒:
芳姐既然提到了偶是上海人, 偶就唱首<<上海灘>>歌兒吧:)~
很抱歉, 經過唱壇各位班長和童鞋的審核, 大夥兒一致認為偶唱國語歌兒非常難聽. 為了第一次給大家一個好印象, 偶就用比較拿手的鳥兒語唱吧:)~


我用紅字標出了兩處,不需要“兒”化音吧? 探討中。。。。。。

淘淘寶寶
昨晚在水底偷偷聽了一下板奶奶的口音, 象是東北銀:)~
     北京板奶奶
     哎呀這個大寶實在是太厲害了
你還真說對啦
有的人就聽出俺有東北音
因為俺娘是東北銀
俺和東北銀打交道最多了
更喜歡模仿他們的東北那嘎達到話哈哈哈
大寶你聽了俺的哪段錄音呢
              淘淘寶寶
             偶是看板奶奶的用字唄:)~

偶雖然不會說正經東北話, 但偶能說帶有東北口音的普通話:)~

凡人小事兒
我記得老師讓我們讀課文的時候從不許帶兒化音的,時間長了我們同學們之間也不是很有兒化音的,倒是到了同學的家裏,有時能聽到誰誰的家長很多有兒化音

七葷八素
我的感覺是,一般動詞兒後麵不加"兒",多是名詞兒後麵加。--一休

聽這個:這個孩子貪玩兒,忘了做作業。如果:這個孩子貪玩,忘了做作業。似乎不成。

再聽這個:他呀,在外邊兒玩兒得心野了,家都不回了。如果:他呀,在外邊玩得心野了,家都不回了。似乎第一個兒音可以沒有,第二個沒有不成。都有最有味兒。

頂一休師傅的好探討貼。

還是沒筆名
這個有意思。

北京話的兒化還和這個詞的分量有關,有沒有兒話,意思就不一樣了。比如:

所以隻要咱一張嘴兒,就。。。。 - 這個兒有輕化“嘴”的作用,如果後半句要強調能說,就一般不加

所以隻要咱一張嘴,就。。。。 - 去掉兒字,甚至在說到“嘴”時加個停頓,是強調嘴的作用

所以兒化要看context。前門和前門兒,意思是不一樣滴 :)

淘淘寶寶
再舉個加不加"兒", 意思完全不同的例子: 這人沒勁 vs 這人沒勁兒; 你真沒勁 vs 你真沒勁兒.

青衣07
童鞋 / 童鞋兒 ——〉穿小鞋 / 穿小鞋兒 :)

fpxjz
我又琢磨半天,大家說的還有理兒,同個字還跟語感有關,不加時就是嚴肅些。那咱還是跟著感覺走吧。
另外,大寶舉得例子不錯,有進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惠五 回複 悄悄話 最能體現京味兒的應是俚語、俏皮話兒。兒話音東北人、天津人也很多,尤其是保定附近的人就更多了。比如問路:
大爺請問您這東四牌樓在哪兒啊?
您打這兒照直嘍奔東走,到東四路口一拐彎兒就是。
謝啦啊!
甭客氣。
以上對話中的“您打這兒、照直嘍奔東、甭”這些語句除北京人是說不出來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