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多多

認認真真做事,快快樂樂做人。
個人資料
廢話多多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花自飄零水自流:讀《與誰共舞》

(2011-05-04 16:33:26) 下一個

由【廢話多多】

非常慚愧地承認,第一次點開《與誰共舞》的帖子,是因為標題中的“女同性戀人情感錄”。記憶中,中文有關同性戀的小說隻讀過白先勇的《孽子》,但《孽子》講的不光是同性戀的故事,隻是孽子恰巧是個同性戀者而已。同樣,《與誰共舞》講的不光是女同性戀的故事,《與誰共舞》講的是情的故事:伴侶情,夫妻情,姐妹情,母女情,一夜情,友情,親情,和愛情。

《與誰共舞》縱貫五十餘年,橫跨中、港、台、美、四地,五十八個人物,近三十萬字。僅僅要把這許多的故事合情合理的講出,就需要文筆流暢,層次清晰。而要把故事講的引人入勝,沒有能夠隨心所欲地駕馭文字的功夫是辦不到的。

《與誰共舞》是個不尋常的故事,它的特殊之處不僅僅是題材的特殊,更有寫法的特殊,其藝術風格近似與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京派文學。雖然小說沒有京派文學對鄉土夢幻般的描寫,卻有著京派文學的悲憫人生和詩意敘寫兩大特點。整個作品的悲劇意識正是京派文學悲憫人生的一個表現,而形散而神聚的結構在寫實中融入詩性的追求。用這種寫法的作者要讀過一點點書,有一點點文學素養,給讀者一點點餘地去想像。

《與誰共舞》以與女主人公媚一生密切相關的三代五個女人(媚母,月月,媚,萍,及婷婷)的愛情和婚姻為主,輔以其他有關各色人等的故事,寫出了媚與現實之間不可調和的衝突及其悲劇的結局。

媚的悲劇性在於她的性向有悖於傳統東方文化的正常觀,更在於傳統東方文化是群體文化,而群體文化的特點是不能容忍異類。同性戀在傳統的西方文化中也被視為異類,但西方的個體文化多少給於少數族群苟延殘喘之地。《與誰共舞》前半部主要的故事是媚對月月的愛,媚愛月月愛得真摯、熱情、勇敢。然而月月終歸不能與媚同舞,另擇男人而嫁。而媚的同性戀性向被發現之後,所有愛媚的家人都想方設法的幫助媚變為“正常”。這就是小說後半部的故事,媚與林建國結婚生女。但是一個人的性向是無法改變的,盡管林建國對媚傾心相愛,媚始終不能與其共舞。女兒婷婷的存在,使媚將愛情轉為親情。但此時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林建國的一夜情最終導致了萍的介入。以至夫妻,母女,最終仍不能共舞。

然而《與誰共舞》不僅僅是媚的個人悲劇,更是近代女性的集體悲劇。

媚的母親的婚姻,隻是媚的祖父用來約製兒子,傳宗接代的手段,母親在婚姻中完全沒有個人的尊嚴和價值。倒是在媚的父親離開之後,一個人拉扯大四個女兒,呈現了傳統女性忍辱負重,堅韌不拔的氣概。

月月的婚姻看上去是故事裏最幸福的,她以自己的溫柔和美貌,嫁入有錢有勢的方家。然而在婚姻中,月月一直是被動的,方總愛她,寵她,隻要她能夠抓住方總的心,一輩子將無憂無慮。所以月月的一言一行,都要看方總的眼色行事。因為怕方總知道她和媚的舊事,她不惜阻擋媚返回台灣。這種戰戰兢兢的日子,不知需要多少愛來承受。

萍的婚姻是一個文化墮落後的畸形產物,萍沒有傳統女性的柔韌,也沒有現代女性的獨立。她對林建國的愛很實際,一張飯票,一個性工具。她怕失去林建國,卻連最基本的尊敬他人都不懂,她不明白不能得到的愛才是最珍貴的愛。當媚死去之後,萍便徹底的失敗了,與幻影競爭,她永遠占不了上風。

所以,換個角度來看,媚的悲劇人生,卻是四個女性中唯一獨立自主的一生,媚愛月月愛得死心塌地,媚幫林建國幫的全心全意。媚養女兒養的傾心竭力。媚敢愛,敢恨,拿得起,放得下。情人,妻子,母親的角色她都擔當過,最後連人生謝幕的時間都由自己來掌握,最後以一片落葉畫出一個淒美的句點。所作所為,不由的不讓人歎服。

讀《與誰共舞》,有如泛舟順流緩緩而下,由撐船人將岸上人生的喜怒哀樂一一道來。作者用過去時態的寫法,將整個故事置於回憶筆調之中。從頭至尾,不浮不躁,沒有道德的說教,沒有華麗的詞藻,但骨子裏卻盡悲涼,令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淚滿衣襟。

  

«我編編,你看看,法律責任我不擔。你轉帖,我無怨,廢話多多擁版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廢話多多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安琦吳的評論:

真是不好意思,坐在那裏亂發議論是天下最容易的事。很高興歪打正著了。

安琦辛苦。
安琦吳 回複 悄悄話 感謝多多妹妹,真的是, 知我者多多也。
你這篇評論其實比我的思路更清晰。 我雖然寫了三十萬的文字,也隻是隨著感覺走。
安琦唯有再謝妹妹。辛苦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