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cisBacon培根論美 ..."> FrancisBacon培根論美 ..." /> ZT: 培根《論人生》(from 麗雅) - 博客 | 文學城

詩書樂及大自然

讓詩詞書法, 音樂及精彩的大自然美化及充實我們的生活 - 伊梅邀請您
個人資料
正文

ZT: 培根《論人生》(from 麗雅)

(2010-05-16 06:33:27) 下一個


培根《論人生》

 


Francis Bacon 培根


論美
 
美德好比寶石,它在相互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
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並不都有其他方麵的才能。因為造物是吝嗇的,他給了此就不再予以彼所以許多容顏俊秀的人卻一無作為,他們過於追求外形美而放棄了內在美。但這話也不全對,因為奧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愛德華四世、阿爾西巴底斯、伊斯梅爾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細考究起來,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而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最高的美是畫家所無法表現的,因為它是難於直觀的。這是一種奇妙的美。曾經有兩位畫家----阿皮雷斯和丟勒滑稽地認為,可以按照幾何比例,或者通過攝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點,用畫合成一張最完美的人像。其實象這樣畫出來的美人,恐怕隻有畫家本人喜歡。美是不能製訂規範的,創造它的常常是機遇,而不是公式。有許多臉型,就它的部分看並不優美,但作為整體卻非常動人。

有些老人顯得很可愛,因為他們的作風優雅而美。拉丁諺語說過:“晚秋的秋色是最美好的。”而盡管有的年輕人具有美貌,卻由於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讚美。

美猶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爛而難保持的。世上有許多美人,他們有過放蕩的青春,卻迎受著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隻有這樣,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論愛情

舞台上的愛情比生活中的愛情要美好得多。因為在舞台上,愛情隻是喜劇和悲劇的素材,而在人生中,愛情卻常常招來不幸。它有時象那位誘惑人的魔女,有時又象那位複仇的女神。

你可以看到,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無論是古人、今人,隻要是其英名永銘於人類記憶中的),沒有一個是因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抑製了這種軟弱的感情。隻有羅馬的安東尼和克勞底亞是例外。前者本性就好色荒淫,然而後者卻是嚴肅多謀的人。這說明愛情不僅會占領開曠坦闊的胸懷,有時也能闖入壁壘森嚴的心靈----假如守禦不嚴的話。

埃辟克拉斯間說過一句笨話:“人生不過是一座大戲台。”似乎本應努力追求高尚事業的人類,卻隻應象玩偶般地逢場作戲。雖然愛情的奴隸並不同於那班隻顧吃喝的禽獸,但畢竟也隻是眼目色相的奴隸,而上帝賜人以眼睛本來是有更高尚的用途的。

過度的愛情追求,必然會降低人本身的價值。例如,隻有在愛情中,才總是需要那種浮誇諂媚的詞令。而在其它場合,同樣的辭令隻能招人恥笑。古人有一句名言: “最大的奉承,人總是留給自己的。”----隻有對情人的奉承要算例外。因為甚至最驕傲的人,也甘願在情人麵前自輕自賤。所以古人說得好:“就是神在愛情中也難保持聰明。”情人的這種弱點不僅在外人眼中是明顯的,就是在被追求者的眼中也會很明顯----除非她(他)也在追求他(她)。所以,愛情的代價就是如此,不能得到回愛,就會得到一種深藏於心的輕蔑,這是一條永真的定律。

由此可見,人們應當十分警惕這種感情。因為它不但會使人喪失其他,而且可以使人喪失自己本身。至於其他方麵的損失,古詩人早就告訴我們,那追求海倫的人,是放棄了財富和智慧的。

當人心最軟弱的時候,愛情最容易入侵,那就是當人春風得意、忘乎所以和處境
窘困孤獨淒零的時候,雖然後者未必能得到愛情。人在這樣的時候,最急於跳入愛情的火焰中。由此可見,“愛情”實在是“愚蠢”的兒子。但有一些人,即使心中有了愛,仍能約束它,使它不妨礙重大的事業。因為愛情一旦幹擾情緒,就會阻礙人堅定地奔向既定的目標。

我不懂是什麽緣故,許多軍人更容易墮入情網,也許這正象他們嗜愛飲酒一樣,是因為危險的生活更需要歡樂的補償。

人心中可能普遍具有一種博愛傾向,若不集中於某個專一的對象身上,就必然施
於更廣泛的大眾,使他成為仁善的人,象有的僧侶那樣。

夫妻的愛,使人類繁衍。朋友的愛,給人以幫助。但那荒淫縱欲的愛,卻隻會使人墮落毀滅啊!


論婚姻

 夫人之有妻兒也不啻已向命運典質,從此難成大事,無論善惡。興大業,立大功,往往係未婚無兒者所為,彼輩似已與公眾結親,故愛情產業並以付之。按理而論,有子女者應對未來歲月最為關切,因已將至親骨肉托付之矣。獨身者往往思慮僅及己身,以為未來與己無關。有人則視妻兒為負債。更有貪而愚者,以無兒女為榮,以為如此更可誇其富足。此輩或曾聞人議論,一雲此人為大富,另一則雲否也,其人有多子負擔,其財必損。然獨身之原因,最常見者為喜自由,尤其自娛任性之人不耐任何束縛,身上褡帶亦視為桎梏。未婚者為最好之友、最好之主、最好之仆,然非最好之臣,因其身輕易遁也,故亡命徒兒全未婚。未婚適合教會中人,因如先須注水於家池則無餘澤以惠人矣。然對法官行政官等則無足輕重,彼輩如收禮貪財,劣仆之害五倍於妻。至於士兵,餘嚐見將軍以渠等妻兒所望激勵之,而土耳其人鄙視婚姻,故其士兵更為卑劣。妻兒對人確為一種鍛煉。單身者本可心慈過人,因其資財少耗也,實則由於不常觸其心腸,反而更為嚴酷(因而適為審判異端之官)。莊重之人守規不渝,為夫常能愛妻,是故人雲優利息斯“愛老妻勝過不朽也”。貞節之婦自恃節操,不免驕縱。欲使妻子守貞從夫,夫須有智;如妻疑夫猜忌,則斷難聽命矣。妻子者,青年之情婦,中年之伴侶,老年之護士也,故如決心結婚,須善擇時。昔有智者答人問何時可婚,曾雲:“青年未到時,老年不必矣。”常見惡夫有良妻,是否由於此輩丈夫偶爾和善,更見其可貴,抑或此類妻子以忍耐為美德欲?可確言者,如妻子不顧友朋勸告而自擇惡夫,則必盡力彌補前夫。

論求知

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當你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當你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供裝飾。當你處世行事時,正確運用知識意味著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夠辦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唯有掌握知識方能辦到。

求知太慢會弛惰,為裝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書本條條辦事會變成偏執的書呆子。

求知可以改進人和天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實習嚐試則可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偽。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唯聰明者善於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這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不可專為挑剔辯駁去讀書,但也不可輕易相信書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有的知識隻須淺嚐,有的知識隻要粗知。隻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鑽研,仔細揣摩。所以,有的書隻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隻須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對於少數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複地讀。
有的書可以請人代讀,然後看他的筆記摘要就行了。但這隻限於質量粗劣的書。否則一本好書將象已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無味了!

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辯是非,作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

因此,如果一個人還原做筆記,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如果一個人隻願孤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銳利。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飾他的無知。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可以通過運動為改善一樣。例如打球有利於腰腎,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則有助於消化,騎術使人反應敏捷,等等。同樣,一個思維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習數學,因為數學稍不仔細就去出錯。缺乏分析判斷力的人,他可以研習經院哲學,因為這門學問最講究繁瑣辯證。不善於推理的人,可以研習法律學,如此等等。這種種頭腦上的缺陷,可以通過求知來療治。

由麗雅張貼 @ 2009-11-30 20:40:24 (85)

(from: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11&postID=42768)



再次謝謝麗雅選到這麽好的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