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翻譯: 死後的靈魂(1)

(2009-04-08 20:41:09) 下一個
注:這是一本剛剛讀完的書,覺得很好,試著翻譯出來給大家,希望你們喜歡。翻譯不當之處,請原諒,並誠心希望多指教。謝謝!

THE SOUL AFTER DEATH
作者:Fr. Seraphim Rose

第一章 當今體驗的狀況

        關於死亡後的生活,突然成了西方世界廣受關注的話題。例如,許多意在描述“死後”體驗的書在近兩年出版,還有令人尊敬的科學家和物理學家或他們本人寫作這類的書,或給予全力支持。其中,世界知名的物理學家和瀕臨死亡問題專家,Elizabeth KublerRoss,發現這些死後經驗的研究“會給出許多啟迪,並且確認兩千年來我們已經被教育的—真的存在死後的生活。” 所有這些,當然嚴重違背了當今占主導的醫學和科學圈的氛圍,在此死亡被視為禁忌話題,或將死後重生的任何想法歸結於狂想或迷信的領域,或者最多視為個人信條而沒有客觀的證據。 促使觀念發生突變的外在原因很簡單:使得“臨床死亡”複活的新技術(尤其是,在心髒停止跳動後激活心髒) 近年來廣泛被采用。因而大量學術上被判定“死亡”(沒有脈搏或心跳)的人被搶救活過來,而這些人中有許多(一旦這個話題的禁忌和害怕被認為是“瘋子”的想法被去除)開始公開地談論這個問題。然而這個變化的內在原因以及其“意識形態”,對我們來說更加有趣:為什麽這個現象突然間變得如此流行,和那種宗教或哲學觀點逐漸被理解?這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記”,一個當前宗教趣味的現象;那麽,重大的意義何在?我們需要在對這個現象本身做了透徹研究後再回到這些問題。
     但是首先我們要問:基於什麽我們來評判這種現象呢?那些描述這種現象的人本身對此沒有明確的解釋;通常他們會尋求巫師或術士的解釋。有些宗教人士(包括科學家),感覺到對他們信仰的危機,會不承認他們所描述的經曆,而把之歸結於”幻想”一類。有些信奉死亡後靈魂或處於沒有知覺的狀態,或立即與“基督”在一起的新教教徒就是這樣做的;類似的,教條的無神論者根本就不相信靈魂會存在,不論人們把什麽樣的證據放在他們麵前。但是這樣的經曆不能簡單地以不承認來處理;而是要正確地加以理解,經曆本身和在我們對死後靈魂命運整個前因後果的關注。不幸的是,有些正教基督徒也因受現代物質觀念的影響(如信教和羅馬天主教過濾一樣),對身後的理念很模糊或不確定。一本關於死亡體驗新書的作者(David R. Wheeler, Journey to the other side, Ace Books, NewYork,1977)提出對不同教派對死亡後靈魂的問題提問的觀點。對此,他致電希臘正教大轄區的神父,得知了一些關於天堂和地獄的觀念的常識,但被告知正教沒有“死後情形的具體觀念”,此作者得出“希臘正教對死後的觀念不明”的結論(P130)。與之相反,正教基督教有非常精確的教旨和死亡後生活的觀點,從死亡本身的最開始。這個教旨包涵在聖經中(貫穿與整個基督教教旨中),在神父的著作中,和(尤其是關於死後靈魂的特別體驗)在許多聖徒以及這種人生體驗的選集中。在<與聖GREGORY THE GREAT的對話>,羅馬教皇(604),的整個第四卷,就是專門闡述這個話題。當今有一本這些體驗的選集,包括了從古老聖徒的生活和更近代的內容,已經有英文版了(,JORDANEVILLE, NY,1968)。並且最近重新出版了英譯版寫於19世紀末一個曾經曆死亡36小時的人所寫的非凡之作(K. Ukeskuell,”Unbelievable for many But Actually a True Occurrence”,Orthodox Life, July-August, 1976)。正教因此擁有了在他所陳列的所有財富,意味著理解新“死後”經曆和對此在整個基督教教旨中的有考量是 有可能的。
         一本點燃了現代人在這個話題的書出版於1975年11月,作者是南美洲的一位年輕的精神病醫生,(Dr. Raymond A. Moody, Jr., Life After Life, Mockingbird Books, Atlanta, 1975)。他在這方麵的其他研究或文學不為人知,但僅就這本書能夠出版本身就表明了人們對這個話題的濃厚興趣和這方麵的著述已經很多。Dr. Moody這本書的巨大成功(兩百多萬冊書銷售)帶動了死亡後經曆的廣泛出版,以後的四年裏,很多關於這個經曆的書和文章得以出版。其中最重要的是Dr. Elizabeth Kubler-Ross, 她的發現重現了Dr. Moody, Drs., Osis 和 Haradsson的科學研究。Dr. Moody為他自己的書寫了後續(Reflections on Life After Life, A Bantam-Mockingbird Book, 1977)書中有大量補充內容和對這個話題的進一步思考。這些和其他新書的發現(所有這些書都對這個現象的質疑達成基本的一致意見)將在以下進行討論。我們將從Dr. Moody的第一本書開始,因為這本書對這個話題有著客觀而係統的闡述。Dr. Moody在十年中收集了150人有著死亡或瀕臨死亡經曆,或那些在有即將死亡經曆的人有關的人的證據,從中他提煉出50人,並對他們進行了詳細的采訪。他努力客觀地陳述證據,盡管他承認書“自然地反映作者的背景,意見和偏見(p9)。”,即從宗教層麵上屬於公理派基督教,甚或於自由言論。事實上書中作為死後現象客觀研究來說還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作者沒有從頭到尾地給出一個完整的“死亡”經曆,而是僅僅是從15個獨立的元素中摘錄(通常很簡潔地)以形成他的“完全”死亡經曆的“模式”。但是事實上死亡經曆的描述在他的書和其他最近的新書中經常有很大差別,使人覺得把它們歸結於同一個模式顯得有些不夠成熟。 Dr. Moody的“模式”似乎含有人工和設計的因素在裏麵,但是這並不會削弱書中給出的證據的價值。
         其次,作者將兩種相當不同的經驗結合在一起:實際的“臨床死亡”經驗,和“瀕臨死亡”經驗。作者承認它們的不同,但是聲稱它們形成“連續性”(P20),所以應該在一起進行研究。在死亡經曆在死亡前結束的情形下(不論那人是否複活),這其中確實有“連續性”;但是他描述的有幾個例子(一個人在遇到溺水的險峻,當人在虛幻的麻痹狀況進入“隧道”的經曆)在沒有經曆“臨床死亡“的人中也相當普遍,所以他們應該屬於更普遍的經曆“模式”,他們僅僅是經曆死亡的偶發事件。有些書更加不注重他們記錄的經曆的選擇,包括“靈魂出殼”的經曆和切實的死亡和臨死的經曆。
         第三,作者“科學地”探討這個現象的事實,隨著事先對靈魂在死亡中受的磨難沒有清楚的概念,導致他遇到很多對這種經曆的混亂和錯誤的概念,而這是不可能單靠收集描述所能消除的,那些描述死亡經曆的人本身會不可避免地加入他們自己的解釋。作者承認實際上這個問題不可能進行”科學地“研究,事實上他轉向類似於神秘主義的著作的解釋,如Swedenborg和,請注意他現在更傾向於“超自然和神秘現象的非常文學”來提供他研究的事件的理解(P9)。 所有這些事實使我們不會從這本書和其他類似的書中期待太多;他們不會給我們對死後靈魂的完全和連貫的解釋。另外,還有相當的關於臨床死亡經驗的殘餘存在於這樣或那樣的新書中以期得到人們認真的關注,尤其有些人將這些經驗用敵對於傳統基督關於來世的教義來解釋,就像他們證明天堂或(尤其是)地獄的存在是錯誤的一樣。那麽,我們該怎樣理解這些經驗呢?
         Dr. Moody描述的15個元素,其死亡經驗的“完全”性或許不足,出於討論的目的,對死亡經曆的幾大特性,我們會介紹給大家,並與正教在這個話題上的文獻進行比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