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是四大火爐之一,晚上尤為悶熱,以前沒有空調晚上常常無法入睡。一小孩熱得睡不著,告訴他媽媽,希望從她那兒得到些安慰或幫助。他媽媽說,“睡覺對身體太重要了,睡眠不好,吃什麽營養都補不回來。”這是句大實話,小孩聽後更著急,也就更睡不著了,而且導致每天晚上睡覺前就焦慮,因為擔心睡不著。後來天都涼了,他仍然睡不著,小小年紀就患上神經衰弱。
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問題,需要大人的開導,大人不知不覺中一兩句話沒說好,對小孩子的負麵影響很大,咱們中國許多聰明的小孩就是這樣被大人耽誤的。如果他媽媽說,“別著急,慢慢就會睡著的。”這也是句實話,但效果截然不同,肯定比前者好多了。
這就是安慰的作用。不僅小孩需要安慰,我們大人也同樣需要安慰。正因為是大人,如果一時得不到別人的安慰,可以自我安慰。
假設你老婆要演一場愛情戲,裏麵有擁抱的場麵,這當然要排練,我想你也不會太介意。但是有一天,你下班回家,打開房門一看,你老婆正與一陌生男人在擁抱,看到此情景,你有何反應?
如果你不想生氣傷身體,不想與老婆離婚,那麽,你應該對自己說:“他們僅僅是在排練。”你不得不反複對自己這樣說,你隻有這樣來安慰自己,才不至於大動肝火,暴跳如雷,才會感覺舒服些。說這話真不容易,需要不厭其煩的練習。就像打太級拳一樣,許多人看上去會打,其實沒有功,因而沒有多大作用。
事實一旦成為事實,誰也改變不了。我們能改變的,是對事實的態度。我們常有意地或無意地把自己的情緒弄得很糟,是因為我們常默默地,不知不覺地對自己說了很多非理性的話。改變一下思考方式,改變一下自己對自己說的話,情緒就能得到調整,生活質量就能提高。好的心情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所以真正精明的人,都會想方設法為自己找樂,遠離煩惱。
倘若某人被老板解雇,隨後患了抑鬱症,並不是失業本身使他患上抑鬱症,而是他對失業的看法使他患上抑鬱症。他可能會想,自己是個失敗者,被人看不起,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付不了帳單,身份問題也解決不了,前途渺茫,等等。所有這些聯想使他悲傷難過。根據心理谘詢學的理論,他的這些想法都是非理性的、自己打敗自己的、對自身沒有任何幫助的想法。如果他換一種想法,就不至於那麽難受:失業沒什麽了不起,我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即使找不到,即使最壞的事發生,天也不會塌下來。隻要身體好,還怕什麽?
在美國,麻煩事時有發生。如果老婆與別人“排練”的事、失業的事我們都能從心理上妥善應付處理,還有什麽不幸的事不能忍受?還有什麽精神打擊不能承受?
近來常聽人們談及抑鬱症的事,促使我結合以前的專業知識寫下這點心得體會,供參考。這種心理安慰,按我們中國人的說法,叫阿Q精神, 但在美國的一些心理谘詢診所裏經常用到。 這種理論英文叫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簡稱REBT,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Albert Ellis 創立。它幫助人們認識到他們能夠生活得更理性、更富有建設性,幫助人們改變self-defeating的想法和行為,鼓勵人們容忍自己和別人。
最後提醒一下,此種安慰法隻適合於精神正常的人,已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或腦袋瓜子不會拐彎的人,不宜使用。
你說得對極了。謝謝補充。
是的,為了吸引眼球。謝謝白玫瑰。
福田MM是福星,歡迎光臨。
談不上遊刃有餘,還在繼續學習。謝謝。
一個能夠恰當地運用自我安慰法的人,通常也就不需要安慰了,因為他的生活經驗和理性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層次。也就是說,他的自我調節能力非常強。大部分人是需要別人的幫助,這種幫助可以是來自親人、朋友、或心理醫生,以渡過暫時的困難時期,忘記過去,並讓自我重新得到實現。如果自我一直得不到重新實現,那麽這個人就很有可能留下永久的、很難複原的精神疾病。世界上的精神病人應該都是因為遭遇了不愉快的事而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而引起的。
當然,歧杆君的目的是想提醒大家有意識地去運用自我安慰法,增強自我適應和調節能力。
歧杆君,我說得對不對?
從作者的經曆和行文來看是否已將這種安慰法使用得遊刃有餘了?這樣的話文章就更具說服力了。嗬嗬...... 謝謝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