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讀三國
(2009-08-23 19:46:36)
下一個
少不讀三國
中國有句俗話, “少不讀紅樓, 老不讀三國.” 不過我越來越覺得應該是, “少不讀三國, 老不讀紅樓.”我想這個問題是從幾年前開始的. 當時我拜訪了一個長輩. 他有一個小孩子, 當時十歲左右. 為父母的對自己的孩子自然是崇拜尤佳, 給我講起這孩子的許多驚人之處. 有一點, 確實讓我驚訝不少. 他說, “我兒子特別喜歡讀<<三國演義>>, 他已經讀過三遍了. 他不僅讀, 還能活學活用, 特別有主意. 有一次, 他還給我出主意. ‘爸, 你別上了人家的當, 光看人家表麵對你好, 背後還不知怎麽樣哪?’”麵對這位師長自豪的神采, 我當時不知如何是好. 事後想起這個小孩子, 覺得他實在可憐. 本該是快樂少年的時光, 卻背上了那麽多老成的, 可以壓倒一個大人的包袱.
我不希望小孩子讀三國, 當然不僅僅是這個故事引起的. 最根本的是三國所宣揚的價值觀, 處世原則是我所不能同意的. 那麽三國的所崇奉的是什麽呢? 大概這兩個方麵對中國社會影響很大, 宗派主義和爾虞我詐.
一. 宗派主義
宗派主義說白了就是拉幫結夥. 桃園三結義大概是這種聯盟的”正麵”的典範, 被世人讚美了近兩千年. 桃園三結義的誓言這樣說, “非是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而且“同榮華”、“共患難”。 這種聯盟的宗旨是要加盟的人失去自我的權利, 以聯盟(更多的時候, 是聯盟的支配者)的利益高於一切. 在聯盟以內, 成員間”無私”的幫助. 而對聯盟外的人大多采取無視或敵視的態度.
關於結義的利弊, 有一篇博文 (桃園三結義:福兮?禍兮?http://blog.huanqiu.com/index.php?action/viewspace/itemid/38868) 討論了許多. 他的觀點很受用. 其結論是” 義結金蘭者當戒” 。結義是社會公正和法製的障礙.
這樣緊密的聯盟在現代社會很少見, 現代人的聯盟多以自然的姻緣為基礎, 比如, 各種各樣的同學會, 同鄉會. 這些聯盟的基礎比較軟弱, 結果也就比較鬆散, 相互幫助的”無私”的程度也大大降低. 這些聯盟更合適的現代稱呼是”網 - 關係網”. 網雖然很稀疏, 但它可以織的很大. 不象結義的範圍總是較小. 網是現代人賴以生活的工具, 也是繞過法製管理的手段, 腐敗的基礎. 賴昌星舉辦200人的生日宴會,數千人的招待會, 可以想象他的網有多大.
二. 爾虞我詐
三國雖然不是以宣傳爾虞我詐為目的, 但是對計謀的崇尚導致了同樣的結果 – 信任的缺失. 三國演義與其說是一本曆史小說, 不如說是一本兵書. 在一百二十回中, 差不多每一回都會描寫一個戰爭或計謀. 這些計謀是贏得戰爭, 分得天下的必要手段. 這些計謀的成敗, 戰爭的得失使得這本書裏, 高潮迭起, 險象重生. 這也是<<三國演義>>吸引讀者的根本.
引人入勝的書本能夠把它所宣揚的注入人心. 這就是為什麽十歲的小孩子在讀了<<三國>> 後, 能得出一個結論, “人是不可信的.他們會耍計謀.”信任是人之間的粘合劑. 沒有了信任的社會, 隻能是一盤散沙. 我不希望我們的社會是一盤散沙, 也不希望小孩子讀<<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