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台北特約記者陳雯萱】島內政黨惡鬥引起民眾厭倦。根據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最新民調,無論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都有近六成民眾對其表現不滿,台灣自認政黨中立者已達56.6%,超過六成民眾希望台灣能形成超越藍綠、真為台灣著想的“第三力量”。台灣《中國時報》7日發表社論稱,島內民眾需要兩個“爛蘋果”之外的新選擇。
學曆越高,越對兩黨不滿
據《中國時報》7日報道,蔡英文上台即將滿兩周年,各種爭議和衝突不斷,過去藍綠基本盤至少都在三成以上,但曆經藍綠對立、撕裂台灣,現在島內藍綠傳統支持者對兩黨的支持已經降溫。根據旺旺中時委托艾普羅民調公司進行的調查,認為自己政黨傾向偏國民黨的有15.5%,偏民進黨的12.7%,泛藍3.2%,泛綠0.9%,其餘政黨都在1%上下,自認為政黨中立者高達56.6%,另有9.1%無反應。
在政黨滿意度方麵,僅18.3%民眾對民進黨目前的表現滿意,不滿意者高達59.9%;對國民黨的表現也隻有17.3%滿意,不滿意者也是59.9%。學曆愈高的民眾對民進黨和國民黨的表現愈不滿。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國民黨和泛藍支持者,對國民黨不滿意者也高達60.5%;民進黨和泛綠支持者對民進黨的滿意度雖然過半,但也有38%不滿意。高達82.3%民眾認為當前台灣藍綠政黨對立情形嚴重,77.2%民眾認為藍綠政黨對立已嚴重撕裂台灣社會,民調也顯示,60.7%民眾希望台灣能形成超越藍綠的“第三力量”。
用反對票淘汰“爛蘋果”
盡管民調顯示民眾不滿藍綠政黨、期待“第三勢力”產生,不過島內當前的選舉製度不利於非政黨提名的候選人,為了避免讓自己討厭的某政黨候選人當選,即使對手政黨提名的是“爛蘋果”,許多民眾隻能含淚投票。為此,台灣負數票協會日前提案,希望11月24日“九合一”選舉時一並完成“公投”,讓選民可以投反對票,製衡藍綠兩個“爛黨”,讓更多類似柯文哲的人選出線。不過該案疑遭“中選會”阻撓。
台灣學者劉性仁認為,“第三勢力”在台灣是浮動概念,島內政治生態長期二元對立、社會輿論習慣性標簽化等特點讓該勢力難以生存。台灣的選舉以政黨及選舉人為導向,標榜自身“非藍非綠”或走“中間路線”的“第三勢力”並無活動空間。
台灣媒體常用“第三勢力”來稱呼國民黨與民進黨以外的各種政治勢力。但島內學者何明修認為,並不是所有小黨是企圖開拓兩大主流政黨以外的支持者。新黨、親民黨、“台聯黨”、民國黨,都是從原先有國民黨或民進黨分裂出來的新政黨。這些政黨從來沒有宣稱自己是“不藍不綠”,反而是試圖爭奪既有的深藍或深綠之選票。真正的第三勢力不應是“不藍不綠”,而是“超越藍綠”,包括以倒扁運動起家的紅黨和一些“社運型政黨”,但是問題在於政治現實能夠容許社運型政黨的存在嗎?
至於“第三勢力”為何始終在島內發展不起來?島內知名論壇PTT曾討論過這個問題。有網友分析說,“第三勢力”小黨的成員要麽是借社運名義搞政治的投機分子;要麽是不知民間疾苦隻會在冷氣房談理念的富家子弟。他們根本就沒有那種“跑基層”的熱情和能力,所以“第三勢力”固然先天選舉製度不力,但自己的問題才是根本。
柯文哲這樣“非藍非綠”的政治人物,在島內目前的選舉生態下並不輕鬆。民進黨執政後,兩岸陷入僵局,台北市長柯文哲拋出“兩岸一家親”說法,引發深綠人士不滿,外傳若柯文哲承認“台獨”,民進黨可能會禮讓。但柯文哲6日表示,台灣民主自由開放,不需要用意識形態檢視或互相取暖換得認同。《中國時報》7日稱,民眾對藍綠的反感,已讓“無色力量”覺醒。不過,民進黨似乎沒反應過來,還在逼柯文哲確認“台灣價值”,甚至認為柯P沒有民進黨就選不上。殊不知,在“無色覺醒”下,民眾期待的是“真道理性、真愛台灣”的候選人,離藍綠色彩愈遠,愈能得到民心。
“顏色政治”被拋棄
台灣實踐大學副教授賴嶽謙稱,島內藍綠政黨惡鬥多年,嚴重撕裂社會,經濟發展停滯,台灣從亞洲四小龍之一墮落到現在的境地,有些國家甚至把台灣拿來當作負麵教材。賴嶽謙認為,近年來,島內民眾因對藍綠政黨的厭惡,出現大量的中間選民,他們期待類似蔣經國的人物出現,為民眾創造好處,不問意識形態,堅持就事論事。
《中國時報》7日的社論稱,“顏色政治”一直是台灣政治的主調,近年更趨尖銳。每一樁重大爭議背後都與藍綠動員有關,但隻要扯上藍綠,就隻有一種結果:對抗與虛耗!對抗讓台灣分裂,虛耗讓台灣衰弱。重返執政不過兩年,民進黨幾乎賠光數年累積的聲望資產,但這並沒有換來國民黨聲望的上揚。台灣民眾隻能在兩個“爛蘋果”中選擇嗎?當然不是,主流民意早已厭倦藍綠惡鬥、拋棄“顏色政治”,民眾開始選擇“無色”,占大多數主流民意的“無色覺醒”才是台灣政治發展即將掀起的大趨勢、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