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聯合國關於侵略定義的決議

(2017-08-15 13:23:42) 下一個

聯合國關於侵略定義的決議

(聯合國大會1974年12月14日通過)

 

大 會

以下列事實作為基礎,即聯合國的基本宗旨在於維持國際和平與 安全,並采取有效的集體措施以防止並消除對於和平的威脅,和製止 侵略或其他破壞和平的行為,

憶及按照聯合國憲章第39條的規定,安全理事會應斷定任何威 脅和平、破壞和平或侵略行為是否存在,且應作出建議,或按照第41

條和第42條的規定,決定采取何種措施去維持或恢複國際和平與安 全,

並憶及按照憲章的規定,有義務以和平方法解決它們的國際爭 端,以免危及國際和平、安全與正義,

注意到本定義絕不得解釋為對於憲章中有關聯合國各機構職權 的規定的範圍有任何的影響,

並考慮到:因為侵略是非法使用武力的最嚴重和最危險的形式, 在一切類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存在的情況下,充滿著可能發生世界衝 突及其一切慘烈後果的威脅,所以,在現階段應該訂立侵略定義, 重申各國有義務有不使用武力剝奪他國人民的自決、自由和獨立 權利,或破壞其領土完整,

並重申一國的領土,不應成為別國違反憲章實行——即使是暫時 的——軍事占領或以其他武力措施侵犯的對象,亦不應成為別國以這 些措施或這些措施的威脅而加以奪取的對象, 並重申各國依聯合國憲章建立友好關係和合作的國際法原則宣 言的各項規定,

深信侵略定義的訂立應可對潛在的侵略者發生威懾作用,簡化對 侵略行為的斷定及其製止措施的執行,並便利對受害者權利及合法利 益的保護和對他們加以援助,

相信侵略行為是否已發生的問題,雖然必須按照每一個別案件的 全部情況來考慮,但是製訂若幹基本原則,作為為這種斷定的指導,仍

然是可取的,

通過下列《侵略定義》,

第1條

侵略是指一個國家使用武力侵犯另一個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或 政治獨立,或以本《定義》所宣示的與聯合國憲章不符的任何其他方

式使用武力。

解釋性說明:本《定義》中“國家”一詞:

(a)其使用不影響承認問題或一個國家是否為聯合國會員國的問

題;

(b)適當時包括“國家集團”的概念在內。

第2條

一個國家違反憲章的規定而首先使用武力,就構成侵略行為的顯 見證據,但安全理事會得按照憲章的規定下論斷:根據其他有關情況, 包括有關行為或其後果不甚嚴重的事實在內,沒有理由可以確定已經 發生了侵略行為。

第3條

在遵守並按照第2條規定的情況下,任何下列行為,不論是否經 過宣戰,都構成侵略行為:

(a)一個國家的武裝部隊侵入或攻擊另一國家的領土;或因此種

侵入或攻擊而造成的任何軍事占領,不論時間如何短暫;或使用武力 吞並另一國家的領土或其一部分;

(b)一個國家的武裝部隊轟炸另一國家的領土;或一個國家對另

一國家的領土使用任何武器;

(c)一個國家的武裝部隊封鎖另一國家的港口或海岸;

(d)一個國家的武裝部隊攻擊另一國家的陸、海、空軍或商船和

民航機;

(e)一http://http://www.wenku1.com/news/40836C0D809EB6DF.html個國家違反其與另一國家訂立的協定所規定的條件使用其

根據協定在接受國領土內駐紮的武裝部隊,或在協定終止後,延長該 項武裝部隊在該國領土內的駐紮期間;

(f)一個國家以其領土供另一國家使用讓該國用來對第三國進行

侵略行為。

(g)一個國家或其名義派遣武裝小隊、武裝團體非正規軍或雇用

兵,對另一國家進行武力行為,其嚴重性相當於上述所列各項行為;或

該國實際卷入了這些行為。

第4條

以上列舉的行為並非詳盡無遺;安全理事會得斷定某些其他行為 亦構成憲章規定下的侵略行為。

第5條

1.不得以任何性質的理由,不論是政治性、經濟性、軍事性或其

他性質理由,為侵略行為作辯護。

2.侵略戰爭是破壞國際和平的罪行。侵略行為引起國際責任。 3.因侵略行為而取得的任何領土或特殊利益,均不得亦不應承認

為合法。

第6條

本《定義》絕不得解釋為擴大或縮小憲章的範圍,包括憲章中有 關使用武力為合法的各種情況的規定在內。

第7條

本定義,特別是第3條,絕不妨礙關於依聯合國憲章建立友好關 係和合作的國際法原則宣言裏所述被強力剝奪了淵源於憲章的自決、 自由和獨立權利的人民,特別是在殖民和種族主義政權或其他形態的 外國統治下的人民取得這些權利,亦不得妨礙這些人民按照憲章的各 項原則和上述《宣言》的規定,為此目的而進行鬥爭並尋求和接受支 援的權利。

第8條

上述各項規定的解釋和適用是彼此相關的,每項規定應與其他規 定連在一起加以解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