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安利偶拾

(2009-05-03 06:17:00) 下一個

報載大陸安利集團為促進兩岸交流,發動全國1.2萬業績優秀從業人員分批赴台觀光旅遊,首發團一千六百人搭乘豪華郵輪浩浩蕩蕩於基隆港登陸,台灣旅遊觀光團體、政府官員、企業商家紛紛在碼頭上熱烈歡迎,自從兩岸三通政策開放後,這雖然不是第一個去台灣旅遊的團體,卻是一個有組織的民間企業活動,由於團員們的平均素質較高,消費能力不弱,估計這一活動的觀光購物將為台灣帶來了數額可觀的商機,使在金融風暴後市景蕭條的旅遊百貨業如獲甘霖,當日股市受此激勵也開高走高,在在顯示關係緩和下的兩岸、台灣的利多,同為炎黃子孫我喜見這種緩和。
記得我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任職於高雄青菓運銷合作社,那是當年全台最大的青菓外銷集團,我是統計員,我知道每天都有上百噸的香蕉、鳳梨、椪柑( 橘子 )經高雄港銷往東亞各地,而日本是最大的輸入國,在公司裏我經常看見集團吳董事長那張堆著滿滿笑容的臉,滿口日語學著跟日本人一樣的九十度鞠躬禮,接待來訪的日本採購代表,爲時年輕的我思想單純,那種畫麵曾叫我心生矛盾好不自在,日本人不是殺了我們千萬同胞嗎 ? 這血海深仇怎麽在幾十年後就忘了,好像沒發生過一樣,大家握手、擁抱、搞合作通有無,彼時那種往者已矣來者可追的冷酷現實讓我百思不解,也為那些在抗日戰爭中犧牲了生命的軍民同胞感到不值。
隨著自己年歲的增長,看多了這世界上分合聚散、興衰起跌的事,我漸漸明白做人是要向前看,需要麵對現實的,既然日子還要過下去,誰又能夠抱著曆史、抱著仇恨不放,如今的地球村時代,國與國之間政治、經貿的多邊關係,更是錯綜複雜的將大家緊緊的扣在一起相互依賴,任誰也離不開誰,即使是紛爭不斷,甚至抱口導彈相向,彼此還是為了各自的利益互動頻繁。自從移民國外,十幾年來於公於私我認識交往了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族裔人士,世界觀改變了唯我族類的地域思維,寬廣去接受隻要是好的、對的、不管是什麽人、從何處來大家都可以交流,可以做朋友,這不是我年增歲長老成世故,也不是離開祖國就沒有了民族意識,而是懂得務實與寬大的重要。
安利集團的活動,雖然隻是一個三通交流案例,但起了很大的作用,看得見的不僅是那數億元的商機,輸送的是兩岸和解的善意、人民感情和共創雙贏的美好願景。今年是中國建政60週年,台灣海峽的水被往來的人民溫暖了不少,在這彼此努力存異求同的時刻,若能放下曆史包袱,放下不必要的堅持, “想把事情簡單,它就不會複雜”,因為兩岸人民所追求的隻是一個安和樂利的生活,我在此衷心祝禱安利旅遊團的團員們在台灣旅遊圓滿愉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