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花粉隨風吹散,飄灑於廣袤的大地中,明年春天這種生命力極強的菊科野生植物,就會四處蔓延生長出更多的蒲公英來,這是植物繁殖的一種方式,人類的移民也像蒲公英的移動生命,被理想和希望的動力吸引,去尋找一個自認為適合生存、居住的地方,於是我們背井離鄉遠渡重洋的來到這個新天地,期望能在這裏營造新的生活,以實現自己心中所憧憬的夢想。
之前我讀過幾本關於本地華人移民生活經歷的著作,是真人真事的訪問實記,書中人物在奮鬥新天地的過程中,各有不同的命吆碗H遇,是許許多多悲歡離合與酸甜苦辣的交織,這條路不是很平坦,卻又讓人期待。“夢圓、夢碎”這其中的甘苦,對我們這羣移民來說,真是可用那句“外麵的世界很精彩,外麵的世界很無奈”的話來形容,而這精彩與無奈間,又不知造就了幾多歡樂幾多愁?也不知有多少人進城又出城?
雖然我從來沒有後悔自己的選擇,但在二十年後的反思中,對移民的決定,心裏還是有著些許的矛盾,原因並非在這兒的日子過得不好,而是自己的根性情結所使然,換句話說,一個被中華文化薰陶了半輩子的人,如何再接受這生硬的西方語言文化,如何去改變抹煞自己固有的東西。孩子們是十幾歲的時候來的,他們在這裏受教育完成了學業,生活、工作融入了主流社會,久而久之思維和行為作風也逐漸被同化了,一些傳統觀念被西方價值所改變,新邏輯中科學道理取代了儒家思想,諸如“謙而讓之,孝而順之”等倫理美德,在他們身上已是不復多見,難怪有許多父母感嘆溝通困難,最終隻能放牛吃草,任子女們自由發展了。而我那兩個在這裏土生土長的孫子就更不用說了 ,滿口溜的英法語又快又標準,倒是上了一年多的中文學校,卻連自個兒的名字也寫不正,道地的黃皮白心,哪能再奢望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能有多少認同,沒準再過二、三十年連曾孫都不定是什麼膚色呢?
我們華人有承先啟後的觀念和世代相傳的使命感,卻因移民而使兒孫後代對自己悠久的文化產生斷層,他們就像是被風吹散的種子,沒有選擇的飄向四方,落地再生根,而忘卻了自己的源頭,相對於我;一 個重視傳統,熱愛中華文化藝術的人,竟又來到這文化迴異的社會,自身也是一個矛盾,雖然在唐人街裏有許多我們所熟悉的東西,也有圖書室、文化宮、有我們移民辦的中文報刋、中華語文與才藝學校,還有華人社團每年所舉辦的春節賀歲、清明祭祖、龍舟競賽、中秋同樂、重陽敬老等活動,讓我們能多少接觸一些屬於自己的文化,感受一點氣息,彌補一點失落,但是對於在這裏土生土長的子孫後代,是否真的還能夠承傳延續呢?
在人的一生中,由小到大,由大到老,每個階段所求不同,對價值意義的看待也不一樣,過程中為了生存,很多時候都得向前看,難以去考量在自己的行為道路上,在所成就的事業中,對長遠的未來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如今回顧的心情像這十二月裏被雪封蓋的北國,頓覺空茫,想到自己的子孫也是那離根飄散的種子,對上對下內心自有一份歉然,移民的得失、矛盾中叫人分不出是好是壞,也隻能說有精彩,也有這麼一層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