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enxuecity.com/data/news/201802/05/a9d3550680601248a2c359ae8414d89e.jpg)
李小船 資深人力資源經理
高曉鬆老師一貫的風格就是想在不經意間說自己很牛逼。嘿嘿。
矮大緊老師1月31日的微博裏稱“今天正式在哈佛大學入職成為研究員,然後立即衝進圖書館,館裏老師們早已把我感興趣的材料整理的一大摞”,瞧瞧,話裏話外那個炫耀啊,“正式”“入職”“老師專門準備”,這些文字表述果然很高曉鬆,自抬身價的意圖相當明顯。
高曉鬆老師自稱的哈佛大學研究員到底是個神馬職位呢?
![](http://www.wenxuecity.com/data/news/201802/05/b9285375b42ee32f8f04c2d815d12a54.jpg)
根據以上哈佛網站上的信息來看,職位寫的是“Associate of the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意思是東亞語言專業的Associate。高等教育中研究員資格擁有者的通用稱謂是:研究員(Research Fellow),副研究員(Research Associate) ,在美國、英國的高校和研究機構中也很通用。
但高曉鬆老師這個職位是associate,沒有research,肯定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研究員啦。
而且這個associate後麵沒有professor或者specialist之類的稱謂,所以具體associate在哈佛大學是什麽級別並不能完全確定,但是根據解釋,最多應該就是東亞語言專業的初級研究員,或者就是研究助理。
總之還是要恭喜高曉鬆老師,終於圓了自己的世界名校夢。因為其實高曉鬆老師最高學曆是北京四中高中畢業,大學雖然上的是清華,但中途退學去瀟灑的玩搖滾啦,後來去北京電影學院讀的導演係。不過高老師家庭背景擺在那呢,年輕人可不要隨便去學,複製不來的。
當然高曉鬆老師的才華還是很牛的,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讓多少年輕人為之熱淚盈眶。他在自己的單口秀“曉說”節目裏也曾提及想去斯坦福讀博士。這次去哈佛當這個associate終於圓夢了。
歡迎評論一起探討~
馮少俠聊職場
職場問答達人
用高曉鬆自己的話來解釋這個研究員:“我覺得應該向公眾解釋一下這個研究員的含義。 我還曾是美國國家檔案館的研究員呢,但我很清楚,在美國類似機構這種研究員身份隻是任何一個人想去查閱他們向公眾開放的資料,便可通過簡易程序申請辦證得到的,本質上與圖書館借閱證差別不大,並非一種職稱或頭銜。 當然有心做研究是件好事。”
![](http://www.wenxuecity.com/data/news/201802/05/b9fff321e41ad2b760d03ae936ac31b4.jpg)
不過,大多數網友都表示,矮大緊一直是青年的楷模,人生的指路明燈,而且是把愛好當工作的典範,想知道什麽是人生的巔峰,看看大緊就知道了,隻是“哈佛大學研究員”這個噱頭裝的有點過。
既然是這樣的工作性質,為什麽用入職呢?為什麽不是進入呢?是不是有意的誇大自己的呢?這一係列的問題,都讓我們覺得裝的有點過啦。
![](http://www.wenxuecity.com/data/news/201802/05/14e3bc988d0d04a88a213f8d4519e84c.jpg)
但是從哈佛官網放出的該崗位的信息來看,高曉鬆這次是入職哈佛著名的東亞語言與文學係,是哈佛著名的大文科院係,主要研究包括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在內的東亞文學、佛教史、電影和文化曆史發展。
研究員一職在國外大學屬於初級職位,但高曉鬆看起來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入職第一天,就興衝衝地泡在哈佛圖書館裏,沉浸在賽珍珠、林語堂的文獻研究中。
![](http://www.wenxuecity.com/data/news/201802/05/1186f75961f16419c5b09f6e62b3f96b.jpg)
哈佛大學這個專業對錄取學生一般沒有專業背景的限製。人文社科類所有專業的學生,隻要有相關的學習和研究經曆,適合學校的申請要求以及導師的興趣,都可以申請。
如果你想要從事中國、日本、南亞等國家進行學術研究;或者在國家政府部門、非盈利機構、新聞、軍事等從事相關職業;或者在研究機構,大專院校從事相關領域的教學工作,都可以申請這個專業,關鍵是要確定自己有興趣和相關研究經曆。
![](http://www.wenxuecity.com/data/news/201802/05/9356350bcc25062d1e100a30e14e30cc.jpg)
在中國,本科是中文、漢語文文學、日語或英語的學生,在選擇碩士專業的時候,有時會考慮申請東亞研究碩士。
布蟻
日前,高曉鬆在微博上宣布正式入職哈佛當研究員,並立誌“將努力做一個較好的知識分子”。
![](http://www.wenxuecity.com/data/news/201802/05/575a4f6c350cf547f6fc23cb9d3f66b0.jpg)
本是一件好事,卻招到不少網友諷刺,稱該事是靠其家世及阿裏的讚助。那麽布蟻想問,能夠有這麽牛的家世,能得到阿裏的讚助,還不夠牛嗎?能夠擁有可為自己使用的資源,這本身就是一種本事。高曉鬆入職哈佛成為研究員是個什麽鬼?
下麵還是想跟大家說說哈佛大學的研究員(associate)是個什麽鬼。
大家知道我國的有著職稱管理評審製度規定,而研究員職稱係列包括研究實習員(初級),助理研究員(中級),副研究員(副高),研究員(正高)。在一些機構,研究員相當於教授級別的了。
而高曉鬆入職的研究員是個什麽級別呢?
![](http://www.wenxuecity.com/data/news/201802/05/4f8ee2a2c32d9b41b27162a92afb1d8e.jpg)
從哈佛大學的網站上看,高曉鬆入職的是哈佛大學的Associate職位。而在美國,Research Associate 應譯為“研究人員”或“研究工作者”,也可一般譯成“研究員”,因之並非“助理研究員”。這是外國來的訪問學者在美國大學給的頭銜,美國大學剛畢業的本科和碩士到大學工作就是從Research associate做起。
可見,高曉鬆所謂的研究員,並不是我們意識中的,很牛很高大上的職位,隻是一個初級崗位,相當於visitor。
根據高曉鬆的經曆,名和利都已不缺,所以本次去哈佛,應該是“訪學”性質的,隻是去獨立做學習、研究的。所以,高曉鬆入職哈佛後,立即衝進圖書館,沉浸到林語堂、賽珍珠等名流的文獻研究中。
![](http://www.wenxuecity.com/data/news/201802/05/75e2e198f7dc144adaf7578d60756d50.jpg)
高曉鬆是如何被哈佛看上的?
那麽高曉鬆是如何被哈佛看上的呢?上麵提到,有網友說,入職哈佛“靠其家世及阿裏的讚助”。那麽不妨讓我們看看高曉鬆的經曆。
眾所周知,高曉鬆是在北京大院長大的,家中長輩都是中國科學界的扛鼎大牛,他曾在一個采訪的時候自嘲:在我們家,不是碩士學位那都是文盲。爺爺——高景 德, 曾任清華大學的校長、電機工程專家、電機工程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外公——張維,是深圳大學的創辦者之一,世界工程師協會聯合會副主席,還和錢學森教 授是兒時好友。外婆——陸士嘉,著名流體力學家,是世界流體力學權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學生父親——高立人,清華大學教授。母親——張克群,著名的建築學 家,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的學生,也是清華大學畢業。
如此家世,按照正常發展,高曉鬆長大後肯定會沿著父輩的道路,成為某一工程領域專家,可他不想自己的命運被家人控製,而是選擇了追尋夢想。
所以,科學界少了一名工作這,娛樂界多了一名才子。
![](http://www.wenxuecity.com/data/news/201802/05/c45fd95cd39f057c83d8c189a4527423.jpg)
於是《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成了幾代人美好的青春記憶。
其出品的兩個脫口秀節目《曉說》和《曉鬆奇談》,不僅創造了同類節目的紀錄,也樹立了獨特的“高曉鬆體”侃大山風格。
鑒於高曉鬆在音樂領域的才華和影響,阿裏巴巴在成立阿裏音樂集團的時候邀其加盟,出任董事長一職,同年又出任阿裏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直至現在。從高曉鬆身上,我們應該學些什麽
曾經母親教育高曉鬆,說過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什麽叫“詩和遠方”?高曉鬆認為這句話就是讓自己更遼闊。讀書就是讓自己變得遼闊的一個過程。
所以,高曉鬆研究員身份地位如何以及他是如何獲得機會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充實自己,讓自己變得更遼闊。您怎麽看高曉鬆入職哈佛,擔任研究員這件事?不妨談談您的看法。
很多博士畢業, 在沒找到固定位置前, 也是從”Research Associate" 做起。 國內沒有相應的位置, 大概和“助理研究員”差不多。 "Associate" 大概就是“有關人員”, 非正式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