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楊繼繩批“三個自信” 稱毛極權製度成社會贅瘤

(2013-12-19 12:32:58) 下一個

楊繼繩批“三個自信” 稱毛極權製度成社會贅瘤

 

【多維新聞】在中共已故領袖毛澤東誕辰120周年之際,《炎黃春秋》雜誌副社長、新華社原高級記者楊繼繩於12月18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演講,細說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前因後果。他表示,“文革”的曆史證明了中國目前的道路、理論和製度均是錯誤,但目前當局仍繼續強調“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製度自信”(簡稱“三個自信”),隻是證明自己心虛。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報告中首提“三個自信”,習近平上台後亦多次強調這一提法。

楊繼繩在12月18日的演講題為“道路、理論、製度——我對文化大革命的思考”,從道路、理論和製度三方麵論述“文革”的成因和後果。他認為,毛澤東發動“文革”,就是為了走社會主義道路掃清障礙,建立沒有差別的社會,但社會主義理想幾百年都無成功先例,毛澤東所指引的中國道路在“大饑荒”和“文革”都製造了人間地獄,“直到21世紀,中國還有人高喊‘道路自信’。真是咄咄怪事!”

楊繼繩曾寫就記錄大躍進災情的《墓碑》一書。他表示,“大饑荒”和“文革”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大廈倒塌,但官僚集團仍企圖“用廢墟上的破磚爛瓦來恢複它昔日的輝煌”。楊說:“他們說的理論自信,實際是理論心虛。正如中國民間的一個歇後語:走夜路吹口哨——為自己壯膽。”

楊繼繩指出,毛澤東為實現烏托邦而建立了極權製度,但係統建成後又成為了社會的贅瘤,伴生出龐大的官僚集團,“由於官方利用政治權力規避毛澤東和集權製度對文革的責任,官僚體製沒有改變……廣大群眾繼續吞咽專製製度的苦果。”

“三個自信”是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自信。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全黨要堅定“三個自信”。此後,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多次提及“三個自信”,官方媒體也稱,實現“中國夢”,就必須堅持“三個自信”。不過,在三中全會前後,該詞匯已較少被官方提及。

其實,在本月初,楊繼繩曾發表一篇文章《我對文化大革命的思考》,他在文中比較深刻地解構和分析了毛澤東、社會主義製度、文化大革命在中國的實踐真相與深層次原因。多維新聞曾轉載了這篇文章:《楊繼繩:我對文化大革命的思考》。

楊繼繩認為,“文革像一個長期革命過程的濃縮,像巨大革命畫卷的縮微:開始批判一切、否定一切,鼓動反潮流,破壞舊秩序。舊的秩序破壞以後,群雄蜂起,你爭我鬥。今天這一派得勢,明天那一派掌權;今天整人者,明日被人整;今日的戰友,明天的仇敵。當全民被政治鬥爭拖得筋疲力盡的時候,就出現了派別的聯合,由動亂向穩定轉變,社會思潮和人的行為由激進趨於保守。價值觀念和革命的初始相反:今非而昨是,昨是而今非。最後由混亂走向秩序。”

他表示,“文化革命中充滿了權力鬥爭,而且權力鬥爭的野蠻、黑暗、殘酷,表現得淋漓盡致;但在權力鬥爭的深層還有中國向何處去的道路之爭,權力是實現政治道路的工具。

楊繼繩說,“毛澤東想按他的夢想在中國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這個夢想一旦付之實施,‘即使懷抱著建立人間天堂的最美好的願望,但它隻是成功地製造了人間地獄——人以其自身的力量為自己的同胞們準備的地獄。’毛澤東所指引的中國道路在大饑荒年代已經製造了人間地獄。為這條道路來掃清障礙的文革,必然再一次製造人間地獄。

他還認為,“文革是問題導向,是摸著石頭過河,這一摸就是十年。如果不是毛逝世,還不知道文革如何收場。”

 



(麥垛 編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