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陪老爸住院

(2013-11-26 04:00:04) 下一個
陪老爸住院
“老爸住院了,你能不能回來一趟?” 
“好!我馬上請假買票!" 
 
我放下電話,腦子一片空白!老爸這麽個高齡,任何風吹草動都是緊上加急的狀況! 
怎麽請假呢?我剛在7月份回國一趟看父母,那一次經理就臉不是臉鼻子不是鼻子的,這次難度更大。。。 
 
我不打電話了,開車就飛到了公司。 
見到了經理,把情況簡單扼要的說了一下。 
經理說:電話隻是說住院了,沒有說別的嘛. 
"對於一個93歲的老人,隻要是住院,就一定是緊急情況!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我不敢冒任何風險!“ 
”冷靜一點!冷靜一點!大家如果都和你一樣,我這個經理都沒法幹了!如果你是我,你會怎麽辦?” 
 
我一時無語,經理當然有經理的道理, 怎麽才能說服經理呢?我束手無策,腦子開始疼起來,可能是轉得太快了。 
長話短說。 
我從波士頓到了休斯敦,之後到了北京,青島,從青島機場直接到了醫院,當天晚上我就值夜班照顧老爸。 
老爸住了10天院,在床上躺了10天,我們做晚輩的也輪流陪了10天,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就省略了,端屎端尿的就不細說了,重點說說養老院的事情。 
 
美國人人老了進“nursing home", 似乎是天經地義,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到了中國人那裏,好像就不一樣了,養兒防老的觀念在中國是根深蒂固的, 
該讓老人住哪裏? 
 
從互聯網上抄一段做背景介紹: 
 
截至2009年,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已達1.67億人,占總人口的12.5%,占全世界老齡人口的1/5,成為世界上唯一老齡人口過億的國家。據預測,到2035年,每兩位老人,對應僅有1名孩子。老齡人口的迅速增加,對我國的社會保險、醫療保障及社會倫理等方麵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中國的養老現狀令人堪憂,僅從城鎮養老院嚴重不能滿足日益老齡化的需求就可窺見。私人養老院費用昂貴,公立養老院嚴重不足,家庭養老問題諸多。住不起、住不進、住哪裏,正成為城市老年人的養老心病。 
劉婧梅是養老院的一個工作人員,出生於1987年,剛畢業半年。雖然她十分熱愛養老事業,但是她自己並沒有打算未來將自己的父母接到養老院的打算。 
 
她告訴記者,來這裏的老人都具有一定的修養,但並非都能轉變觀念,但凡是子女把父母送來的,老人普遍心情沉鬱,而自己主動來的,心情才比較平靜。 
 
中國具有重視親情與團圓的傳統,在中國的價值觀裏,將父母送去養老院,或者老人自己選擇去養老院,起碼在目前,還不能說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盡管有相當一部分家庭並不具備家庭養老的條件。 
父母同意入住養老院! 
很佩服這兩位老人! 
 
觀念始終超前! 
 
遙想當年讀書無用論盛行的時候,父母竭盡全力供自己的全部孩子上學!落榜了再複讀!那個時候真是到了“吃不飽穿不暖”的地步! 
 
孩子都考上大學了,工作了,父母又離開農村到了城市,從農家小院的生活到了“高樓單元房”,現在又跨出了一大步:進養老院! 
 
這樣的父母上哪裏找? 
中國的家庭關係和美國的太不一樣了!中國傳統的觀念: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美國的是:大家都是好朋友,哈哈。 
陪父母在這個養老院住了幾天,感覺很好!和美國的養老院各方麵條件差不了多少,父母住在5層,房間是標準的星級賓館房間,很大的廳,服務員都經過崗前培訓,微笑服務,很有愛心。吃飯推開房門就是飯桌,每層約有10個左右的老人就餐,大家邊吃邊聊。 
 
互聯網資料 (我父母所住的這個養老院情況介紹) 
 
作為高新區敬老院,專為高新區孤寡五保老人提供的社會福利性場所,為6層共8000平方米的建築,設醫護站及醫務電梯兩部,200平方米的食堂內可滿足100人同時就餐。公寓中設有標準房間87個,全部為朝陽帶露台的房間,背陰房間均為服務人員及休閑娛樂、康複健身等配套服務房間,可容納近200位老人入住。設有中央空調係統、中央呼叫係統、太陽能熱水集熱係統等,老人的房間全部為實木地板,房間內帶有小廚房和獨立衛生間。 
 
條件:設施和服務做得很細 
 
為滿足老人的生活需求和身心健康,這兒考慮得可謂無微不至。 
 
比如,所有路麵都進行防滑處理;所有通道、門坎采用無障礙設計;房屋設計力求通風、幹燥、采光、隔音;大麵積花草綠地,配置“自留地”;室內設計突出安全第一,壁櫃不碰頭,插座不碰腳;水龍頭不用螺絲頭,防止擰不緊、擰不開;窗戶采用推拉杆式,避免頭、手伸出窗外發生意外;設立自動晾衣架,收晾衣服方便。 
 
在服務方麵,老年公寓也有精心安排:24小時有專業醫護人員提供服務,每層樓有護士站,每天有大夫查房、護士護理;可以送餐到床邊;全部房間設有呼叫係統,每個房間都有兩個以上警鈴繩;全部設施及通道無障礙;每層樓寓都設有服務站、娛樂室。 
農村老年人傾向與子女生活在一起,城市的老年人則更多地希望給子女一個寬鬆的環境,選擇入住老年公寓,也會享受到美好的晚年生活。老年人可以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為,醫療、康複、娛樂與托老融合為一體。 
 
資料顯示,我國1.67億老年人中,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人占總數的11.4%,他們中的多數人正在逐步進入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生活狀態。目前,我國有失能老人1036萬、半失能老人2123萬,共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8.9%,不同程度地需要提供護理照料服務。與龐大的老人群體相比,目前我國已有的各類養老機構隻有38060個,擁有床位266.2萬張,收養各類人員210.9萬人,養老床位總數僅占全國老年人口的1.59%。因此,養老托老產業既是一種朝陽產業,又是在盡社會責任,潛力巨大。 
老爸可能還是沒有適應這養老院的生活,拄了個拐杖,走路得別人攙扶,真是一歲年紀一歲心!我都不忍心看老爸那個難受的樣子。 
 
老娘倒是適應得快!又練香功,又“朗讀”佛經! 老娘那個“朗讀”不是讀,是朗朗上口的背誦!大段段的背!真厲害! 
 
看出來了,還得宗教! 
 
有人這樣說,人生高度得有這麽3層樓,第一層:物質樓; 第二層精神樓; 第三層宗教樓 
smilhaNew at 10/21/2013 06:56   
樓主有沒有跟國內的兄弟姐妹商量一下今後長期計劃?住老人院可以解決日常生活的照料問題,那萬一老人又住院了呢?當然希望樓主的父親一直都很健康,但是老年人身體機能變弱,健康情況反複是經常的事情。那萬一下一次又住院了,樓主又要不顧美國工作跑回去一趟麽?要是缺人手,能不能出錢雇人,讓國內的兄弟姐妹監督著點兒呢? 
 
看得出來,樓主是個孝子,可是畢竟身在別的國家,家裏人不能指望你就像在濟南工作一樣,一有風吹草動,就隨叫隨到,一些他們可以解決的問題,他們盡量出力,樓主要多出錢。萬一樓主把現在的工作搞砸了,怎麽養活美國這邊的一家子? 
chance at 10/21/2013 11:43   
說到長期規劃,我現在的想法:腳踩西瓜皮,滑哪算哪,摸著石頭過河。在養老院就說養老院的話;住院了就說住院的話。 
說到工作的事情,頭真是大!能不想就不想,見了棺材再想落淚的事情吧,要不怎麽辦? 
 
突然想到了費翔的歌:“我曾經是豪情萬丈,歸來卻是空空的行囊。。。” 
 
人生真是滑稽? 
smilhaNew at 10/21/2013 14:59   
換了我,就跟國內的兄弟姐妹講明白,要是一有風吹草動就回國的話,不可能。再這麽回去幾次,工作就丟了,一家子就得喝西北風。多獲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經濟上多付出一些,讓他們體力和時間上多付出一些。 
 
其實就像你希望你父親身體健康一樣,他也一定希望你生活工作安定順利。說白了,拋去感情方麵不說,你就是一年回去10次,也未必能多換來你父親多幾年的壽命。你的角色除了是個兒子,更應該是個負責的父親和丈夫,而你工作的穩定和順利是保證你另外兩個角色的重要條件。不能隻顧一頭。 
 
有的時候話不講明白了,國內的家人未必理解你的情況,說不定還覺得你回國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也不清楚對你的影響有多大。 
 
當然了,要是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各方麵都能安排的開的情況下,那當然是在父母身邊的時間越多越好,有誰不想那樣呢? 
chance at 10/21/2013 15:59   
 
chance :   
換了我,就跟國內的兄弟姐妹講明白,要是一有風吹草動就回國的話,不可能。再這麽回去幾次,工作就丟了,一家子就得喝西北風。多獲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經濟上多付出一些,讓他們體力和時間上多付出一些。 
 
其實就像你希望你父親身體健康一樣,他也一定希望你生活工作安定順利。說白了,拋去感情方麵不說,你就是一年回去10次,也未必能多換來你父親多幾年的壽命。你的角色除了是個兒子,更應該是個負責的父親和丈夫,而你工作的穩定和順利是保證你另外兩個角色的重要條件。不能隻顧一頭。 
 
有的時候話不講明白了,國內的家人未必理解你的情況,說不定還覺得你回國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也不清楚對你的影響有多大。 
 
當然了,要是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各方麵都能安排的開的情況下,那當然是在父母身邊的時間越多越好,有誰不想那樣呢?  
 
 
首先,非常感謝all your concerns! 
這次要不要打電話要我回家,我的2個哥是考慮了再考慮,最後還是不想打這個電話,直到我老爸昏過去了,再不打電話可能就要冒是否能見上最後一麵的問題。。。這個時候我2個哥還是猶豫不決是否讓我回國,直到我二哥的兒子發了火,甚至要動手打架了。。。 
這個時候,我大哥才撥通了我的電話,我一聽就知道一定是緊急狀況! 
他們也知道我美國的家庭也很需要我,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一定不會打電話讓我回國,這一點我是很明白的,也很感激他們的理解。。。 
我給我的經理請假的時候,經理就說:你要搞清楚你的Priority! 你的家庭,你的老婆孩子,這是第一位的! 
我笑笑:經理的這些話當然是對的!但我是山東沂蒙山區長大的,白天怎麽知道晚上有多黑?雞同鴨講講什麽? 
smilhaNew at 10/21/2013 16:50   
費用如何? 
ggaa02478 at 10/22/2013 23:32   
全護理(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個月3000多人民幣 
半護理:1500 左右。 
smilhaNew at 10/23/2013 04:19   
這個太便宜了, 我是指跟美國比,在麻州,全護理平均每天$280.00. 進了這地方,平均呆三到五年,計劃不好, 中產階級就是省吃儉用攢了一輩子的錢,最後都交給這地方。 Medicare不支付這個費用,在把自己的錢先花光的情況下, 由Medicaid支付。 
 
哈兄以大家庭為重,敬佩。 
 
 
 
 
 
smilhaNew :   
全護理(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個月3000多人民幣 
半護理:1500 左右。  
花溪 at 10/23/2013 14:25   
 
花溪 :   
這個太便宜了, 我是指跟美國比,在麻州,全護理平均每天$280.00. 進了這地方,平均呆三到五年,計劃不好, 中產階級就是省吃儉用攢了一輩子的錢,最後都交給這地方。 Medicare不支付這個費用,在把自己的錢先花光的情況下, 由Medicaid支付。 
 
哈兄以大家庭為重,敬佩。 
 
 
 
  
smilhaNew :   
全護理(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個月3000多人民幣 
半護理:1500 左右。  
 
 
慚愧啊慚愧 
本人汗顏ing....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