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zt 失去自由的薄熙來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麽?[

(2013-08-31 22:32:25) 下一個
失去自由的薄熙來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麽?[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活躍會員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4 小時前|隻看該作者|倒序瀏覽
阿妞不牛

薄熙來同誌是個有理想有抱負有才幹的中共黨員,高級幹部——高級到隻差一毫米就是黨和國家領導人。這樣的高級傑出人物,有許多需要:他需要保鏢,秘書,甚至智囊團,參謀部,宣傳部,內務情報部與國際情報部,等等。除此之外,他需要一個夫人,哪怕這個夫人隻是名義上的,畢竟法國那樣的光棍總統不夠氣派甚至不夠體麵,當然,他需要女人。至於金錢,可以說可有可無,隻要有權力,連毛主席那樣收稿費,在薄熙來同誌看來,都幾乎是不可思議的。林彪就不要什麽稿費,活得好好的。林彪後來的爆炸,哪怕有八億稿費也沒有任何用。

不說這些了。對於薄熙來現在這些都是“身外之物”。 他在庭審中表達了一個心聲,許多熱愛關切薄熙來的同誌們可能完全沒有留意:他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麽?他說了,他沒有野心,從來沒有想過要同李克強同誌爭搶總理大位,當然更沒有想過要搶習近平的大位。金錢從來不是他的追求。他連商務部分給他的住房都交公。他當然也不會要求秦城監獄給他提供女人。庭審期間吃了鴨蛋,他也感謝濟南人的厚道。夫複何求啊。

可是,他真的需要一樣東西,對黨來說幾乎不破費幾文,對他來說是極大的關懷與奢侈的東西:他說,你們(調查組)幾百號人,人人有電腦,而我隻有一個肉腦!這就是幾乎明白的要求甚至哀求黨,你們連我的黨籍也不保留,算了。給我一台電腦吧。我保證不要賬號,刪除電腦上所有的發送信息功能,隻要讓我能夠接觸中國與世界的資訊!你們可以不讓我看電視,我也不稀罕——我幾乎從來也不看央視,除了看我自己的鏡頭以及偶爾看看跟我上過床的那些個女主播。給我一台電腦,你們甚至可以在電腦上屏蔽一切國內網站,隻讓我看國外反華網站,比如那個什麽萬維明鏡,讓我看那個什麽阿妞不牛幾乎天天無情嘲弄我也好!再不濟,也請給我一台短波收音機,讓我聽聽美國之音甚至自由亞洲電台。

你們以為我發瘋了嗎?你們知道赫魯曉夫被他的同誌們逼宮下台軟禁之後,怎麽能夠頤養天年的嗎?他在回憶錄裏麵說了(赫魯曉夫回憶錄是我被江青關進牢房裏後讀到的),他當時唯一的真實資訊來源以及精神支柱,就是勃列日涅夫同誌恩準他一台短波收音機,準許他收聽美國之音的俄語節目。



參考文章

自由亞洲電台背景分析



作者:畢研韜 來源:《青年記者》2013年8月

無論在中國、美國還是其它國家,人們對自由亞洲電台(RFA)和CIA的關係有頗多爭執。筆者近幾年的研究發現,不管美國國會1996年組建的RFA是否隸屬於CIA,其使命與CIA於1951創建的RFA完全一致。



一、北京對RFA的認知

2011年10月14日,《 中國青年報 》(第10 版)發表了“解放軍某研究中心研究員”呂正韜的文章,題目是 《朝鮮半島上的攻心之戰》。文章稱,“由美國中央情報局開設的‘自由亞洲電台’一直把對朝宣傳‘西方民主’、促進朝鮮政權瓦解作為重要的戰略內容和使命。”從語境上判斷,作者指的是1996年開播的RFA。

2011年1月31日,香港《文匯報》(A15版)發表“資深評論員”王紹爾的文章。文章說,“眾所周知,‘自由亞洲電台’有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背景,是美國極端反華的政治工具,該台以遏製中國和平發展、顛覆中國政府、分裂中國為目的。” 。文章借網友之口說,“吳誌森……,將港台變為另一個自由亞洲電台,做了美國中央情報局不能做的事情。”

上述兩例基本反映了目前中國軍方(和政府)對RFA的性質認定。換言之,中國把1951年開播的RFA和1996年開播的RFA視為一體,其背後都是CIA,其目的都是遏製中國發展、顛覆中國政府。早在1992年元旦,當美國方麵還在醞釀成立“自由亞洲電台”時,《人民日報》就發表社論,披露美國的幻想就是“以攻破‘鐵幕’時的活力和毅力來攻破‘竹幕’”。



二、1996年創建的RFA

《人民日報》1992年元旦刊文稱,1991年4月10日,美國“捍衛自由委員會”等民間政治組織就建立“自由亞洲電台”召開大會。1991年4月29日,白宮簽發總統聲明,宣布成立美國總統國際廣播特別小組,負責研究如何最好地組織美國的國際廣播、怎樣繼續與亞洲邪惡的共產主義戰鬥。當時國際政治發生了“戲劇性”變化,東歐發生了民主革命,“冷戰”結束,中東陷入衝突。

這個特別小組由前政府高級官員組成,組長是“美國之音”前台長約翰·休斯任。這位滿腦子意識形態鬥爭的組長當時宣稱,美國國際廣播“發出的是話語,而非子彈;是思想,而非炮彈,但是它們拆掉了一堵牆,並幫助摧毀了一個邪惡的帝國。”所謂“國際廣播”,其實就是國家資助的新聞、信息和宣傳複雜組合的委婉語。1991年12月,特別小組向總統提交了研究報告。報告稱,前蘇聯的解體是我們的勝利,但還隻是初步勝利。“世界上尚存的六個共產主義國家中有五個在亞洲,它們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隻有當這些政府被推翻,世界才能從根本上免除共產主義製度的禍害。” 報告建議,美國應盡快建立針對中國、越南、朝鮮、老撾和柬埔寨的“自由亞洲電台”。這便是RFA成立的曆史背景。

報告宣稱,推廣民主價值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投資國際廣播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明智之舉。報告稱,政府國際廣播的首要任務是營銷外交政策。美國政府的這份報告是對美國媒介法律與政策專家門羅·普萊斯如下觀點的有力佐證:國際廣播的使命就是通過改變目標社會的話語結構、增加社會多元性,並確保這些觀點能夠表達並傳播,來打破社會穩定。

1992年,美國國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委員會批準了美國總統國際廣播特別小組的新建一個電台的建議。“1994年,當把貿易與人權脫鉤對待時,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把RFA視為對華政策的核心步驟。” 在1996年7月23日的國會(眾議院)討論中,南希·佩洛西稱,在VOA之外建立RFA的原因是:VOA是政府機構,國務院不便支持不被其它國家待見的電台,而RFA具有獨立性,國務院可以否認與之有聯係。議員阿蘭·莫洛漢也提到,1994年國際廣播法案批準成立的是“獨立的”RFA。

1994年,美國通過了國際廣播法案。法案指出,新建一個針對中國和其它亞洲國家的電台“將有助於信息與思想的推廣、有助於推動美國外交政策目標的實現”。與1991年12月美國國際廣播特別小組建議不同的是,法案要求自由亞洲電台向“中國、緬甸、柬埔寨、老撾、朝鮮、西藏和越南”廣播。把西藏與中國並列,充分說明了美國政府當時的政治立場以及賦予RFA的使命。

1996年9月29日,RFA第一次播音,使用的是普通話。現在,RFA使用9種語言向亞洲播音,其中針對中國的有4種(普通話、廣東話、維吾爾語和3種藏語方言)。RFA現在設有11個電話交談節目,其中9個麵向中國(普通話4個、廣東話1個、藏語4個)。可見,中國是RFA的第一目標國家。



三、1951年創建的RFA

在社會主義中國和朝鮮宣告建國後,美國急於擴展與亞洲人民的聯係。為此,於1951年3月12日成立了“自由亞洲委員會”。該委員會是由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批準成立、由中情局間接資助的秘密行動機構,其目的就是建立一個有充分自由的私人機構,去做政府想做但不便做或不能做的事。

在1951年5月發表的委員會“簡介”中,委員會首任主席布雷頓·威爾伯寫道,“委員會的目的是在亞洲人民和自由世界的人民之間建立起直接溝通。通過這些渠道,亞洲人民可以與美歐人民交流思想、希望和願望,從而建立起一個自由人的聯盟,進而擊退蘇聯帝國的黑暗勢力。”

為籌建“自由亞洲電台”,彰顯該台的非官方性質,由中情局參與操縱的“自由十字軍運動”於1951年組織了為“自由亞洲電台”的募捐活動。“(戰時)廣告委員會”曾為其發布宣傳資料。1951年9月4日,由“自由亞洲委員會”經營的“自由亞洲電台”開始首播,使用漢語普通話。布雷頓·威爾伯說,RFA的最終目標是“用確鑿的、準確的、真實的新聞刺破亞洲的‘鐵幕’”。

1953年3月,中情局評估了RFA的廣播作業,並決定停止播音,理由是“節目在亞洲任何地方都沒有被聽到。中情局將相關發現以報告形式(標注日期:1953年4月1日)寄給了總統的“國際信息活動委員會”主席W. H. 約翰遜。1953年6月30日,“國際信息活動委員會”將中情局的調查結論以摘要形式匯報給了時任總統艾森豪威爾。

1953年4月15日,“自由亞洲委員會”做出了停止RFA的決定。1953年4月30日,該委員會主席布雷頓·威爾伯向媒體宣布了這一決定,稱“與亞洲人民的溝通將以其他形式取代”。1955年,RFA停止了播音。在美國的外宣媒體中,1951年創建的RFA是最短命,且不成功的。



四、兩個RFA的關係

美國曆史上有兩個RFA,一個由中情局創建於1951年,一個由美國國會創建於1996年。這兩個RFA之間究竟是什麽關係?有人認為,二者實為一體,1996年誕生的RFA就是1951年RFA的轉世,因為新RFA不僅繼承了舊RFA的傳統,還繼承了舊RFA的名字。另一方認為,1951年建立的RFA早已死了,新的RFA與舊RFA除了名字相同並無其它關係。對“冷戰”時期的廣播宣傳有深入研究的德國學者理查德·H.卡敏斯(Richard H. Cummings)持後一觀點。

2008年3月25日,在拉薩3.14騷亂發生後不久,《亞洲時報》發表了“情報與安全顧問”理查德.M.博內特的文章,題目是“西藏、‘大遊戲’和中情局”。文章稱,“中情局深度介入了‘自由西藏運動’,並資助了消息靈通得令人生疑的‘自由亞洲電台’”。此文引發美國廣播理事會主席詹姆斯. K. 格拉斯曼不滿。

理查德.M.博內特隨後做出回應,為其觀點辯護,但同意將其2008年3月25日的表述修改為,“中情局深度介入了‘自由西藏運動’,由美國政府資助的RFA消息靈通得令人生疑但符合中情局的利益”。博內特寫道,2008年3月13日,印度前情報官員B. Raman曾為“南亞分析集團”(SAAG)撰文稱,“RFA是中情局資助的電台”。

博內特繼續寫道,“1994-1996年,RFA的管理及將美國納稅人的錢大量劃給RFA的方式發生了變革,但是,許多觀察者認為,這‘主要是為了掩護’,目的是提供某種程度的‘可否認性’。“可否認性”是指在從事秘密行動時,上級官員會事先精心設計,防止事情敗露後把自己和組織牽涉進去。博內特說,這個電台存在的理由基本沒變:美國政府和情報係統的既得利益。

雖然中國、印度、美國都有情報人士稱,現在的RFA是中情局資助的,但都沒有給出有力證據。從專業角度存在兩種可能,一、中情局作業不會留下把柄;二,他國同行不願透露所掌握的情報。至於現在的RFA由“(美國)廣播理事會”(BBG)而非中情局管轄,有觀察者認為,BBG隻是“掩護組織”,正如1973年成立的“(美國)國際廣播委員會”(BIB)。

“維基解密”曝光的一份美國國務院密電加深了人們的上述猜疑。一份由美國對外政策專家蘇珊.B.愛潑斯坦撰寫的向國會的報告(標注日期為2006年5月1日)提到,1973年設立BIB的目的就是把“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轉變成私立的、非營利電台。這樣就在美國政府(中情局)和“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之間建立了一道防火牆。

筆者研讀了美國國會的相關記錄和法案,沒有發現中情局與RFA有關聯的字句。當然,不能排除相關文獻已被“消毒”的可能。美國國會的記錄表明,美國對RFA的定位是美國的“代理電台”,賦予RFA的使命是向信息不自由國家“傳遞準確及時的新聞和信息”,目的是將專製國家改造成民主國家。1996年7月23日的國會(眾議院)討論中多次提到設立RFA的初衷。



五、結論

人們之所以認定今日RFA是由中情局資助的,主要根據有四:該電台沿用了中情局1951年創建的電台名稱;今日的RFA繼承了中情局RFA的傳統:顛覆社會主義政權;RFA消息靈通得令人生疑;將今日RFA置於BBG管轄之下是為美國政府建立某種程度的“可否認性”,就像1973年設立BIB管轄“自由歐洲電台”和“自由電台”。

但上述判斷忽略了一個前提,從上個世紀中葉,美國政府就已意識到,“民主推廣”需要長期戰略。所以,

1954年9月,“自由亞洲委員會”就轉換成了具有慈善掩護色彩的“亞洲基金會”,主要項目也進行了重大調整。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美國朝野更加重視國際廣播的戰略功能。《美國1994年國際廣播法案》就聲明,“支持對其它國家廣播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9.11事件後,國際廣播被視為美國實施公共外交與戰略傳播的重要平台。今日RFA是由美國國會創建、資助的“美國代理電台”,其終極使命是將亞洲改造成符合美國標準、美國利益的亞洲。這不僅是中情局的任務,也是美國政府的目標。對中情局資助今日RFA之說,目前既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雖無法徹底排除其嫌疑,但筆者傾向認為,今日RFA是獨立於中情局的。這種“獨立性”正是當年美國議員們需要的,隻是沿用舊名稱,令人費解。



(畢研韜係海南大學傳播學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戰略傳播學會理事長)



阿妞不牛 評論:2013-08-31

畢先生好!

你這個分析,曆史脈絡梳理清楚,結論也對:如今的RFA,跟50年代的FRA有傳承,也有不同。傳承的是,兩者的政治目的與意識形態一致:向共產黨國家進行宣傳,打破鐵幕與竹幕的信息與意識形態壟斷。不同的是,50年代直接代表美國政府,同共產黨國家直接敵對。而現在的RFA,相對於政府可以有著獨立性。這個獨立性,就是因為美國政府同中國政府不是直接敵對,而是“朋友”,甚至“戰略夥伴”,但是美國的基本政治理念,同中國共產黨的基本政治理念,仍然是敵對的。因此,RFA可以不受美國政府對華政策的外交限製,向中國聽眾傳播令中國政府不快甚至惱怒的信息與看法立場,而又不至於直接損害外交關係。同時,因為是獨立民間媒體,也不受美國法律關於限製美國之音這樣的政府機構對內進行有政府掌控的有著黨派傾向性信息傳播的限製。

在這個基點上,中共把RFA認定為“境外敵對勢力”,可以說沒錯。

但是,俺這裏要指出幾個問題,希望中共當局在看到你的有價值的研究報告的時候,也進行一下反思參考。

第一,50年代的RFA短命,是美國佬的無知傻冒:當時的中國,老百姓幾個有收音機?中共的鐵血政策,哪個敢收聽敵台?收聽到了真正的新聞,哪個敢傳播?聯係到現在,也不見得很高明劃算:中國人現在哪個聽短波收音機來了解世界?中國人對央視新聞的厭惡,也衍生出一種包括對美國政府宣傳在內的任何官方宣傳的懷疑抵製。相較於RFA,美國之音由於外交禮貌的關係,不但在信息的相對客觀迅速上,而且在用語的溫和上,也更便於中國民眾接受。但是,正因為這樣,RFA獨樹一幟,向中國與其他亞洲專製國家表達更強烈清晰的美國社會對專製製度的反感厭惡,而不受美國政府外交政策以及國內相關法律的限製。

第二,美國之音和RFA引起中共的不快甚至憤怒,但是中共沒有任何理由抗議甚至封殺:因為信息思想表達自由,是美國的國民基本價值觀,而且美國沒有實行雙重標準:中國的《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可以在美國公開合法印刷發行,中央衛視可以在美國自由傳輸到幾乎任何家庭。如果中國抗議並要求RFA停止對中國廣播或者停止“反華宣傳”,第一個反對的應該是胡錫進同誌,他的《環球時報》就會被關閉,他就會麵臨失業。中央衛視(北美集團)也要遭殃。

第三,當年赫魯曉夫被趕下台軟禁之後,他的唯一真實信息來源,就是收聽俄語的美國之音。由此,他在回憶錄中寫道,這個諷刺,使得他無比悲涼:蘇聯的製度是違反基本人性的,是鬥不過美國的。現在的薄熙來同誌,多麽希望有一台短波收音機收聽美國之音和RFA 啊,哪怕他聽見的是阿妞不牛對他無情的嘲弄!
 
 
 
   

Rank: 2

沙發
 
發表於 3 小時前|隻看該作者
“赫魯曉夫下台被軟禁之後,唯一真實信息來源竟是俄語的美國之音。”
“現在的薄熙來多麽希望有一台短波收音機收聽美國之音和RFA 啊,”
看到這裏,我忍不住笑了。他們參與營造的對思想、信息的嚴密封鎖控製,很快讓他們自己嚐到惡果......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Archiver|手機版|消息樹

GMT-8, 2013-8-31 21:28, Processed in 0.04050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頂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