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zhuan zai: Luo Jing\'s Death

(2009-06-06 01:29:58) 下一個

驚聞著名播音員羅京因淋巴癌逝世,十分歎惋。

“過勞死”這個我們不願意提及的字眼,不得不再去需要我們認真審視和麵對!

幾年前,我喜愛的演員傅彪因病去世,寫過一篇紀念文章。

謹以此文紀念被癌症奪去生命的明星們,

願他們在天堂裏安息。

 

拿什麽拯救英年早逝的生命?

 

我喜歡傅彪,喜歡他銀幕上一個個鮮活樸實的形象。

說起他的離去,差不多的輿論是:他純粹是累的,第一次手術後就該好好歇著,不能再玩命出場。發出議論的人似乎比傅彪清醒。還有人說,傅彪拍了那麽多戲,按說掙的錢不算少了,再拚命不值。有人便解釋,他也不光為掙錢,更是因為熱愛藝術。但生命隻有一次,即使為了更大成就,也不值得貼上命幹。報上又說,傅彪貸款買了大房子,作為名牌演員,攤子不小,耗資也大,都得靠拍片撐著。

聰明人會說,何苦呢?攤子小點,房子小點,不就都有了嗎?

那麽,傅彪為何看不清呢?

著名製片人張紀中在傅彪走後說,社會要關心藝人,他們麵對的壓力非常人可以想像。你在這個圈子裏混,就不可能掙脫圈內的許多遊戲規則。

一般人會覺得這話不得要領。演藝明星又非弱勢群體,沒有人拿鞭子抽著他們去拍戲,是他自己鞭策著自己去拍戲。說來說去,演藝明星或者各行各業精英要學會自己愛護自己。

可是,這年頭為什麽愛護自己很難做到?明明命是自己的,為什麽都忘了?

這就不得不研究一下我們手中驅趕自己的那根鞭子了。

鞭子好像握在自己手裏,其實又握在社會手裏。

每個人都不由自主鞭策自己,因為社會的競爭在督促你。在小百姓看來,傅彪成了明星,可以悠著點了。孰不知,他和所有人一樣,比下有餘了但還可能比上不足。他眼裏一定還有比他更有成就的藝人。一個人總往高處比,內心就難免不平衡,就有對自己現狀的不滿,就有繼續奮戰的動力。

 

 

其實全社會大小人物都如此。人人都處在比下有餘比上不足的狀態中。人人都在不平衡。人人都因為不滿而充滿了玩兒命的動力。在幾十年前那種“一大二公”的平均主義農村裏,農民可能吃不飽肚子,但是,家家戶戶窮著,也就沒有什麽不平衡。現在溫飽有餘,看著村裏村外的人有了錢,特別是看到城裏那些更富得多的人,內心自然就不平衡了。想勤勞致富的有,想謀取不義之財的也有。

——這在經濟學上說,是人們不能忍受的“相對貧困”。 

當一個人活得比別人差比別人窮時,當一個人相對別人社會等級低時,心理失衡是難以忍受的痛苦。為了消除這種痛苦,人們才有了積極進取的動力。

誰被這種不平衡折磨得厲害,誰追求成功的動力就強。

那些生來富貴高人幾等的小孩,長大動力相對就小。

中國時下處在發展中,人們充滿發財的夢想,相互攀比十分刺激。在每一個城市,每一個領域,包括每一個企業,都交織著密集的“不平衡”。不管多麽成功的人,都有比上不足之處。一個領域內頂級成功的人,還會因更頂級人物的成功而不平衡。人人都活在“相對貧困”中,知足常樂成了古董。

這樣,我們就可以回到對傅彪的惋惜上了。

他明明已經是相當成功的明星,為什麽生病之後還歇不下來?

在這事上,都可能當事者迷,誰也不要做旁觀者清的聰明人。不信,到那些大公司看看,那些已經做到董事、總監或者部門經理的年輕人,明明累到已經爬不動樓梯了,也絕不聽別人的勸,幹事時悠著點。為什麽?與其忍受比上不足的痛苦,他寧肯這樣累著。哪怕累得身體差點,也不能比別人升遷慢,比別人月薪少,比別人買房買車難。

人人都是這麽幹的。

傅彪病後,親朋好友肯定也勸過他多歇歇,但沒能勸住他。現在,我們想勸全社會的人都從容一點,愛護生命,也未必勸得住。在目前的文化背景下,人們忍受不平衡的耐受力差,心靈脆弱,許多人寧肯透支生命,都不願在活得不如別人的相對貧困中難受。

隻有從社會文化入手,讓人們知道,生活的質量等級除了金錢成功之外,還有一定的悠閑與自由,善待自己是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人們的盲目才可能減少。這時,關愛藝人才有可能多少變成一句實在話。

關鍵在文化。 

>>>閱讀《讓生命沒有遺憾》<<<

—柯雲路最新隨筆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