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共第一屆至第四屆中央委員

(2005-08-24 18:33:54) 下一個

中共第一屆至第四屆中央委員

 

歐陽龍門

 

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成立中國共產黨。現有的官方材料列出的12名出席大會的代表為: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燼美、鄧恩銘、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此外還有陳獨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共產國際的代表馬林、赤色工會國際代表尼科爾斯基。

 

由於當時全國的黨員人數隻有50多人,大會認為沒有必要成立“中央執行委員會”,暫時選出陳獨秀、張國燾、李達三人為“中央局”,處理黨的事務。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待到黨員人數超過500以後再成立“中央執行委員會”。

 

有關中共一大召開的時間由各種不同的說法:1)“五月”的說法:2)“七月一日”的說法:3)“七月二十三日”的說法。官方現在采用的是“七月二十三日”的說法,而定“七月一日”為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之所以采用“七月二十三日”的說法是因為前蘇聯保存的共產國際檔案記載“會議原定七月二十日召開,因故推遲到七月二十三日”。

 

1922年7月16日,中共在上海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12位代表出席,代表黨員159人。12位代表是:陳獨秀、張國燾、李達、蔡和森、高君宇、王燼美、鄧中夏、施存統、李震瀛、楊明齋、陳望道、項英。

 

大會選出了“中央執行委員會”(雖然全黨人數還未達到500人)委員5人:陳獨秀、張國燾、蔡和森、高君宇、鄧中夏。候補委員不詳。陳獨秀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見《中國共產黨曆屆中央委員大辭典》)。也有說5位委員是:陳獨秀、李大釗、張國燾、蔡和森、高君宇。候補委員2人是:鄧中夏、向警予。(見官方網站“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23年6月12日,中共在廣州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30餘位代表出席,代表黨員420人(還是不到500人,還是選舉了“中央執行委員會”)。大會選舉了9位委員、5位候補委員組成的“中央執行委員會”。陳獨秀仍然是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然後,又在其中成立了由6位執行委員組成的“中央局”,中央局之中又有“中央政治局”,其成員為陳獨秀、蔡和森,還有共產國際駐中國的代表維經斯基。維經斯基既不是“中央執行委員”也不是“中央局員會”,但卻是核心的“中央政治局委員”。毛澤東在這次大會上當選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中央局委員。詳情見附錄。

 

1925年1月11日,中共在上海召開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20餘位代表出席,代表黨員994人(這時超過500人了)。大會選舉了10位委員、5位候補委員的“中央執行委員會”。陳獨秀為中央執行委員會總書記,不叫“委員長”了。“中央執行委員會”之中有6位委員組成的“中央局”。“中央局”之外還有過短暫的“中央常務委員會”,隻存在了一個月(1927年4月至5月)。毛澤東在這次大會上沒有當選“中央執行委員”。詳情見附錄。

 

 

附錄:中共第一屆至第四屆中央委員一覽表

<>

 

第一屆

1921.7 - 1922.7

第二屆

1922.7 – 1923.6

第三屆

1923.6 –  1925.1

第四屆

1925.1 – 1927.5

陳獨秀

委員、

中央局書記

委員、

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

委員、

中央局委員、

中央政治局成員、

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

委員、

中央局委員、

中央執行委員會總書記

張國燾

委員

委員

 

委員、

中央局委員、

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

李達

委員

1923年脫黨,1949年重新入黨

 

 

蔡和森

 

委員

委員、

中央局委員、

中央政治局成員

委員、

中央局委員

 

高君宇

 

委員

 

1925年3月去世

鄧中夏

 

委員

候補委員

未當選

李大釗

 

 

委員

委員

192746日被奉係軍閥逮捕,28日就義。

譚平山

 

 

委員、

中央局委員

委員、

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

王荷波

 

 

委員、

中央局委員

候補委員

毛澤東

 

 

委員、

中央局委員

未當選

朱少連

 

 

委員

未當選

1929年1月被捕,就義

項英

 

 

委員

委員

羅章龍

 

 

委員、

中央局委員

候補委員

鄧培

 

 

候補委員

候補委員

張連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