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一工程紀要》中一個錯位的類比
歐陽龍門
被指控為“林彪集團”武裝政變計劃的《五七一工程紀要》[1]在描述當時(1971年前後)的社會狀況時,使用了如下的類比:
- 青年知識分子上山下鄉,等於變相勞改。
- 機關幹部被精簡,上五七幹校等於變相失業。
本文通過研究當時的曆史材料、了解當時的社會環境得出結論認為:這是一個錯位的類比,更為恰當、更為準確的類比應該是:
- 青年知識分子上山下鄉,等於變相失業。
- 機關幹部被精簡,上五七幹校等於變相勞改。
本文進一步認為:出現這種錯位的類比,與《五七一工程紀要》的草擬者當時的社會地位是相適應的。
一、“上山下鄉”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在文革前主要是一種安排就業的手段。[2][3]
文革從1966年開始,進行到1968年,各行各業都陷於停滯狀態,大學不招生,工廠不招工,使當時在校的中學生無法升學、就業。一些地區在1968年開始動員中學生上山下鄉,雖然有些成效,但是阻力很大[4]。對此《人民日報》在1968年12月22日發表了毛澤東的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裏的幹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誌應當歡迎他們去。”[5]
在當時那個對毛澤東充滿“個人崇拜”的泛政治化年代,一項解決城市就業的措施就變成了大規模的政治運動,在全國開展起來。
但是,“上山下鄉”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問題,實際上是把矛盾轉嫁到農村、轉嫁給農民、轉嫁給“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個人和家庭。因而引起一係列的社會矛盾,諸如青少年犯罪、“走後門”等等。“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也不認為自己的就業得到了解決,都千方百計地想各種辦法回到城裏。所以實際上是一種“變相失業”。
二、“五七幹校”
1968年5月,黑龍江省革命委員會在紀念毛澤東“五七指示”發表兩周年時,把大批機關幹部送到慶安縣柳河的一所農場下放勞動,以後定名為“五七幹校”。1968年10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柳河五七幹校為機關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經驗》,毛澤東對此批示道:“廣大幹部下放勞動,這對於幹部是一個重新學習的極好機會,除老弱病殘者外都應這樣做。在職幹部也要分批下放勞動。”[5]於是,全國各地都陸續辦起“五七幹校”,大批幹部和知識分子被下放勞動。
“五七幹校”大都在艱苦的邊遠農村,集中勞動、學習,有嚴格的紀律,不能隨意離開。有些還由軍隊或“工人宣傳隊”監督管理,所以許多親身經曆過“五七幹校”的人,都將他們的經曆類比為“勞改”或者“改造”。例如:
肖鳳在《〈蕭紅傳〉、我的筆名及其他》中寫道:“那時候,我從河南五七幹校勞改回到北京不過幾年時光。”
陳虹在《中國作家與“五七幹校” 》中寫道:“因此當批鬥與勞改同時擺在他的麵前讓他選擇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去幹校接受體力上的懲罰與改造。”
該文同時還提到:“張光年在他的《向陽日記》中也留下了相似的記載:‘我們是懷著真誠的願望,到幹校接受勞動改造的。’”
何蜀在《對“文化大革命”曆史分期的思考》中寫道:“機關幹部無論‘左派’還是‘右派’被‘一鍋端’下放到五七幹校進行變相勞改。”
高駿千在《韋君宜二三事》中寫道:“這四年裏,我和韋君宜在‘五七幹校’一同改造,...”
三、結論一
基於以上簡述,本文認為將“上山下鄉”類比為“變相失業”,將到“五七幹校”類比為“變相勞改”更恰當、更準確。事實上,雖然許多人在引用《五七一工程紀要》中的這些類比時,都是引用原文。但是仍然有不少人改用的本文的類比。例如:
劉曉波在《林彪與毛澤東的衝突》中、鄭貽春在《現代君主論》中、馬怡陽在《重新評價林彪》中、方壺齋在《從美國總統辯論看中國政治透明 》中,都是將“上山下鄉”類比為“變相失業”,將“五七幹校”類比為“變相勞改”。
本文認為:並非這些人不知道《五七一工程紀要》的原文,而是他們認為與本文相同的類比更能說明問題。
四、結論二
現有的材料都認為《五七一工程紀要》的參與擬定者有林立果、周宇馳、於新野、李偉信[1][7]。如果這種說法屬實,那麽出現這樣的類比錯位,與這些人的身份是相適應的。林立果當時任空軍司令部辦公室副主任、作戰部副部長;周宇馳,當時任空軍司令部辦公室副主任;於新野當時任是空軍司令部辦公室副處長;李偉信當時任空四軍政治部秘書處副處長。他們當時的社會地位屬於享有較多特權的社會精英集團,尤其是在空軍的領導機關,他們所能夠獲取的信息比其他的社會集團都要豐富。他們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但又不免有些狂妄;他們能夠看到當時社會的弊病,了解到一些民眾的疾苦和怨言,所以在《五七一工程紀要》他們列舉出了:
- 農民生活缺吃少穿。
- 青年知識分子上山下鄉,等於變相勞改。
- 紅衛兵初期受騙被利用,已經發現充當炮灰,後期被壓製變成了替罪羔羊。
- 機關幹部被精簡,上五七幹校等於變相失業。
- 工人(特別是青年工人)工資凍結,等於變相受剝削。
同時由於處在特權階層的地位,他們對民間的疾苦諸如“上山下鄉”、“五七幹校”、“清理階級隊伍”、“一打三反”等等,沒有直接的、切身的感受,再加上《五七一工程紀要》隻不過是一份手稿,所以在表述的時候出現了本文認為的錯位的類比。
注釋:
[1]林立果、周宇馳、於新野、李偉信:《“五七一工程”紀要》
《華夏文摘增刊》(zk0209a)
[2]《人民日報》社論:《關於中小學畢業生參加農業生產問題》
《人民日報》1957年4月8日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動員和組織城市知識青年參加農村
社會主義建設的決定(草案)》 1964年1月
[4]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天津延安中學軍訓組:《協助天津延安中學
革委會做好畢業生上山下鄉工作的體會》
《人民日報》1968年7月28日
[5]《人民日報》編者按 《人民日報》1968年12月22日
[6]《人民日報》編者按 《人民日報》1968年10月5日
[7]嚴家其、高皋:《文化大革命十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