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昨天把我忙壞了,目前攢了好幾部劇看完沒來得及寫呢,現在找劇照比較困難,因為很多都不能直接放要轉成照片形式的才行,好的劇照能找到也花時間的,有些還太小也不好看。過去就沒有這個困難,穀歌一搜好多照片就出來了,不知道什麽原因,也是版權問題嗎?
找到了照片放好就花了不少時間,再寫也需要時間。原本想母親節了要寫文的,但又想照片都傳好了,還是把這個劇評寫完吧。就這樣,昨天一天發了兩篇文,還的得呢,還要蒸饅頭之類的,所以昨天忙得夠嗆。
去公園拍的花兒還沒有分享完呢,走路經常看見不錯的花兒,拍了也想分享,所以前兩天都是放的我手機拍的花,也不錯,但跟相機比還是差點的。
接著分享我相機拍的吧。
昨天去超市,看見紅櫻桃來了,還不錯,買了一點6塊多一磅。回來一吃後悔了,應當等Costco來了再買,Costco的櫻桃總是最好吃的,應當也便宜一些,其實我更喜歡吃黃櫻桃,又香又甜的,也是Costco的最好吃。
最近看一部劇《絕密較量》張魯一演的,還可以,就是周末不更新,連著兩天都不更新,這什麽招數呢?讓你盼著看,就不怕人家看了別的劇覺得挺好就不看這部了嗎?哈哈。我也是一樣的,於是周末又看一部《刑警的日子》何冰和歐豪演的。歐豪前一陣子演了一部《北上》挺好看的,這部劇演刑警是何冰的徒弟,開始覺得這部劇故事有點平淡,現在看著看著感覺還挺好看的了。
現在刑偵劇不少,但真正特別好看的不是很多,張魯一演技不錯,像《紅色》他演得非常棒,但這部《絕密較量》就顯得不那麽好了,不是他演得不好,而是故事編得有問題,把國安的人演得特別傻,把境外勢力演得特別的狡猾。也許就是這樣的吧,我被編劇們洗腦了,覺得這些國安的、刑警啥的都特別不容易,腦子不夠用到時候就是不怕犧牲。
最近發現《潛伏》裏麵演謝若林的曹炳坤有點火起來了,最近好幾部劇裏都有他,他一個瘦瘦的人一下變成了大叔,有點油膩了,但演技還可以,挺逗的,他好像生活中就是有點結巴,現在好多了,看來是可以訓練的,像李幼斌,一直不知道他是結巴,後來有一次訪談節目裏才發現他結巴挺厲害的,但演劇從來不會。當演員也不容易。
每天要是不看劇,不上網會省下很多很多的時間!昨天掐指算算,每天不算看劇也得有至少兩三個小時是上網的,要麽電腦要麽手機。以前就看報道說,要好好保護自己的眼睛就要多讓眼睛休息,因為眼睛是人體最疲勞的器官,隻要你不睡覺它一會兒都得不到休息。
過去小學中學的時候,都有課間眼保健操,那是要閉著眼睛做的,是有好處的,以後是不是要看看電腦也做一做眼保健操呢,有段時間我是這樣的,後來上網不那麽多了就放鬆了,還要撿回來,好習慣要堅持。網上眼保健操什麽都有的,開始我忘了一節怎麽做查來著,現在有網絡真方便,廣播體操也都有。不知道現在的學校還有沒有課間操了。
過去廠裏有工間操,學校有課間操,長期堅持還是對健康有好處的,記得我大姑原來有淋巴結核,後來工間操練一種氣功中的智能功什麽的,就好了。所以很多人說這個是偽的,那個是騙子,一來由於我們懂得不多,再就是不管什麽都不是適合所有人的。有句話叫信則有、不信則無,信則靈、不信則不靈。是有道理的。
我們不能處處按說法去活著,但是有些說法你不信還真就不行,比如因果,比如嘴有多毒,命就有多苦,積德行善,沒有白花的錢,喝涼酒、使髒錢到老是病,違背規律的,就會遭到規律的懲罰等等等等的,太多太多了。
所以說,做人行事都要想好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最後倒黴的是自己。
話說自私自利這個事兒,過去有句話:狠批私字一閃念,就說千萬不要想著為自己,一定要大公無私,做不到的,很難做到的可能才是要號召的吧。
老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也是有道理的,要改變,認為這樣是不對的,所以才說不能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分怎麽說,如果你害人為己那肯定是錯誤的,如果你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沒有奮不顧身,也不是什麽壞事兒。無謂的犧牲應當避免,比如看人落水了,你不會遊泳卻跳下去想著救人,最後肯定是凶多吉少,雖然你的出發點是好的。
人,都是生就的骨頭長就的肉,早就有坯子的,所以要想成長,就得在生活中慢慢地磨練,被生活教育和改造,有些是有救的,慢慢會成長為一個正常人,而有些死不改悔的,那就等著生活懲罰吧。
沒有人能真正地改變一個人,也沒有人會真正聽勸,所以老話說的好,聽人勸吃飽飯。人都覺得自己是對的,好的,認識不到自己有問題怎麽改變?如果知道是不對的還做,那也無從說起改變了。
昨天看《刑警的日子》,其中有個案子,一個小夥子,幾歲的時候他們一家跟媽媽的同學一家,他們一直非常要好的,一起開車出去玩,車開進了水裏,撈上來隻剩下了他和媽媽的同學活了下來,這個媽媽的同學就收養了他,一直把他養大,工作了。
養母對他很好,當然也是對他要求特別嚴,包括吃飯都要求他必須嚼21下才能咽下去,他很煩。我心想了,你煩,我看報道是要求嚼36下咽下去才對消化最好呢:)
後來這小夥子認識了公司的一個他的上級,有家室有孩子的,跟人家當上了小三,這個養母極力反對,威脅說要去單位說,要去那女的家樓下說,這小夥子就把養母給殺了!
有些人認準的路,哪怕是一條錯的,也是一定要走下去的,就像說一個溺水的人,你要想救他一定要先打昏他,不然他就會把你拖入水底是一個道理。這個養母辛辛苦苦把他養大,最後死在他手裏,就因為他非跟人當小三。
生活中這樣的事也是有的,我單位原來的頭兒,兒子找了一個帶著孩子的寡婦,非要跟她好,家裏自然不同意,最後兒子酗酒三十多歲就去世了。他媽媽說,早知道是這樣的結果,帶兩個孩子我也不會管的。不能說怪父母,誰家父母都不會同意好好的兒子找一個帶孩子的,但他認準了就要跟她,悲劇就發生了。很多時候,人拗不過命。這還別不信。
不聽勸的人,是不會去聽你說的話當中的道理的,隻要違背他們的心願,讓他們不順心,那種話就不能聽,甚至不惜犯罪,不惜生命。我想他們最後肯定會後悔的,但已經來不及了。
我們不能以為這種天大的事兒是事兒,其實它們都是從小事兒開始的,從喜歡對方,喜歡對方的笑容,喜歡對方的聲音,喜歡對方對自己的關心,慢慢地就變成了不顧一切了,有些由不起眼的小事兒導致的後果是非常可怕的。
就像炒股,得懂得及時止損才行,否則就是萬丈深淵,可別想著一夜暴富,別存有僥幸心理。尤其是那種根本無法兌現的承諾,什麽我一定讓你過上更好的生活。
《蠻好的人生》中的薛曉舟曾經天天跟女朋友說,我一定給你最好的生活,結果根本拉不到單子,女朋友堅決跟他分手了,因為從他身上看不到希望。後來他喜歡上了胡曼黎,又給胡曼黎要買一百萬的保險,自己還沒有那麽多錢呢,就堅信自己能做得到。胡曼黎當然沒有要。
這個世界上各種人都有,當你選擇朋友、愛人的時候要看的不是表麵而是希望,一個沒有希望的人,對你再好,承諾的再多都是未來的風險。看似曉舟被拋棄是女朋友的問題,她跟了一個小艾總,自然一下就有了好生活,但曉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在哪兒,他覺得自己是個好人,應當是一個值得一輩子信賴的人。咋會落得這樣的結果呢?
所以很多人和事兒都是這樣的,當一個人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的時候,才是最大的問題。一件事兒沒有找到出事兒的原因是什麽,那咋解決呢?
祝大家新周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