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先上一盤煎餃,在手機裏很多照片,有時候會忘了發,所以很多時候我都是一下發好多,因為分開就容易忘,記不得發過沒有很麻煩,也因此想清理手機相冊。我手機內存挺多的,而且還有一張卡跟著呢,但太多了有時候就很難找需要的了,有個網友告訴我可以分類的,有空要試試。
手機能拍照片了,確實方便了很多,隨身帶著手機,隨時都能拍照片。
周末去逛街,停車場的樹一大排開花了,應當是梨花,趕緊拿手機拍!
昨天的天一會兒晴一會兒陰的,不冷不熱倒挺舒服,這天就在外邊多走走,昨天走得不少,再過兩周該去做體檢了,這叫啥,臨時抱拂腳,希望該高的高、該低的低:)其實多數人都會這樣的,我有美國朋友也是這樣的,說,得少吃甜食了,要體檢了:)
其實人和人的差別沒有太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兩麵性,願意多曬良性的就讓人看著舒服,喜歡接近,因為誰都喜歡快樂,不想沒事兒找氣生,可有人呢,因為各種原因吧,就喜歡以自我為中心,我想說啥就說啥,想說誰就說誰。我們現在生活都很不容易,說吃得飽飽的,穿得漂亮兒的就都舒坦了,開心了,不會的,人的欲望是無窮的,倒是原來生活困難的時候,人和人的關係相對簡單很多,互相幫助、關心和愛護的人多於現在。
其實看看世界上各種人都差不多,也都是在隨著物質生活的富有,人和人的關係在發生著變化。聽老美國人說,原來困難的時候,我們這裏是沒有家家都有空調的,我剛聽到的時候就覺得,天呐,這夏天這麽熱怎麽過呢?原來我們這裏人沒有這麽多,空地很多很多,房子蓋得也很稀疏,聽老美國人說,他們剛來這裏的時候生活也不富裕,也沒有多少錢,但買的房子地大,周圍鄰居離得都很遠,現在條件好了,換了大房子新房子,卻怎麽也找不到跟鄰居離得遠點的了,她也感歎,自己家算好的,有些人家站在窗前就能看見鄰居家窗戶裏的人,開開窗戶就能一起聊天了。我覺得雖然說的有點懸,但也確實現在的房子園子都小了。
他們也反映,現在的孩子不像自己小時候那樣勤勞了,能靠家裏就靠家裏。其實也是家裏人的觀念也在改變,以前美國人不管孩子長大後的事兒的,不想離開家還可以找人趕,讓咱們聽著太不可思議了。
現在不一樣了,父母也希望有兒女跟自己住在一起,說是要不咋辦,都是自己的孩子,不能讓他住街上去吧。對有困難的孩子,父母也會定期不定期地幫著付支票,買個日常用品,修個家裏的什麽東西之類的,幾百塊錢以內的,都會。當然有錢點的父母那就是車子貸款的首付什麽的了,房子不知道美國人的習慣,咱們一般也都會給孩子付個首付的吧。
時代不一樣了,各個方麵都會有反應,所以說要與時俱進,看不慣的也要慢慢適應,聽不得的也要學會著耳朵進那耳朵出,這樣才能讓自己不至於被負能量影響到。
想起來業餘歌手大獎賽那會兒,突然湧現出很多從來沒有學過聲樂的人,居然在大獎賽中脫穎而出,慢慢都成了跟歌唱家們在一個舞台上唱歌的歌手,而且都是通俗歌曲,相信老歌唱家們也是曆經了歲月才算接受了的吧。還有數碼相機的出現,讓攝影師受到了不小的影響,人才也像雨後春筍一般地湧現了出來,讓過去穩坐各種家的人們來不及反應就給衝淡了。
對了,還有作家,過去的作家那得是啥人,現在網絡作家層出不窮,也讓作家們有了危機感了吧。畫家也是,現在的畫家都在外邊帶學生,很多人退休後學學就成了會畫畫兒的了,然後就去參加各種畫家協會什麽的,慢慢地也就成了畫家了。
首先得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也叫才華,人生不長,能把自己才華盡顯的機會不多,主動去發掘自己才華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高科技的發展,網絡的發展,社會的發展,改革開放的到來,都讓我們一下就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階段,所以隻要你有才,沒有人會埋沒你的,就看現在各行各業的能人們,其實細究起來都不是什麽原來多了不起的人物,但眼下呢,真就都不是一般人了。
我有一個親戚在北京退休後周遊世界,遊得差不多了,跟了個畫家學畫畫了,學的時間也沒有多長,畫得還行,現在也進了畫家協會什麽的了。這其中跟別人博弈那是免不了的,也讓人看得瞠目結舌。反正你的作品能賣錢才算厲害吧,但如果有了一定的頭銜那就更好賣了,我想是這樣的,人,要有才還得有成才的條件和能力。這話得細琢磨。
作家也一樣,六六從咱這裏走出去成了作家、編劇了吧,我還覺得咱們城裏的沫沫最厲害,她的書編成劇本那肯定是非常不錯,拍成劇會有特別高的收視率的,可惜在國內沒有門路是不行的,在國內生活時間長的,工作時間久的,做普通工作人員的人,最了解國內的關係是多麽的重要。
人太多了,有關係沒關係的都湧上來怎麽弄?你看王寶強也是一個例子,一個普通的群眾演員,沒有多少年的功夫成了影視明星了,錢多得可以做導演、可以做製片,很多事兒就跟選什麽似的,需要有錢才能行的,因為有錢跟有能力是掛鉤的。
說實話,你有好劇本如果還有好多錢,那想怎樣就不是太大的問題了,但如果有關係呢,就不一樣了。王寶強最近演了一部劇,他演一個老師,也是一個棋手,說實話我不是很喜歡這個角色,他演得沒有《暗算》那麽好。
但也不得不說,人是可以改變的,王寶強現在已經不是過去那個王寶強了,還是被培養出來了,無論是生活還是環境把他打造成了今天的這樣,還是很成功的。當然他付出的努力也應當不少,也因為他的出身,換個人也許早就退縮了吧。所以說,人年輕時候吃點苦是有好處的。
記得看過鄧文迪訪談節目中談到,她覺得孩子小時候家庭條件好,能省去孩子的時間,什麽打工賺錢之類的,很花時間的。她說得是對的,但細想,那要有人一直保持讓孩子有足夠的錢去做事業才行,沒有吃過苦的,遇到困難了就不容易接受,如果沒錢了呢?
所以說,人是兩麵的,事兒也是都有好就有短的。看你想要什麽了,現在是各種機會都要自己去找,自己去抓住,所以特別需要自己有能力才行。而現在的人因為缺少了約束和規範,自律性也差了,所以很多人原本看著不錯的,就讓人覺得像是以前是裝得一樣,其實人本來啥樣就是啥樣,隻是看他露出的是那一麵。
王寶強在劇裏的角色也是他自己,演好的露好的,演壞的露壞的,這才像,也才算有演技吧。他從那麽一個小群眾演員,一步步走到今天,一定有他的能力,為啥那麽多的群眾演員沒有像他一樣呢?這就是能力。
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才能,要自己去發掘,要找機會讓人發現,要學會展示自己陽光的一麵,讓人喜歡,讓人喜歡接近,這樣的生活才能多一些快樂。至於說誰好誰壞,誰對誰錯,現在這個世界裏還能說得清楚嗎?人急了可不是想什麽說什麽,什麽解恨說什麽嗎,衝動是魔鬼。
記得有個網友曾經說過,當你讀別人評論的時候,掐一下自己,再讀幾遍,看看到底人家說得是什麽意思,不要上來就回複,應對。這當然說得是對於自己不喜歡的評論了。冷靜和理性非常重要,尤其在關鍵時刻。
還是那句話,生就的骨頭長就的肉,人是都差不多,但要看生長過程,也要看自己最後選擇的路和路上想做的事兒,尤其是想做一個啥樣子的人。
人生就是一個大舞台,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演員,人生苦短,可別演砸了:)看完了《三叉戟》還沒時間寫呢,先顯擺一下煎餃和拍的花兒!
祝大家新周愉快!
哈哈,當然,你是我最崇拜的作家!
你的居住地緯度低,梨花又開放,你拍的梨花太美了。
櫻花、梨花、桃花、杏花我很難分清楚。
曉青又表揚我了,我沒那麽厲害,不過還是很感激曉青的賞識~~~
是啊,喜歡梨花,滿樹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