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2025 (13)
表姨是我媽媽的表姐,是我外婆的姐姐,我大姨婆的女兒。
她今年96歲,過了年應當97歲了。
她走了,因為患了新冠。
表姨住在上海,小時候在上海的時候,經常去她家,她家住在方浜中路,就是城隍廟邊上。用現在的話說,多麽好的地段。
印象中,那個上下兩層還帶著閣樓的房子裏,住了好多人,有大姨婆、有上海阿婆,還有他們的孩子們。
我弟弟在這裏住的時間比較長。因為媽媽親戚這邊兒子少,我不記得有男孩兒,所以,我弟弟當時非常受寵,到什麽程度呢?就是大家為了他能吃一口飯要追著他滿樓裏跑:)
孩子從小不能慣著,讓上海這麽多的阿婆給慣的,弟弟小時候又小又瘦,一直不肯好好吃飯。我媽媽接她回家的時候,那麽多上海親戚去火車站送他,舍不得他是真的。
我弟弟當然也舍不得這麽多曾經那麽慣著他的親人,一邊哭著不肯走,一邊要從車窗裏爬出去。
他從小不好好吃飯,後來也是,還是我爸爸狠心,不好好吃飯就別吃飯,管了一段時間,我弟弟好了。後來長成了一米八十的大個兒,吃得比誰都多。隔段時間自己就控製飲食減減肥什麽的。
記得87年前後吧,我回過一次上海,住在表姨家幾天,跟大姨婆一起住在閣樓上。哇,上海的閣樓的樓梯真的是留給我太深的印象了,一個樓梯的台階是一蹬壓著一蹬的,非常陡,我都很害怕,但大姨婆那時候那麽大的年紀,自己還端著尿盆居然嗖嗖就上去了。
夏天的時候,閣樓裏非常熱,一早聽見樓下喊著賣菜的聲音,倒馬桶的喊聲,再就是唰唰的刷馬桶的聲音。那時候聽著很平常,現在想來挺親切的,那才是當時上海很多老百姓的最真實的日子。
表姨夫第二天帶我在街上走走,看見人就說這是誰誰的女兒,大家都說,哇,這個長得太像她媽媽了!其實我哪兒有我媽長得漂亮。
有好幾個人就問我,那個小XX(我弟弟)呢?,現在怎麽樣了?我說在科技大學讀大學呢。他們都沒有說什麽。回到家,我跟爸爸媽媽學,爸爸說,嗯,人家以為他被抓起來了呢:)
可想,我弟弟小時候在上海那淘氣的,給大家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弟弟留學美國後第一次回國,小舅舅帶著他去了方浜中路,小舅舅從小很喜歡我弟弟,對他要求也挺嚴的,隻有小舅舅能管他,別人的話從來不聽,雖然也有小反抗。有一次,他不肯好好寫字,小舅舅說他,他就拿圓珠筆把字寫到小舅媽的床單上,但特別害怕我小舅舅把他關到廁所裏:)
小舅舅帶著弟弟在親戚家周圍走走,驕傲地介紹著弟弟,在美國哪個大學畢業,現在在哪個公司上班,一年賺幾十萬(人民幣),那時候這點錢在國內還是大錢的。
大家終於見到了一個有出息的小XX。
都說淘氣的孩子是聰明的,長大了會有出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過他實在太淘氣了。
上海的親戚跟我媽媽說,最怕我媽媽回來,她們看著我弟弟好可憐,看見我媽就像老鼠見了貓,可是我媽隻要不在,我弟弟就她們誰也管不了了。
慣孩子好像是老人們的習慣。
記得當時阿婆們的家裏有一個沒有出嫁的大姑娘,她對我弟弟特別好,不管弟弟怎麽淘氣她都喜歡他。
現在,這些阿婆們都不在了,包括我外婆,大姨婆、小姨婆。現在表姨也走了,而她們的兒女們也都步入了老年。再下一代的,我們是不熟悉了... ...
表姨是大姨婆的女兒,大姨婆一直跟著她的,我那年去上海,看見表姨對大姨婆真的特別好,每次做飯做好幾種菜,每樣都不多。
東北人常常吃飯都是大碗、大盤子的,跟上海人完全不一樣。
記得我婆婆在的時候總說,她去過上海親家家串門,他們家的菜就做一點點一點點的,還把米飯泡點水當粥... ...
飲食習慣上的差異有多大,這一看就明白了。
老人要想長壽,真得有人伺候才行。
大姨婆活過了99歲,表姨功不可沒。
小姨婆一直生活在香港,年老後回上海買了一個房子,每年她都會回上海住上一段時間,她在上海的時候,會把我外婆,大姨婆都接到她那兒去住住,我也去過她買的房子,挺大的,當時上海的房子很便宜,雖然對我們來說是天價,那個房子好像隻花了幾萬美金。
小姨婆是一個非常好的妹妹,給兩個姐姐安排的都很好,表姨照顧大姨婆多,她最後把這個房子留給了表姨,外婆的晚年要跟我大舅舅住在一起,小姨婆就給大舅舅在上海買了一個房子。
她給我外婆、外公,大姨婆、大姨公,還有她自己和姨公,都買好了墓地,也給表姨和姨公買了墓地。
她們都在一個墓園裏,離得很近的。
出國後我第一次回國,小舅舅、小舅媽帶我去墓地看望外婆,也看望了小姨婆她們。那個心情現在想起來還那麽的真切。
外婆在上海的時候其實照顧她最多的是小舅舅和小舅媽。
我外婆在我們家和小舅舅家的時候特別多,我大舅舅的兩個女兒從小也是外婆帶的,老二還跟著外婆在我們家住了很久呢。
我外公60多歲的時候患了癌症,那時候大舅舅因為在醫院工作很方便,就讓外公去他家看病,手術後,外公在他家住著,外婆跟大舅媽鬧意見,後來外公就要求回老家去了。
其實我一直感覺外婆很想她的大兒子,雖然她在我小舅舅和我家生活得非常好,在我家的時候,我大舅舅來看過她,但在上海就沒那麽方便了,因為大舅舅家也住在東北。
因為大舅舅對外婆關心很少,尤其大舅媽的性格,讓我媽媽對大舅舅一家很有意見。最後小姨婆讓外婆說希望年老跟誰住,外婆選了大舅舅,大舅舅把外婆帶到了東北,其實外婆不習慣東北的飲食,外婆活過了89,那時候大舅舅身體也不好了,最後把外婆送進了養老院。
那個年代把老人送進養老院的很少。
那時候我們一家都已經在美國了,每次家裏人在一起都會提起外婆,提起外婆就會想到她的晚年。
我勸媽媽,外婆跟我們在一起很多很多年,跟我們感情很深,如果我們沒有在美國,當然外婆會跟我們一直在一起,但現實是,我們沒有條件照顧外婆的晚年。外婆晚年喜歡跟大兒子在一起,這也是她的選擇,大舅舅也說過的,如果不把外婆送到養老院,他就會走到外婆前邊了,因為外婆最後的一年腦子有點不清楚了,總是鬧人。
這麽多年了,我媽媽始終不能釋懷這件事。其實,這是要兒媳婦對婆婆好,對多數家庭來說,這基本上是不現實的,也沒有什麽希望,尤其住在一起就更難了。
我的想法很簡單,當我們能做的時候做好了,做到了,就可以了,自己做不到的也不能要求別人什麽。那樣隻能自尋煩惱,還傷和氣,沒有必要。
其實,很多孝順的兒女經常會把父母當成私有財產,沒有想,他們還屬於其他兄弟姐妹,更不去想,他們還屬於他們自己,父母有權利選擇自己跟誰在一起。
記得有一次跟閨蜜們聊天,大家都說自己家的老人,怎麽老了就都跟小孩兒一樣了呢,說,自己老了可別那樣。我就說,如果你不那樣說明你沒活到那歲數,人都是一樣一樣的。
現在條件好了,國內很多老人也都在養老院過著晚年。
昨天我也在想,如果我表姨在養老院也許能躲過這一劫?因為很多養老院的老人並沒有群體感染,尤其上海條件好一點的養老院。
當然,表姨家的條件有限,她的女兒們也沒有很多錢。除非把這個房子賣了,但國內的老人最舍不得的就是賣房子... ...
上海沒放開之前表姨一直好好的,四個女兒輪流照顧她,陪她,家裏也雇了住家保姆,還算平安無事。
放開後,表姨的女兒和她們的家人相繼中招,這就不能來照顧表姨了,家裏剩下了保姆和表姨,保姆頻繁外出,把病毒帶回來了,自己得了病,也傳染給了表姨。表姨變陽以後也沒有人帶她去醫院,說實話,那時候去醫院也無濟於事。
96歲的老人,本來就各髒器都不那麽好了,別說折騰了,就是治療都承受不起了。一片藥,一點液體對她的髒器來說都可能是難以承受的負擔。
在家裏也是一樣,就是等著哪天走的問題吧。
元旦媽媽給表姨打電話,保姆接的,媽媽要跟表姨說話,她不說,保姆說這兩天就是不說話,結果第二天表姨就不行了,保姆給她女兒們打電話,女兒們來了叫了120,人家進來一看就說已經不行了,然後人家就走了。
她們自己聯係了殯儀館,據說要很久很久很久才能去領表姨的骨灰。
表姨走了,默默地。
估計她當時就是沉默低血氧症,這次很多老人都是這樣默默地走掉的。
家裏估計也沒有準備血氧儀,就是有又能怎樣呢?
很多人都知道,我是讚成嚴防嚴控的,還因此很多網友對我有意見。
因為我知道,隻要放開,今天的局麵就會出現。至於大家希望的那種做好了各種準備,逐步放開的理想狀態,都不是我們說了算的。難道不是嗎?
表姨走了,她一生勤勞、勤奮,任勞任怨,對每一個人都很好,脾氣好,性格好,養育了四個女兒,女兒們也都很孝順。
最後的日子裏,她每撐一天,就讓孩子們還有一個家,還有媽媽在。但在放開防控的日子裏,她沒有躲過變陽也沒有迎來轉陰。
表姨的晚年,為我國經濟不要崩潰,為年輕人們能早日走出家門別憋壞了,為了那些靠打工生活的千千萬萬的,要養活著家裏老人和孩子的中年人和年輕人,奉獻出了最後一點力氣。
哪兒止是我表姨啊,這次放開後,還有接下來的日子裏,那些為此提前離開和將要提前離開我們的老人們,都是抗疫英雄!
曆史會記住他們的,他們是疫情的受害者,也是我們一代代後人的鋪路石。
疫情還在,防護要靠自己。
希望我們還活著的人們,要好好珍惜生命,珍愛健康,好好照顧好身邊的親人,還有我們自己。
表姨,你走在這個時候,路上不會寂寞。
表姨,一路走好!
是啊,過去人們走動很多,現在不行了。
恭祝曉青和家人兔年大吉大利、幸福安康!
雪景照片拍得太漂亮了,純淨透亮。
可以的,鏈接吧。
有一個類比是泰坦尼克號,當船漏水的消息傳來,船的設計師還在計算,其他乘客還抱怨被疏散到甲板上去太冷了要把艙裏的火爐燒旺,設計師說別折騰了一個小時之後一切都會靜靜躺在大西洋海底。人人都傻了,因為人的本能還不能接受數學的冷酷計算得到的必然結論。
你讚成清零沒有錯,錯的的對你有意見的人。任何家裏有脆弱的老人,希望老人繼續益壽延年的,也理解新冠傳染性的人,都知道嚴格防控對脆弱親人的意義。
希望我們還活著的人們,要好好珍惜生命,珍愛健康,好好照顧好身邊的親人,還有我們自己。
讚同
曉青節哀,抱抱!
這是一場民族的悲劇, 但願以後不要再發生。
問好博主。
從時間線看,在政府宣布放開前已經在北京周圍(保定)大規模傳染了。跟感冒病毒一樣,奧密克戎傳染性太強、是封不住的。
所以政府應該在醫療資源上早做準備,然後逐步解封(而不是一夜之間躺平),
那場雪漂亮,樹掛第一次這麽好。
最後的樹掛雪白晶瑩,襯著藍天的底色,真是漂亮。
是啊,隻能接受現實。
這些老人,一輩子過來非常不容易,老了老了卻這樣犧牲了。想想很難過。
是啊,疫情還在繼續。
這棵雪樹好漂亮, 讓它陪著表姨吧。
是啊,國內長壽老人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