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失憶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兒,過去都出現在影視劇中,現在我們看到的聽到的,甚至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也有,都不是什麽新鮮事兒了。
腦袋不好使是最讓人煩惱和害怕的事兒。
為啥寫博客?為啥看了影視劇要記錄一下?說實話就是為了鍛煉自己的大腦一下,否則說忘就忘了。
最近油管上常常把老劇編個新名字,讓大家重新點擊著看。有些一眼就看出來過去看過,而有些則需要看上一會兒才能發現。
昨天,看見一部劇諜戰的說是王誌文和蔣雯麗演的,這兩個演員我都喜歡,因為《從黑冰》開始就看他們的劇的。
點開第一集,沒有名字也沒有頭,上來就是打。太激烈了,就看上了,看了半天心想,這蔣雯麗、王誌文在哪兒呢?
出來了,一看他們還都那麽年輕呢,年輕真好,帥的帥、漂亮的漂亮。第一集看完了,還覺得,嗯,值得一看。
第二集了,看了一會兒發現,原來這劇看過的,就是《黑冰》!這腦袋咋辦好呢?
前幾年文學城上有個網友“紫蝴蝶”寫了一個係列故事,其實是她自己的親身經曆,寫得特別好,那些日子天天跟讀她的博客,寫評論、留言,忙得不可開交。
後來有個網友“齡齡媽媽”寫博客了,也寫得特別生活,大家都跟讀。有一天,剛剛看完“紫蝴蝶”的文,寫了評論,接著看“齡齡媽媽”的博客,結果評論裏寫了“蝴蝶”字樣。還好,“齡齡媽媽”沒有生氣,說:“盡管你寫成了‘蝴蝶’”
這應當是好幾年前的事兒了。今天又發生了一次。
“小樹”今天寫了新文,剛剛看完寫了評論,回頭看見“康康”的文,在討論老年癡呆的問題。我寫評論的時候還想,今天“小樹”寫了兩篇文?又想,也許是自己昨天沒有看到的一篇,於是評論中,又寫了“小樹”的字樣。
發送完評論,一看,哦,原來是“康康”的文。
好幾年過去了,老病又犯了,是不是馬虎,還是真的記憶力出了問題?注意力不集中吧。誰知道呢。
反正人生自古誰無錯。我跟“康康”說,看看,你在說老年癡呆,我就犯了:)
這好幾年前的事兒還記憶猶新呢,應當算不得記憶力有什麽大問題吧?但老年癡呆的最大特點就是老事兒記得清楚,眼前的事兒過一會兒就忘。想想還是挺可怕的:)
不管那麽多了,珍惜眼前的好日子吧,無論是病還是一時性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肯定是記憶力等各方麵的能力逐步下降的,不可能越來越好,我們能做的也許就是努力讓這些能力下降的慢一點再慢一點,也就是這樣吧。
鍛煉是維持我們各方麵能力的最好辦法,無論是體力的鍛煉還是腦力的鍛煉都是一樣的。
原來整天有空就是前院後院的折騰,現在沒有那麽勤快了,那天陰天去後院整理一下雜草、樹葉之類的,其實跟過去比簡直是玩一樣的事兒,哎呦,第二天起來就覺得幹了什麽大活兒似的,開始還嚇一跳呢,這感覺是不是中招病毒了?後來一想昨天去了後院:)
這人是不是說完就完,為啥說鍛煉得堅持呢。要象看電視連續劇一樣地堅持。能做得到嗎?除了做飯,好像別的都堅持的不咋好。
出醜的事兒其實應當藏在心裏,但我還是想記錄下來,以後自己真的老了,看看從啥時候開始的腦袋瓜子不好使,希望那時候還能像現在這樣,隻是陣發性的,不是持續性的,哈哈。
另外看看是不是也有人跟我一樣,那就不用擔心了,因為知道有人也這樣,你就不用為自己出現的這種現象擔心了,普遍性的東西,不稀奇。
想起我那些閨蜜曾經跟我說過:“誰得了老年癡呆,你也得不了。”想起來心裏略感安慰!那意思是不是我記憶裏挺好的,看上去挺聰明的?其實現在知道了,“聰明”不是特別好的事兒。真的。
凡事兒都有兩麵性吧,應當是這個道理。
青山常在, 綠水長流; 曉青你這種豁達厚道的性格才不會老呢, 永遠年輕:)
阿茲海默症的真正成因至今仍然不明; 目前將阿茲海默症視為一種神經退化的疾病,並認為有將近七成的風險因子與遺傳有關。
領導不用怕,大家都一樣!:)
剛來美國不久的時候,我們倆開車出去,結果我老公把喝水保溫杯放在車頂上就忘了,開車走了一段就發現人家說我們什麽,停下來一看,哈哈。結果水杯還在上邊,我老公還挺得意的,說他開車有多穩啥的:)這麽多年過去了,他有時候還提。
看新聞有人把孩子放車頂上忘了呢:)
病毒鬧得人神經兮兮的,老是疑神疑鬼,連連出錯。
罪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