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唉!終於,我們這裏的確診病例突然破了一萬。
關鍵是這些病人的確診是在高度懷疑他們的症狀肯定是這病才給測試的,那些所謂的不具備條件測試的人裏又有多少人也是這個病呢?
可以略感安慰的是,不少病人能自愈。加上測出來是,不到搶救的地步,也住不進去醫院,加上保險公司保險條件的限製,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實際上真正要求測的也不是全部的有症狀的人。
都知道沒啥辦法治療。
現在很多地方停工停產了,沒有收入,要付保險費,再去醫院看病自己花點自付部分,這壓力別說眼下,就是上著班也不是很輕鬆的。
趕上了這個瘟疫爆發,說什麽都沒有用。
生活不易,活著也不易,這時候真的看出來了。
很多人在說,眼下的中國已經怎樣怎樣了,以後會更糟糕,其實這次的瘟疫流行,會導致每一個國家都麵臨巨大的挑戰的,哪怕你疫情並不很厲害。因為互相的連帶,所以,豁嘴吃肉吧,肥也別說肥了(誰也別說誰了)。
就這樣的疫情下,張羅著要複工了,是呢,不複工咋辦?坐吃山空很恐怖,關鍵是很多人原本就沒有儲蓄,據新聞說,在俄羅斯60% 的人是等著發工資才能吃飯的,你說這要是不工作了,怎麽活呢?
其實哪兒光是俄羅斯,很多國家都有這樣的問題。生活習慣不一樣。
這都好多了,從上次金融危機後,不少人開始存錢了,也因為這樣,購買力一直不如從前。眼下看存點錢還是有好處的。
最近在追《獵狐》王凱主演的,挺好看的,無論演員還是故事都好。一部值得一追的劇!
故事是關於經濟犯罪的問題,非常有教育意義,也從中學到不少股市上的規則。股市真是一個賭場。
最近還在看《脫身》也蠻好看的。
還是得說點吃的事兒:
網購買了一袋豆角。美國的豆角沒有好吃的,但總吃那幾樣菜別說吃了,做都覺得沒有興趣了,覺得怎麽每天都一樣,沒有任何新意。
袋裏的豆角有時候蠻好的,上次買的就不錯,這次就不咋好,不過挑了挑還可以。就那點豆角,覺得要單燒,一下就吃完了,於是又想到了土豆,老方法,土豆燉豆角。
還是很香的。
懷念在內蒙住的時候,家裏有地自己種菜,現在想想那時候的無論什麽菜都那麽好吃,當然跟新鮮有關係,但還是種子好。
從撒籽,到出苗,再到開花,結果,到了秋天真的雖然很累,但能吃不少新鮮蔬菜。那時候的菜味道非常正。
現在很多人都說,還是過去的東西好吃,也有人說,因為現在不缺吃的了,所以不覺得好吃了,我感覺還不完全是。
記得小時候吃的胡蘿卜,又脆又甜,現在的胡蘿卜幹幹巴巴的,也不能生吃,特別艮。反正不好吃。
以前我還吃過生地瓜,挺好吃的,現在不敢吃生地瓜,肯定不新鮮。再好的地瓜烤了,都沒有國內街邊上油漆桶裏烤出來的地瓜香!
轉基因不說安全與否,反正味道是改變了。不好吃了。
今不如昔,在吃的東西的味道方麵,這是絕對的!
土豆為啥這樣受歡迎呢?不能吃土豆的人應當沒有,沒聽說誰土豆過敏的。最近吃土豆的人多,也是因為土豆容易存放、不容易壞,蔫兒一點也照樣能吃。
土豆可以跟任何別的蔬菜炒在一起,屬於比較容易融入那種的:)
有一天閑著沒事兒上網,我想起了土豆,於是想看看土豆到底有什麽營養沒有,一看,還真不錯。
跟大家分享一下,原來多吃點土豆還能增加點營養呢:
土豆是一種全世界人民都熟知的平價食物,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是,不少人也對土豆的健康分數心存疑慮,相貌平平的土豆的營養豐富嗎?烹調後的土豆還有多少營養?真的是傳說中的增肥食物嗎?
其實,土豆的健康分數主要看你怎麽吃——
土豆富含優質蛋白、維生素C和鉀
土豆有至少幾百個品種。有白皮、黃皮、紅皮、紫皮等不同土豆皮顏色,也有白色、黃色、紫色等不同顏色的土豆瓤。有大的有小的,有麵的有脆的。有容易煮熟的,有很難煮熟的。從非營養素成分來說,有些多酚物質含量高,有些含量低。在美國膳食中,土豆貢獻了膳食多酚類物質總攝入量的25%,不可小看。
鮮土豆中含有1.5%~2.0%的蛋白質,按幹重計算,大概是6%~8%,和大米接近。別看含量不算太高,但質量非常不錯。土豆的各種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和雞蛋很接近,高於各種豆類蛋白質,相當符合人體需要,所以它可以算作優質蛋白。
雖然美國人日常吃的土豆維生素C含量看起來不太高,隻有十幾毫克到二十幾毫克,不過也比蘋果、梨、桃之類要高了。
土豆還是一個超級富含鉀的食品,鉀含量達到200-400mg/100g,達到甚至超過傳說中最富含鉀的香蕉,還比香蕉便宜多了。
如果用土豆來替代部分白米飯白饅頭,能輕鬆多吃進去幾百毫克乃至上千毫克的鉀,順便還能有效增加膳食的維生素C、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質的攝入量。這對高血壓和中風患者,以及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患者,都是特別有好處的。
土豆烹調後的維生素C損失並不高
大家都知道,烹調方法對食物的營養價值影響太大了。比如,從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來看,是煮土豆高呢還是炸薯條高呢?答案可能讓你驚訝。
根據美國農業部2012年的測定數據,土豆的維生素含量在烹調之後大概在8~13mg/100g之間。而炸薯條和煮土豆的維生素C含量都是13mg/100g。
炸薯條之所以維生素C含量還可以,是因為維生素C不溶於油脂,而且熱油也隻接觸表麵,內部的維生素C還能得到一部分保留。煮時雖然比油炸時溫度低一些,但維生素C會溶於水中跑掉一部分。
有學者總結發現,土豆水煮可以導致77%~88%的水溶性維生素損失,壓力鍋烹調會導致56%~60%的損失,燉的損失是50%~63%,烤箱烤是33%~51%,微波烹調是21%~33%。
為什麽土豆烹調後的維生素C損失沒有想象中那麽大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土豆富含澱粉,它對維生素C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如果僅僅是烹熟為止,損失還小一些;如果過度延長加熱時間(比如用燜燒杯會使加熱時間很長,外賣運輸過程也一直處於溫度較高的狀態等於是延長加熱),則維生素損失會明顯增大。
礦物質是不會因為受熱破壞的,但是水溶性的鉀元素會溶水流失。所以可以預計,炸薯條的鉀含量會略高於煮土豆——前者是451mg/100g,後者是379mg/100g。
蒸、煮、微波後的土豆抗氧化活性上升
食物烹調後未必都會使營養價值下降,比如土豆烹調之後,多酚類物質的含量反而會上升。特別是微波爐加熱後,一項研究表明加熱後的土豆中多酚類物質含量升高了80.8%,另一項研究中升高了47.5%。其他蔬菜烹調研究也有類似結果:微波加熱不僅不會多損失營養,反而會更有利於保存維生素C、增加多酚類物質含量。
這是因為,在很多食物中,多酚類物質原本結合在細胞壁上,或和蛋白質、澱粉等結合,測不出來,在微波加熱時會分解下來,從而使測出來的含量上升。
此外,在煎炒炸等烹調中,土豆雖然會因為發生“美拉德反應”而生成討厭的“丙烯酰胺”,但也會產生不少新的抗氧化物質。
由於酚類物質增加,又形成了新的抗氧化物質,所以蒸、煮、微波烹調後的土豆,抗氧化活性也會大幅度上升。在一項研究中,土豆經800W微波加熱2.5分鍾後,抗氧化活性上升了69.5%。
土豆的血糖指數受品種和烹調方式等因素影響
土豆一向以來被指責的原因,就是它升血糖速度快。甚至有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土豆攝入量和肥胖、心腦血管疾病有弱的正相關。
因為土豆是一種富含澱粉的食物,所以吃了土豆之後,必定是會引起血糖上升的,和吃米飯饅頭道理一樣。不過,土豆的血糖指數(GI值),受品種、烹調和加工因素等的影響特別大。(網絡)
我在看《獵狐》王凱演的也特別好。
我還以為就我愛吃土豆:)喜歡吃土豆的人這麽多呢。
土豆做得漂亮,我也喜歡吃土豆,換著花樣做。
土豆是好東西。
謝謝婉妮鼓勵!
你這個烤土豆的方法好。
FDA Approves First At-Home COVID-19 Test。The government agency will permit testing of samples collected by patients at home using a special collection kit.
土豆是個好東西。
劇好像都沒看過,要追王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