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個統計,我們州裏丹佛市一共1千多例確診病例,多數發生在公園附近的社區裏。而且確診病例年齡最多的是30多歲的,次之是50多歲的,再後邊是70多歲的,最少的是80歲的隻有5%。其中白人占40%,西裔、非裔加起來40%。
說明什麽,說明跟活動是有關係的,這些人現在出門除了買菜還是不戴口罩的,當然如果跑步騎車的也沒法戴口罩,會憋氣的。而且公園邊上人多的時候,你難以保持所謂的社交距離,即便保持了,如果人多,你笨想前邊的走過你後邊跟上來,那空氣中的病毒哪兒那麽快就落地下了?
沒有完全的隔離疫情的控製就很難,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習慣是難以改變的。今天新聞說了,總統說聯邦不再提供試劑盒,要各個州自己解決了。看來哪個州有點錢哪個州測的就多點,其它估計測得就少了。
所以,我覺得僅僅關心數字沒多大意義,關鍵是醫院人減少,真正的申請測試的人減少才行。
現在又在討論,呼吸機的好處和壞處,說使用呼吸機的人80%都死了。那不用呼吸機能活得成嗎?是不是還是病得太厲害了。說這病毒是分類型的,有一類得上就完,有一類得上還有救。
無論哪一類,最好別沾上才好。
現在讓戴口罩了,超市的網購馬上能提前幾天給送菜了,因為不少人戴上口罩自己去超市了,其實口罩、眼鏡兒甚至穿雨衣,隻是簡單的防護,有作用,但走進人堆兒裏,還是有風險的,這次僥幸沒事兒,下次僥幸沒事兒,但還是不能放鬆警惕。一旦染上就是大事兒。
聽說有人打電話給醫院說呼吸困難,醫院說要真的喘不上氣來才能來醫院,不然來了也得讓你回去。醫院的床位太緊了,這個可以理解,如果平日都需要這麽多床位,那得是什麽樣人居住的地方?老弱病殘嗎?
從星星點點的病例突然間到今天的狀況,實在讓人難以想象。從滿不在乎到嚇得不敢出門隻用了這麽短的時間,而且愈演愈烈。
呆在家裏快習慣了:)每天很有規律,吃了睡、睡了吃。
本來每天盼著下班,盼著到晚上,盼著到周末,就是盼著看電視劇,現在任何時間都可以看,結果感覺沒有那麽渴望了,也感覺好劇越來越少了。人是多麽的不知足。
《脫身》諜戰的,還不錯。剛剛開始看。
《我是餘歡水》挺好看的 ,YouTube上隻有第一集。
《鋼鐵年代》中央四台演的,一天放三集,也挺好看的。想想,還是有老演員的劇好看。
慢慢看吧。總有自己喜歡的,或者感覺能看得下去的。
好好珍惜這百年不遇的機會,能想幹什麽幹什麽,雖然被要求在家呆著,在家呆著這還是我的夢想。別人都是有時間要去周遊世界,要找一個偏僻的地方蓋個房子,要前有水後有山,要有船、有小飛機,聽著真是不錯。
但我從來不羨慕,我的夢想就是有一天,我想在家呆多久就呆多久,不需要每天早出晚歸,不需要說今天必須去這裏,明天必須去那裏。
家,不是旅店,早上走了晚上回來,找時間打掃打掃,那兒壞了修修,然後繼續。想想花了多少心血攢下一個房子,又花了那麽多的銀子,結果每天不好好呆在裏麵享受,每天跑出去,東一頭西一頭的,都浪費了錢、浪費了享受生活的時間。
我很懶,其實這是真的。哈哈。
出不去門,把自己形容得不願意出門,心裏是不是有點平衡了呢?
等讓我出門了,還我自由了,我就在外邊呆它一天一宿,白天曬太陽,晚上數星星,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