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2025 (9)
2018年的4月6日到10月8日,整整半年的時間,生活在美國的A先生在網上寫了一部《我和她的故事》長篇連載。這篇從A先生認識太太梅,一直到A先生照顧最終送走了患上了失憶症的太太9年的時間裏的點滴記錄,在海外網站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失憶症,是醫藥界的世界難題,既無法醫也無藥可救。我們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這個生命慢慢地走向終點。
A先生以超人的記憶力,回憶了他跟梅近50年的風風雨雨,詳細地記錄了他跟梅在最後九年中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讓人讀來內心有著無法形容的沉重,也有著深深的感動!
失憶症,隨著人們壽命的越來越長,已經不是罕見的病症了,我們聽說的、看到的、甚至很多人身邊或親人中都有發病的。
失憶症,是一種什麽病呢?隨著它越來越多地走進我們的視野,而有著無醫可治,無藥可救的恐怖,人們對它的發生,發展越來越重視了。
科學家研究到目前,隻知道這種病的發病原因跟遺傳、腦外傷、腦損傷、心腦血管疾病等有著一定的關聯。也有不少專家說,這樣的病跟營養不良、長期腦供血不好有關係。
每一種疾病,都有它發病的原因,就像癌症。但不是每一種疾病都能有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來治愈的,這也是醫學發展中,科學家們正在努力的方向。
病,每個人都會生,哪一種疾病選擇了你,哪一種治療又適合你,我們永遠都不知道。這就是我們活著的不易。
近些年來,隨著失憶症病人的不斷增多,隨著人們對這種病的越來越關注,人們的擔心和恐懼也在增加著。跟過去人們提癌色變一樣,不管眼前自己的狀態如何,都會想到自己將來會不會也得上這樣的病。擔憂和緊張自然是免不了的。
自從聽說和看到這樣的病人越來越多,我也關注得多了一些,有些親友、親友的親友、朋友、朋友的朋友家裏多少都會有一些這樣病人的消息。
說這病是遺傳的,家裏長輩有得的,下邊人患病的風險就很大,甚至是跑不掉的會得。可是我們看到的,有的病人兄弟姐妹好幾個,就一個患上了這種病,而其他人好好的健康地長壽著。
有人說失憶症的發病原因是這個人不用腦,所以多用腦應當能減少發病的可能性。其實,看看那些病例就知道了,好多這樣的病人恰恰一生都在用腦,從來沒有停歇過。而且很多聰明人恰恰更容易患上這樣的疾病。
有人說,不能過早退休,沒什麽事兒做也容易發病,但很多人上著班呢就發病了。
最新研究說,預防失憶症不僅僅要用腦,還要學習新東西,長時間專注於一項工作的人,雖然一直在用腦,但對預防失憶症並沒有多少幫助。其實有人退休後,馬不停蹄地去了老年大學,學習著過去從未愛好過的攝影、繪畫、音樂、舞蹈,也有人最後還是患上了失憶症。
還有人說,多做家務能預防憂鬱症,同時也能預防失憶症。我一個老同事的太太,一生做家庭婦女,非常操勞,最後也換上了失憶症。
失憶症的真正發病原因不知道,我們就無法知道怎樣才能預防和治療這種疾病。就好像癌症,科學家說是基因突變造成了人們患癌,失憶症是因為大腦的某個部分壞了,因為那些已經知道的各種原因。但這些病,現在還沒有像其它疾病那樣能有有效的方法去醫治,這才是人們恐懼的原因。
預防疾病與治療疾病是同等的重要,排除一些我們無法掌控的生活,其它都應當是我們自己應當努力去做的,問題的關鍵是,沒有幾人能真正按自己明白的道理去生活,按自己了解和掌握的那些知識去指導自己的生活,沒有人能做得到。
所以,絕大多數的人,還是存有僥幸心理,家裏沒有病史的,沾沾自喜,覺得那些病都是因為遺傳來的。家裏有病史的,自抱自棄,反正怎麽著都會得上的,索性趁早該幹什麽幹什麽吧。
在這樣的普遍認識下,很多疾病便成了代代相傳的頑固性疾病了,而那些沾沾自喜的人,等到也患上了這樣的病,才大驚失色,悔之晚矣。
也許,任何一種疾病,無論你怎樣做它都會遲一點或早一點地光臨你的身體,但,我們如果能做得好一些,生活得規律一些,至少在疾病光臨的時候,我們能無悔地接受它。因為我們已經盡力了,可它還是來了,那麽我們隻能麵對和接受。其實,這才是我們平日要以預防疾病為主的意義所在。
也就是說,預防疾病並不能完全保證我們不患病,它隻是給我們的未來萬一還是得病了一個麵對和接受的理由,如果我們天真地相信隻要我們做好了預防工作,就能杜絕患病,我們按照科學家、專家們的研究結果和建議的,去認真地一項項地做,我們就能健康地長壽了,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那是夢想,不是現實。
生活中,我們周圍的人,家裏的親人,都有長壽的,過去長壽老人像我外婆,大姨婆,她們在那個年代裏活到了90歲和100歲,真的可以說是長壽老人,而且是健康地長壽著的。她們的生活並不富裕,生活經曆也並非一帆風順。
而今天的老人長壽的更多了,很多老人活到九十多歲還能自己開車,不需要人照顧,人也是很清醒的,這一方麵得益於醫學發展,因為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患有疾病,同樣隻有少數人是無疾而終的。
過去我寫過的一個美國老人,她去年去世了,93歲,最後是腸子出了問題,年齡太大了,不能手術了,隻在醫院裏幾天就過世了。算是沒有受罪吧。她一生看醫生的次數有限,她的觀念就是看醫生反而病得的多,影響健康。
我們都知道,她說的並不完全對,而事實上,她就是這樣做的,她活到了一般人無法企及的93歲,而且一直是自立的。她曾經跟我說,她希望最終老在自己的家裏,她做到了。
健康長壽和事業成功是一樣的,是無法複製的。
我們無法去複製健康長壽,也無法效仿健康長壽者的成功秘訣,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我們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至於其它,還是有些命運的主導在裏麵。做到了,盡到力了,結果真的隻能是順其自然了。
人們都知道失憶症患者最後喪失掉了語言功能,吞咽功能,其實就跟癌症病人一樣,是靠消耗自己的身體而最終離開這個世界的。這種痛苦不僅僅是他們最後無法跟別人交流,無法吃喝。而是他們是不是心裏還明白,如果是,那才是最痛苦的。這跟很多人說的他們最後什麽都不知道了,誰都不認識了,似乎還有點差別。
A先生跟梅,幾十年的相濡以沫,在他的字裏行間表露無遺,讀A先生的連載,我們被深深感動的不僅僅是梅最後九年他的付出和犧牲,更是他們前幾十年中婚姻生活的幸福和美滿。
他們經曆了下鄉、返城、文革,他們在國內是精英,四十多歲來到美國一路打拚了幾十年,收獲的成功不亞於一個生長在這裏的成功者。他們令人羨慕的一切,在梅還沒有退休就有了失憶表現的時候,嘎然而止了。那些遺憾,那些隨著病情一步步進展帶給這個家庭的痛,是外人無論如何無法體會和理解的。
病人,有時候我們覺得是最可憐的,其實,照顧病人的人才是最不容易的,他們的痛苦是別人無法替代的,甚至病人也難以想象。尤其是身邊的親人。
看過A先生這個係列的人,一定還記得,他們把舊車賣了買了一部新車,結果忙亂中,A先生忘記了一個小小指南針,那是很多年前梅在別人家攤上一毛錢美金買來的,落在了舊車裏,為此梅不依不饒,A先生險些懸梁自盡。
外人可能覺得,她說她的吧,她是病人,可是我們漸漸會發現,健康人的心理有時候並不是想象的那麽堅強,有時候還沒有病人的心理更強大。那天若不是梅突然清醒,拉住了A先生,在車庫裏準備上吊的A先生也許早於梅去了另外一個世界,剩下一個病中的梅怎麽辦呢?
A先生實在是心理上無法承受了,又舍不得不管梅,他想到過離婚,但覺得幾十年的感情讓他做不出來。人要多麽的無奈才會選擇自己主動離開這個世界?
其實2014年的時候,A先生就寫了一個長篇連載,回憶他跟梅從相識、相戀到結婚,一直到現在的生活點滴。那時候每天的下半夜A先生趁梅睡了爬起來寫博客,大家都勸他也要好好休息,但A先生說,他隻有每天這樣寫寫才能堅持著照顧病中的梅。那段日子真不知道A先生是怎樣堅持過來的。
終於,梅的病越來越重,他無法照顧了,把她送進了專門的看護中心。那時候,梅已經不認識A先生了,但每次A先生去看她她還是非常高興的,會拍手歡迎,會對他笑。還能吃他帶給她的菜。
就是在最後,梅因為發高燒而抽搐,癲癇發作,A先生跟在身邊,梅還說出了一個字“怕”,我們怎麽能說這樣的病人什麽都不知道了呢?如果心裏明白而無法表達,這才是最最痛苦的。
失憶症,是一個還不知道真正病因的疾病,在期盼著醫學科學家們早日攻克這個病的同時,我們健康的人還是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預防這種疾病。
萬病生來都有因。我們做得到最好,也許就能讓病來得晚、來得少、來得輕。這個世界,是生生死死為常態的,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真的是我們要好好做的。因為這是以我們的能力是應當能做得到的,至於能做到多少、做到多好,就看每個人對人生的態度了。
A先生對梅的無微不至,尤其在最後九年的不離不棄,感動了眾多的網友。我相信在生活中,還有許多人跟A先生一樣,在不離不棄地照顧著自己的老伴,這些優秀的老伴,是他們的愛人用一生的情愛換來的幸運,也是他們彼此用真心真情修來的真愛!
每一個在婚姻中的男女,都在尋找真愛,都在希望年老的時候,希望在自己有需要的時候,愛人能不離不棄,可又有幾人能真正做得到呢?所以說,人的一生都是來修行的,修到了就能得到。有些東西是求不來的,隻能修。
梅,是不幸的,她的一生沒有一天的輕鬆,剛剛退休了就步入與失憶症鬥爭的艱難路程,雖然有愛人A先生不離不棄的陪伴照顧,雖然有美國比較完善的醫療護理,她還是過早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梅,是幸福的,她的一生跟自己愛的人在一起,生兒育女,來美國闖蕩的幾十年中一直在進步,而且很快進入了優秀人才的行列。一直工作到自己的退休年齡。在美國,別說是外國人,就是本國人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的理想結局。要知道,他們是四十多歲才來到美國的。
梅的晚年雖然患上了失憶症,但A先生的親力親為那麽多年的照顧,也讓她少受了很多苦。尤其晚期為她能在最好的護理院接受照護的付出,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的。
在他們的州裏,年退休金超過1萬六千,護理院的錢都要自己花,每個月6000美金。A先生賣掉了房子,還賣掉了自己所有的心愛的高級攝影設備,雖然隻拿回了原價1/3的錢。是為了讓梅在生命的最後得到最好的照護。
梅,在A先生傾心傾力的陪伴下,幸福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雖然隻有短短的七十多年。
梅,是不幸的,也是幸福的。這是這半年跟讀A先生這篇長篇連載的眾網友的共同心聲。
昨天,A先生的連載結束了,大家含著眼淚,把最好的祝福送給了A先生,祝他晚年幸福、快樂!
是的,我們的人生有很多無奈和無常。在我們最需要陪伴的時候,也是我們要失去陪伴的時候。剛剛想輕鬆地享受退休生活的時候,疾病的襲來,在需要照顧的時候,兩人都老了,體力、精力都無法滿足照顧病人的要求了。這一切的一切,讓我們對老,對老年生活充滿著擔心和恐懼。然而,這些又都是我們每個人都必然要經曆的。
當你從A先生和梅幾十年相濡以沫的生活中,從A先生對梅的不離不棄中,感受到那些溫暖,那些愛的時候,你真的會覺得,一生的奮鬥,一生的付出,一生為之犧牲的一切,能有晚年這樣的結局,人生沒有白來一回,人生最大的幸福也不過如此吧!
感謝A先生寫下這個係列!這個長篇的連載,不僅僅讓我們更多地了解到了失憶症這個病,更讓大家深深地感動,感動人間的真情,感動老伴最後的不離不棄,感動A先生對梅所做的一切,也感動梅用自己幾十年對家人的愛,對愛人的付出所得到的回報!
這種沉重的感動,讓我們每一個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們的人生、我們的餘生將怎樣度過... ...
再次感謝A先生的長篇連載!
《我和她的故事》
新周愉快!
2018-10-08 06:29:18 回國近一個月了,忙於處理工作和出差,同時也是因為翻牆越來越困難,一直沒能上文學城,今天一起拜讀了你一個月的博文。完全同意你對此事的觀點,這個事情搞得成了外交糾紛,最後大使和外交部發言人都被弄的灰頭土臉,我想他們如果提早讀了你的博文就不會犯低級錯誤了。
問好!
問好!
這個係列感染了跟讀的每一個人,讓大家深受感動也會反思自己,是一個非常值得一讀的係列。我們要感謝A先生!
謝謝小溪姐姐!
A先生的善良,愛心,仁厚,感動我們也感動上天。相信您在這世界上,沒有梅姐同行的旅途中,您還會遇見絢麗的風景,笑聲,友情和幸福。為您和您的家人獻上禱告。
因為我家族裏有Alzheimer's disease的患者,所以也曽擔心會不會也被遺傳到,曉青在文中說“我們無法去複製健康長壽,也無法效仿健康長壽者的成功秘訣,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我們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至於其它,還是有些命運的主導在裏麵。做到了,盡到力了,結果真的隻能是順其自然了”。所以讀畢曉青的這篇博文更是受益匪淺,唯一能做的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其他也就順其自然,心於是也就釋然了。
謝謝A先生,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