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2025 (17)
幾年前,在搜狐視頻上看到鄧文迪接受國內一家電視台采訪,她在被問到孩子出生在這樣條件優越的家庭裏,會不會有什麽擔心的時候,她回答到,其實家庭條件的優越,對孩子並不是一件壞事兒,因為他們可以有足夠的經濟長大以後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不用去餐館打工賺學費,然後一點點起步。大概意思就是這樣的。
其實那時候,自己也正好從一步步走過來剛剛穩定下來不久,對那種奮鬥靠自己的理念還是很欣賞的,常常覺得那就是人生必須經曆的,而且是很好的一種經曆,否則有些感覺你永遠都無法體會,有些理念甚至無法形成。
再說,多數的人不都是那麽過來的嗎?包括那些成功人士,精英什麽的,甚至領袖們。所以,從來不覺得資源有多麽的重要。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固定的,頑固的思想,也可以說是習慣性的思維方式,而這些是非常非常難以改變的。不知道別人,就我自己現在有時候都覺得自己就是那樣的。什麽呢?就是人家說個什麽,我總會想,反對的話我應當怎樣說呢?就是說很少能想到,嗯,這話說得是多麽的有道理,當然會有這樣的時候,就是非常少。
其實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問題,隻是有人會覺得這是個問題,而有人覺得就是這樣的,為什麽不是呢?就好像我聽到鄧文迪那段話,我突然感覺到,她說得實在是有道理的。也因此,慢慢地對於社會上很多現象,也能理智地去看,去思考,有些原來覺得無法接受的也感覺能夠理解了。
就像現在很多大齡的女孩子,她們無論是錯過了選擇的最佳年齡,還是說真的不願意將就自己不喜歡的男孩子,最後不少人選擇了年齡比較大的,其中海歸更被看好,有些甚至不惜做第三者。這些在過去完全不能被接受的現象,現在已經越來越普遍了,都說這樣的婚姻很危險,因為彼此肯定是為了利益而走到一起的。
有了資源利用的道理,這些現象就不難被接受、被理解了。是啊,年齡大的男人喜歡年齡小的女孩兒,這是不爭的事實,而女孩子呢,喜歡的是大叔,大叔有地位,有錢,不用兩人拚搏著供房供車,更不用考慮要拚命賺什麽奶粉錢了。何樂而不為呢。更不用說,未來還有海外生活的前景了。
當然,利益的需要不並能更多地保證婚姻的長久。但追逐眼前利益也是生活的一種選擇,至少眼下是滿足的,至於說長久的考慮,現代人已經不那麽在乎了,因為放眼望去沒有多少是因為你考慮到了而持久的,凡事兒都是存在著各種各樣風險的。
看到過一網友講到,一個美國醫生,診所裏放著小孩兒的畫書,是醫生自己孩子的,翻看發現裏麵不光是孩子的畫兒也有找人畫的插畫,很漂亮。也是正規的出書。就是說,孩子的水平還沒有到那個程度,父母有條件,包裝了孩子,使得孩子今後的經曆中有了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出書的經曆,這個經曆也許對孩子沒有太多的幫助,但誰又能說得準呢?說不定就有關鍵性的幫助。
記得看過統計,說美國自從有彩券以來中獎的人不少,但隻有幾個人利用了這個獎金,有兩個人開了自己的公司,還在運轉著,還有兩人幫助了自己家庭,自己也很好地生活著。其他中獎人都是家破人亡。
這說明了資源並不就一定是能幫到你的。
就像現在人們總說,誰靠爹媽了,靠人脈了,為什麽不呢?那也是資源不是嗎。隻是我們再看看,真正靠了的又有幾人成才?有些資源又坑害了多少人?
鄧文迪嫁給了富人,孩子有了足夠的經濟,她們長大能不能很好地利用這些資源?家庭的地位,公眾人物的身份,爹媽的離異,給她們帶來的影響會有多少?是資源的優越性大,還是家庭對她們心理的影響大?都不好說。
可還是有人前赴後繼不是嗎?就像買彩票,肯定大家都在買,沒發生什麽的時候,大家都想得很好,想到的都是希望,是美好的未來,而一步步走來卻不一定都會收獲快樂。
凡事兒都有兩麵性是不是就是這樣的?
細細想來,一步步辛苦的收獲的生活,一定會讓人更加珍惜,而靠資源獲得收獲,不容易被收獲者真正的珍惜。因為來得容易,就覺得理所當然,繼續下去就會不計後果,也許失敗就找上門來了。
中獎也是一樣的,覺得這麽多錢,怎麽都花不完,其實呢,很快就被敗光了。日子卻過得還不如以前了,何必呢?可是誰又能很好地把持自己呢?很難。
祝大家周末愉快!
讚好文,問候曉青。
花好美,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