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活在現在的人,因為高科技的發達,因為有了網絡,好像一下懂的東西都多了起來。
當人們物質生活豐富起來之後,倍感生活的美好,也開始格外重視自己的健康了。養生保健自不用說,就是看醫生也是檢查的項目越來越多,越來越細。
然而,物質生活的豐富並不是白來的,不是我們坐在家裏物質生活就豐富起來了,經濟條件的越來越好,使得人們對生活標準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了。所以,人們有能力有條件把自己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也就學會了拚命。
其實我們需要的不多,隻是我們想要的太多。我感覺這句話說得特別有道理,現實生活中真的就是這樣的。隻是很多時候,我們也需要為此付出很大的代價。
社會的發展進步,不僅僅在科技高科技方麵,在各行各業都有體現。
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醫療檢測儀器越來越先進,越來越精密。過去不查的項目,查不了的項目先在都成了很普通的,簡單的檢查項目了。
也因此,大家的病也多了起來。別的不說,就說血脂,細分了很多項目,這項如何說明什麽,那項如何有說明什麽,高的高低的低好,高的低,低的高怎麽辦?由此自然衍生出很多的問題和答案。
誰也不能經常看醫生,尤其上班族。於是都在網絡上尋找答案,還有很多醫生可以在線問答。漸漸地,大家自然從網上學到了很多知識,同時也用這樣的標準左右自己看醫生的需要,甚至用網上的知識跟自己的醫生抗衡。
前一段時間,在網上看到好幾個網友乳腺出了問題,有的是被診斷患上了乳腺癌,有的是發現了乳腺結節。看到她們的就醫過程和自己的心情記錄,也讓我想起來自己曾經的經曆。
在美國,看病都得有保險,保險公司對40歲以上的女性要求每年做一次乳腺X光檢查。如果你有高額自付計劃也沒有關係,這一項保險公司是會付給醫生的。
記得我第一二年檢查都是正常的,第三年發現了一個小結節,於是要求我作超聲檢查,在電腦顯示屏上,我看見跟草莓一樣大的一個東西,把我嚇壞了。當時不知道,電腦上的是放大的圖像:)當時醫生就說得做穿刺,我毫不猶疑地就答應了。
穿刺結果是良性的,但要求我每三個月檢查一次,好像跟蹤了一年。期間我回國探親還專門去看了醫生,國內的醫生建議我手術拿掉它,不然總是一個隱患,醫生是我認識的很好的朋友,不存在利益問題,而且那時候醫院還不像現在。
回來後我在一次複查的時候問美國醫生:“我想要不要手術拿掉它,不然我經常擔心。”醫生說:“你不必擔心,至少現在是沒有問題的,再觀察一段時間再說,我認為現在還不必做手術。”那段時間我真的猶豫了,到底應當聽哪個醫生的話?他們說的都有道理。
就在我糾結的時候,有一次我看我的家庭醫生,她跟我說:“你的乳腺超聲檢查沒必要再繼續做了。”於是我跟那個影像中心算是不用那麽親近了。
轉眼又過了一年,在一次乳腺X光檢查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鈣化點。我心想,鈣化點是鈣化的東西,肯定沒事兒。醫生跟我說:“必須做穿刺。”想到上一個結節折騰了我那麽久,不了了之了,這個該咋辦?我回家自己上網了,一查,說是70%的鈣化點是惡性的。這個比例太高了!驚嚇之餘,我問醫生:“非做不可嗎?”醫生說:“如果你是我太太或我女兒,我告訴你,你必須做!”
我隻好選擇做這個穿刺。現在我還記得,醫生讓我趴在一個什麽凳子上,然後固定好我的乳房,我是一動都不能動,好像全身都不能動了。那時候是汶川剛剛大地震,我趴那兒就想,我的天,那些地震後被砸在下邊的人,也就這感覺吧,一動都不能動,太恐怖了。加上心裏對穿刺結果的擔心,那會兒真是難熬死了。
穿刺做完了,醫生說得過幾天出結果,天哪,這幾天好像幾年一樣那麽漫長。
我這麽多年乳腺檢查都在一個影像中心,它離我上班的樓很近,走幾步就到了,加上那段時間反複追蹤檢查,我跟前台的人也熟悉了。那個女的應當是外國人,她不是白人。人特別好。
那天我出來問她:“結果要等多少天,她說:”也許星期五,也許下星期一。”我說:“好吧。”她看了看我。估計她看出來我很緊張,說:“如果結果出來早了,我告訴你。”我說:“謝謝!”心想,得了,一天兩天的事兒,早知道壞事兒早嚇死。
其實當時我雖然覺得擔心,但並不覺得自己多害怕,畢竟不知道是啥呢。隻是網上的消息讓我覺得有點比例太高了點。
星期五,我去影像中心問過,說今天還沒有來結果。我想隻能等星期一了。自己心裏想著,這個周末幹點什麽呢?分散一下注意力。又想,每個周末都那麽多事兒,還用專門找事兒?該幹啥幹啥吧。
那天下班比較早。到家才晚上6點多鍾,我手機響了,那時候我的手機基本是不用的,除了周末給我爸媽打電話。
我趕緊接電話,沒想到是影像中心前台那個女的,她說:“你的病理結果出來了,我看你一直挺著急的,剛剛送過來,我就給你打電話了,告訴你一聲,免得你過不好這個周末。”我一聲都沒出。“你放心吧,結果是良性的。”一直沒覺得自己多害怕,此時才知道自己多高興。我連聲謝過她,馬上跑到樓上我的櫃子裏,拿出來一個小檀香扇,放到我上班用的包裏:“我要星期一上班的時候給她送去,她對我太好了!”
星期一的上午,我抽空跑到影像中心,送那把小扇子給她,她嘴上說:“不用,不用。”看得出來她也是很高興的。
第二年我跟我家庭醫生要求,我說:“去年我做了穿刺一個鈣化點,今年用不用做超聲複查一下?”我的醫生頭都沒抬說:“鈣化點超聲看不到,要做X光。”再後來的幾年我都沒有再發現什麽,也一直沒說我原來的東西咋樣。
我靜下來自己想,我那麽多年啥事兒沒有怎麽一開始檢查了就出問題了呢?當然也想到了,年齡一年年變大,自然會有各種毛病爬上來的。
這種乳腺檢查也在美國的研究項目當中,有研究也說,經常接受這樣的X光檢查有輻射,也有的說很多人並沒有因為檢查而得到理想的檢查結果。
確實,我有個美國朋友,她得了乳腺癌,每年都會複查,好多年後,她去年複查說正常,第二年再做檢查不但乳腺癌複發了,而且已經轉移了。同樣一個影像中心做的,結果沒看出來。從那以後,影像報告中都說上一句,這個隻是我們看到的,不是準確的診斷。
估計大家檢查過拿到這樣的報告,人們對這樣的檢查信心也不如以前了,現在影像中心遠沒有以前那麽忙了。後來我也是一年半左右才去做一次檢查了,因為做那個檢查也挺不舒服的,加上X光總拍還是不好,這都是常識了。
上次檢查完,報告說乳腺什麽比較厚,容易掩蓋一些東西,希望我做超聲檢查。我上網一查,是這樣的,而且說亞洲人的乳腺尤其。這種檢查保險公司不付,我自己花了$150,檢查結果啥也沒有,不過我有機會問醫生,我原來的那個結節和鈣化點哪兒去了。醫生給我看電腦屏幕,那個結節穿刺後有一個影子,說那個估計什麽都不是,鈣化點也沒了。我心想,跟蹤了半天什麽都不是?幸虧沒手術,不然遭罪不說還毀了容。
前些日子看到好幾個網友記錄的,發現自己乳腺病和治療記錄,還有那麽多網友跟讀後留言,評論。也讓自己長了很多知識。看到了不少人對同樣的疾病的不同認識。
有人說自己也有結節,觀察了十幾年了還是正常的,也有人說不要輕易做穿刺,容易轉移,更有人說,不理醫生的建議,多數人都是沒事兒的。
至於對有些乳腺癌病人術後,要不要同時重建乳房,爭議還是挺多的。我不知道別人,我這個人對自己一向不是特別關注的,什麽化妝啊,如何養顏之類的,我都不大在意。像很多女孩子,女人都很注意自己的乳房,買很漂亮的胸罩,像愛護臉一樣愛護自己的乳房。這些我都沒有做到。
我從小到大都穿布的胸罩,現在都不好買了,這次回國朋友專門陪我跑了好多地方都沒有買到,當然在美國普通店裏還是有時候能碰到。因為我皮膚特別敏感,容易過敏,所以對化妝品,對穿戴不是純棉的東西就比較注意。當然也有好處,有研究曾經說過,常穿化纖類胸罩的人,那些化纖細絲容易通過乳頭進入乳房,而導致乳腺癌。
愛美的心誰都有,女人尤其。我們女人都知道愛護我們的臉,其實我們都知道,乳房就像女人的第二張臉,對我們來說很重要,隻是因為平時不像臉那樣總會被提起。
記得我在等待鈣化點病理結果的時候,我沒事兒就想要是我不幸查到不好咋辦?我自己都想不到,我突然覺得我特別對不起我自己,從來沒有好好愛護過自己。那幾天情緒確實比較低落,心情也不好。
前幾天看到報道,現在乳腺癌手術同時重建乳房,保險公司是付錢的,以前這屬於美容,保險公司不付。現在發現,如果乳腺癌患者術後不馬上重建乳房,會得憂鬱症,治療起來保險公司會花更多的錢。
人體是一個複雜的大機器,而每一個部件都有自己特別的功能,其中,心理這部分,我感覺更重要。就像咱們現在開的那些高級車,都是電腦控製的,說出毛病就出毛病,而且影響很大,又自己不好修。還得經常調整,修理。原來我們開的車多很簡單,所以壞的時候少,修理也簡單容易。
人也一樣,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對生活要求也多了,這種自然而然的變化,使得我們常常會忽略很多對我們健康很重要的東西,也因此,現在大家的病多了,也複雜了。
現代化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汽車,手機,這些東西的出現和不斷的跟新換代,使得我們生活得越來越方便,心裏也因此美滋滋的。然而,我們的活動少了,吃的東西越來越不新鮮了,很多電磁波,信號的幹擾,汽車裏化學東西的散發,包括我們頻繁更新車,換新房子住,裝修房子等等的。還有很多合成的化學東西越來越多了。
不粘鍋的發明,洗滌劑,洗衣粉,以及除汙保潔的那些粉和水兒,空氣的汙染,花園裏的農藥化肥,碧綠的草地經常使用的殺蟲劑,除草劑,我們能夠直接飲用的水,各類罐頭,牛奶,豆漿,有些保鮮期都長達多少個月。還有很多很多,太多太多的。就不要說地溝油和有毒食品了。所有這些我們平日想在意也在意不過來的一切,左右著我們的生活,也控製了我們的健康程度,甚至是生命的長短。
在疾病,自然災害的麵前,我們人類還是很渺小很渺小的。當災難來了,我們能做的就是麵對現實,接受現實,好好利用可以利用的人和物,讓自己能減少點痛苦,僅此而已。
想要說錢呀,醫生呀,親人呀,能幫你的很多,卻也非常有限。所以說,我們隻有好好珍惜眼前的生活,當遇到困難,遇到病痛的時候,要理性對待,要相信科學,也要有足夠強大的心理去迎接跟疾病做不屈不撓鬥爭的能力。
看到好多人在疾病麵前不肯低頭,卻總考慮不要被醫生欺騙,合計手術方法和醫生醫院收入怎樣。要讓我說,如果你的保險不能付有些項目,自己又沒有經濟能力,那咱們就隻能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治療。如果保險公司付費,自己也願意美觀一些,就不必去考慮醫生醫院的問題。
人不能太自私,但也不能不自私,好好為自己打算好了,其他的都不要多想,留下時間和精力好好恢複自己的身體,這是關鍵,日後的生活是我們自己的,不是醫生的也不是醫院的。那幾萬塊錢,對於醫院和醫生來說,也不是什麽救命稻草。他們不會因為我們這幾萬塊錢有生死關係的,而我們卻會因為自己的選擇影響到日後自己生活的質量的。
隨著大家醫學常識和知識越來越多,醫生現在也不好當了。其實,我們冷靜地想一想,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你就哪怕是蒸個饅頭,烙張餅也不是每個人都信手拈來的,更何況跟那些真正專業的大廚相比呢。這不就是隔行如隔山嗎?
當然,現今的人都從利益出發,我們自己的責任就更重了,當自己病了,卻沒有醫院和醫生可以讓我們完全相信,那些白衣天使們也都技術越來越讓人不滿意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如果不能用平和的心態,去麵對醫院醫生,不能好好真正地關愛自己,最後痛苦的無疑還是我們自己。
信任危機是當今社會的最大問題,這個問題無論在哪兒都存在,在國內是這樣,在美國也一樣。試看有幾個人真正對涉及到自己利益的人有足夠的信任的,很少,越來越少了。
遇到事兒都先想對方是不是圖自己什麽,都想我不能讓別人占了我的便宜。過去有句話,叫吃小虧占大便宜,占小便宜吃大虧。說得還是有道理的。
人總不能也不會什麽都自己合適的,要得到就會有付出的。
對於疾病,我們人類現在實在還不具備手到病除的能力。在這樣的現實下,我們隻能跟疾病交朋友,咱們才能相安無事。就像中美關係一樣,你說誰打敗誰,打不敗誰?那就得打打試試。兩敗俱傷。
乳腺癌,現在是治愈率很高的疾病,說治愈其實也是把癌細胞打得藏了起來,你看不見,摸不著了,日後你好好跟它和平相處,也就消停消停。都說癌症5年以後,十年以後複發機會就少了。其實我覺得是過了一些年就平穩了,跟身體平衡了,不鬧騰了。
我看到過乳腺癌5年後複發轉移了,還有十幾年後複發轉移的,也有幾十年後複發轉移的。都有。當然也有終生沒有再複發的。
當一個人病了,尤其得了難以醫治的疾病,想要治好病急的切,求生的欲望,跟常人都是不同的。這時候要病人完全相信醫生也不現實,因為不同的醫生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不一樣的能力,所以對病人的影響也確實是本質性的。但,作為病人也要對醫生有起碼的信任,不能責怪自己不信任的醫生,不信任對治療是不利的,換個醫生就是了。
人的正常心理就是這樣的,信任的人,死在他們手裏也會覺得自己該死了,不怪他們,而不信任的就會覺得是因為他們不行自己才這樣的。
我認識一個美國人,她患了胰腺癌。在一家醫院治療後,病情平穩,就是到時候化療,好些了就休息。這樣維持了一段時間,她不甘心,換了家醫院,這家醫院是研究中心,醫院裏的專家經過研究覺得她應當接受手術治療,會效果更好,她一度感覺被原來的醫院和醫生耽誤了,心情非常不好。後來她滿懷信心去了這家研究中心。
她接受了手術治療,但很快癌症廣泛轉移,幾個月後她去世了,才60多歲。如果她接受原來醫院醫生的治療方案,也許能多活些日子。當然,我們不是病人,希望病能好得快點,不這樣長時間地遭罪,也是病人的正常心理。
選擇什麽樣的醫院,選擇怎樣的治療方案,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智慧,但對於病人和醫生來說,都不簡單。我覺得大家的交流對於彼此都有不少收獲,這是我們從網絡得到的收獲,也是無形中在互相幫助。無論病人選擇怎樣的治療方法,無論大家的建議是不是合理和有用,我感覺這種關心就是一種祝福,是對病人心理上的最大安慰。
話又說回來了,還是要自己平日多關注自己的健康,不要過度操勞,按規律辦事兒,憑能力生活,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努力和奮鬥。
生活是美好的,慢慢享受才有樂趣,平平淡淡才是真!
祝大家健康快樂!
周末愉快!
我信奉“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老話。享受今日,注重健康飲食和鍛煉,保持好心情,定期體檢,真有病積極治療,其他就隻能交付上帝管理了。
願上帝賜福給所有善良的人!:)
問好!
今晚一口氣又讀完了你2011寫就的十一集的,《小菲和她的海歸老公》,寫得真好,好像寫的正是我朋友家的故事。敬佩你是道道地地接地氣的大作家。
問好!
曉青說得真好!記下了!
謝謝鼓勵!你說得特別有道理。問好!
曉青,你寫得真好!平實、樸素,因此特別感人。這是一篇對所有姐妹們都有幫助的文章:大家平時就要對自己好,該吃就吃、該喝就喝、該買就買。不要鋪張浪費,但是也不要克扣自己。如果經濟許可,想做的事情、想去的地方,隻要安排得開,都要做、都要去。不要用“等我退休,就去環遊世界”這樣的話填補今天的空白。珍惜今天,我們不能把每個今天都過成明天的前夜。
曉青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