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經過了若幹年的經濟火熱,美國的經濟按規律地開始下滑了,從金融危機到低迷的經濟遲遲無法複蘇,人們已經又經曆了若幹年了。記得經濟最熱的時候,美國的房市就像坐上了火箭,直線上升,要說國內房價降不下來還有情可原,人多,地少,有需求。在美國有些地方也是人多地少,就像加州。那裏的房價始終沒低過,那裏氣候好,幾乎是四季如春,那裏人多,工作機會多,那裏中國人更多。
而我們這裏地有得是,所以房價不應當那麽高的,那幾年也是每年差不多都要上漲很多,當然跟國內的沒法比,不會翻倍什麽的,很多人隔年就換大房子的人不在少數。可是當危機來的時候,很多人吃虧也就在房子上了,尤其一些人踩著經濟下滑的邊買的房子,結果房子剛剛到手,房價不但不漲反而下降了,很多人也由於工作發生了變化,或沒有了工作,很快就失去了房子,沒有了家。
經濟的變化給人們帶來的影響是極大的,尤其是心理的影響。
我們的生意也是如此。好在當初人們在投資房子上下功夫的時候,我們是在把房貸付清上下了功夫,在經濟進入低迷的時候,我們家處在了既無外債也無內債的經濟環境當中。雖然收入減少了,雖然我們也需要為我們的日常生活精打細算,但從心理上說還沒有那麽緊張。
我們需要的就是努力工作,需要的是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維持自己家的生意,來留住自己的客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這個時候還是有用的,人們不再會盲目地選擇自己的服務了,人們會更謹慎地去花自己需要掏腰包的每一分錢。
這個時候的美國,突然進入了另外一個狀態,那種財大氣粗的樣子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尤其911以後,美國在遭受了恐怖襲擊後的人們,除了精神上的緊張,經濟上的緊張,更不知道未來會如何。過去那種安全感,那種今天花明天的錢的概念突然間需要改變了,這,對於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過去的美國人是不存錢的,銀行裏有存款的人很少,那時候銀行的利息不低,多存幾年5%的都有,現在不一樣了,美國人也學著存錢了,為了鼓勵花錢,銀行的利息不管幾年都隻有不到1%,盡管這樣還是有不少人在存錢。這也說明人不是不能改變,要看環境,要看形勢。每年美國都在喊,經濟回升了,經濟要複蘇了,然而,很多人依舊沒有工作,很多人依舊在被裁員,福利越來越少,要求越來越嚴格,而各種服務的成本卻始終很高。
在美國有一點最要命,就是成本過高。
人們期待著總統的換屆,期待著新總統的新招數,其實人們心裏很清楚,這不是哪個人能輕易改變的現狀。因為過去那種經濟的過熱是異常的,而今天貌似的經濟低迷實際上就是正常的經濟狀況。怎麽能每年都換新房子,怎麽能每年的房子都能越換越大,怎麽能錢賺的花不完,怎麽能到一定的年齡就什麽都不要錢了,而且服務還跟花錢的人是一樣的?
所有的事兒,都要符合規律才對,我們在看著天上掉餡餅的時候一定要有危機感,這就是花無百日紅。所以,每個人在這些年都經曆了很嚴峻的考驗,我們當然也不例外。經濟低迷已經很多年了,我們也走過了從開始的緊張焦慮,過度到了安心接受,到現在的生意走向回升和平穩這個艱難的路程。
做生意不管在哪裏都是一樣的,不要求永遠的火爆,也不要怕突然的下滑,做生意最要緊的是怎麽想辦法讓生意做的平穩,這也是這些年我的經驗。賺錢是我們工作的目的,但做生意如果隻為了賺錢也許做不久,也許能有一段時間很賺錢,但後來的路就不好走了,這也是我們做生意這些年裏品出來的道理。
在一些同行業的公司很火爆的時候,我們堅守過自己的原則,不能因為忙,不能因為拉更多的客戶而輕視了任何一個老客戶,寧願少賺錢,不能讓客戶感覺我們是為了賺錢而賺錢。
好多同行在經濟突然下滑的時候,也同時失去了公司,失去了基本的競爭力,一些人走了,一些人改行了,還有一些人幹脆回國了。走過經濟的起伏,其實看得出來,危機在很多時候也是商機,有人走了就有客戶需要尋找新的服務,這時候就看你的口碑了,所以這也是這幾年我們能堅持下來,能在經濟依舊低迷的今天生意能回升,能趨於平穩的根本原因。
在美國做生意,麵對的都是美國客戶,對於美國人,我們也是從不了解到慢慢的了解,美國人跟咱們沒有什麽區別,如果你因為他們是美國人而過度地照顧他們,或因為他們是美國人而輕視他們都不行,對客戶一視同仁,對不同經濟水平的客人要分別對待,既不歧視任何人,也不特殊照顧任何人,更不高看任何人,但我們對咱們的同胞還是絕對照顧的。這也是我們通過這麽多年的工作得出的經驗。
對於有錢人如果你高看他們,他們會要求越來越高,對於經濟水平很低的人,你照顧的過分他們也會對照顧要求得越來越多,而對於中間層的也就是我心目中的老百姓階層的人們,你可以體會得出來,他們是你應當真正重視的群體,這些人沒有更多的經濟負擔,他們從不容易的生活走到了既有又沒有很多的今天,他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麽,他們既知道自己也知道我們,所以當我們跟這樣的群體打交道的時候,能感覺得出來彼此都很願意。
佛有佛經,道有道經,基督有聖經。做生意自然就有生意經,誠心誠意地念經是每一個有信仰的人的必修課。這其實也跟讀書學習一樣,都在讀同樣的書,都是同樣的老師在教,但最後能學好的學生不多,所以不管學什麽,做什麽的,不單單需要聰明,需要智慧,還需要悟性。
所以我覺得做生意跟做人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待續)
說的真好!
你的“你來美國後悔嗎”係列寫的很好,用很平和客觀的口吻談自己的觀點。
非常同意這句話:“所以不管學什麽,做什麽的,不單單需要聰明,需要智慧,還需要悟性。”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