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再就是周末的時候給國內的朋友打電話,閑聊中提到了國內的物價,我說:“聽說現在的排骨已經21塊多一斤了?”“那算什麽呀,昨天我去買羊肉,還不是很嫩的要32塊錢一斤,我站在那裏猶豫了半天,想到前幾天過世的小明,心想,吃吧,留著錢幹嗎?”她這樣回答著我,聽得出來有對肉加漲到這個程度的無奈也有對剛剛心髒病突發34歲就離開了這個世界的小明的不舍(小明就是我在《年輕人,一路走好!》裏寫的那個年輕人)。
物價上漲,現在好像不僅僅是中國,美國也一樣,很多東西幾乎翻倍了,包括蔬菜和肉。過去去一趟超市花幾十美金能買一車的東西,現在相同的東西半車不到就要花相同的錢,甚至還要多一些。而人們的收入卻遠遠沒有物價漲的這麽快,國內還好一些,美國現在的個人收入能維持過去的水平就已經相當好了,所以感到生活緊張的人不在少數。外出吃飯的人大量減少,外出旅遊的人也大量減少,人們在合計著如何讓自己腰包裏的錢能花在非花不可的地方,等待著經濟的好轉,也希望物價不要再漲。
物價上漲無論如何不是一件好事情,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的老百姓對此都有有怨言。昨天吃飯的時候跟老公聊起那個9歲的孩子從來沒吃過麥當勞,老公說:“這不是什麽壞事,麥當勞不是什麽健康食品,沒吃過對孩子的健康有好處。”我想也是。
看到這些,讓我想起我小的時候,那個時候根本沒有什麽紅燒肉可吃就別說什麽糖醋排骨了。那個時候的肉是憑本、憑票供應的,每次隻能買幾毛錢的,要算計著吃才行,要不就得到了月末沒有肉吃了,還記得有一次家裏到了月末還有2兩肉的肉票,媽媽讓弟弟去買肉,弟弟去晚了,賣肉的說:“今天肉賣沒了,明天你再來吧。”弟弟說:“明天我的肉票就過期了。”“沒關係,我記得你了,明天你來,我賣給你就是了。”結果第二天弟弟去買肉的時候那個人不承認了,說什麽也不賣給弟弟這2兩肉,弟弟氣的不行:“你是人是狗呀,怎麽說話不算數。”弟弟從來都不會罵人的,那天氣急了。那個時候那2兩肉能讓人如此,可想肉在我們生活中有多麽的重要。
現在我們的餐桌上每頓飯都要有個純肉的菜,很多人家至少晚餐是這樣的,而那個時候最多的吃肉也就是炒菜裏麵有幾個肉絲罷了,做餃子的時候要放一些油酥子(就是耗葷油剩下的渣),記得有時候我在剁的時候還偷偷的吃過呢,那叫一個香,現在想起來都記得那個味道。
自己長這麽大,已經不記得什麽時候開始才有紅燒肉吃的,反正小時候的記憶力從來沒有吃到過紅燒肉,更別說什麽糖醋排骨了。是啊,我這樣說一定有人會說,老說你小時候,那個時候還餓死過人呢?當然,年代不一樣了,什麽事情不能老往回比要往前看,這個道理我還沒老到不懂的程度。不過凡事兒還是要想開一些,如果為了吃不上糖醋排骨隻能吃紅燒肉媽媽就打孩子,奶奶就到超市裏去哭,再為了9歲的孩子從來沒吃過麥當勞而難過,我覺得不值得。就像有人說的:“當你沒有鞋穿的時候,想一想還有人沒有腳呢。”
看看我們普通城市裏滿街的孩子都那麽胖胖的,再看看過去那些年代孩子的狀況,現在的孩子多半都營養過剩,至少不缺,就是吃不起糖醋排骨的孩子也有紅燒肉吃,我想他也不會缺乏營養的。至於麥當勞真的是不健康食品,還是少吃最好,不吃其實也沒什麽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