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暮色降臨,老年人們應該有備而來,掌握人體老化的規律,掌握健康的衡量標準,努力按目標安排和約束自身的飲食起居,身體棒,從容地老去,就會更幸福。
血管好
目標:血壓、血糖、血脂達標
人的血管好比穿梭往來、川流不息的鐵路幹線,為全身各處運送補給。一旦血管發生老化,衰老就開始了。
血管老化表現為硬化、堵塞,發生在任何一個部位,都會出現相應的功能障礙。
所以,希望年老時仍能保持全身健康,首先要保證生命通道——血管的彈性和暢通。
要保證血管健康,關鍵要遠離“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具體地說,血壓應低於130/80毫米汞柱,總膽固醇低於6.2毫摩爾/升,空腹血糖低於6.1毫摩爾/升。人到老年,要保持這樣的狀態,功課須從中青年做起。
具體包括: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保持節製、清淡、低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堅持運動,不吸煙,不酗酒,保持平和的心態。定期查體,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不糊塗
目標:記性好,生活能自理
人們常說“老糊塗”,似乎人年紀一大,腦子就變得不靈光了。其實,隻要年輕時保養得當,老年人同樣可以思路清晰。具體目標是:即便記憶力下降,但生活能自理。
一般來說,隨著年紀增大,腦細胞網絡數量會逐漸減少,記憶力、思維能力會下降。但若在中青年時期能積極努力地增加腦儲備,到老了就能延緩記憶力的衰退。要增加腦儲備,關鍵在於平時多學習、多動腦,堅持每天讀書看報。年過65歲,每天至少花30分鍾聽音樂、唱歌、下棋。
眼不花
目標:遠視0.8,近視1尺
俗話說“花不花,四十八”,意思是說人五十歲左右眼睛就開始花了。老花眼遲早要來,不過,平時多注意保養,不但能避免眼花過早發生,還能預防白內障、眼底病變等老年病。健康的老人,遠視仍能保持0.8以上,把報紙放在1尺遠仍能看清上麵的字。
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一是中青年就要預防各種代謝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二是屈光不正的患者盡早佩戴合適的眼鏡;三是減少紫外線照射,在雪地、強光下要戴墨鏡;四是避免用眼過度。
耳不聾
目標:麵對麵能聽見談話
人老了耳朵背,說話容易打岔。其實,耳聾不單是聽力的問題,時間長了會影響老人的社交,讓人陷入孤獨的境地。所以,要想做個健康老人,維護基本聽力是必須的。
至少應保證能聽到30分貝的聲音,約等於麵對麵談話的音量。要達到這個目標,平時應注意用耳衛生,包括遠離噪聲,聲音大於70至80分貝時應戴上耳塞;少戴著耳機聽音樂,特別是音量不能太大。
另外,保持良好的飲食結構,預防動脈硬化,也能延緩老年性耳聾的到來。
吃飯香
目標:享受進食快感,通暢自主排便
年輕的時候,吃撐了,過一會就好;人老了,吃撐一次,會難受好幾天。人到老年,胃腸功能會自然退化,不但食量會減少,發生消化不良的幾率也增加了。所以,維護好消化功能是健康老人的標準之一。
基本目標是:胃口好,吃飯香,什麽都能吃;排便自主通暢。
想老了還有好胃口,中青年就必須養成健康、規律的飲食習慣,不能饑一頓飽一頓,定時定量吃飯,定時定點排便,不過量飲酒。此外,胃腸功能與情緒的關係極為密切,所以,保持好心情、緩解壓力非常必要。
尿路暢
目標:白天排尿不超過8次,夜尿不超過1次
年紀大了,每天跑廁所的次數也增多了。男人的問題是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不暢,女性的尷尬則是尿失禁和尿頻。
雖說老年人的下尿路問題多是良性疾病所致,但如果程度嚴重,會極大地影響生活質量。所以,無論男女,應盡早注意泌尿係統的保健,以期達到“白天排尿不超過8次,夜尿不超過1次”的健康老人標準。
男性平時要少憋尿,改變久坐的生活方式,清淡飲食,少喝酒,少吃辛辣食物,吃得素一點,這樣能延緩前列腺的增生速度。
女性則應養成愛運動的習慣,平時規律性地做做提肛動作,以增強盆底肌的力量,加強尿道括約肌的收縮能力。
牙口好
目標:至少保留18顆牙
牙齒是人體最堅硬的器官,但也經不起歲月的侵蝕。到了70歲,牙齒會紛紛脫落,特別是平時受力最多、咬合最頻繁的後牙,往往剩不下幾顆。
一個健康老人,到老年至少應剩下18顆牙齒。要達到這個目標,中青年階段就要注意護牙:保持牙齒清潔是第一要務,每天正確、細致地刷牙,定期洗牙;有了蛀牙,一定要及時修補;積極預防和治療全身疾病,因為骨質疏鬆、腎病、糖尿病、肝病等都會損害口腔健康。
有活力
目標:能爬樓梯、自己站起身,能提10千克重物,閉眼單腿站10秒。
活動能力下降,是衰老的主要表現,同時也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主因之一。
要做一個陽光活力老人,身體運動能力必須保持。
具體目標為:能自己走上樓梯,自己能從矮凳上站起來,單手能提10千克的重物,閉眼單腿站立超過10秒鍾。要年老時仍保持活力,應從中年就開始加強鍛煉,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1小時以上,並兼顧耐力、力量和協調性等多方麵練習。
骨頭硬
目標:維持正常骨密度
俗話說“人過四十,往地裏長”,就是形象地比喻,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人會出現彎腰駝背、身高變矮的現象,這是骨質疏鬆的典型症狀。
人在25至30歲,骨密度達到頂峰,此後就會逐漸下降。等到老年,若不注意保養,骨質疏鬆會導致腰背痛、駝背和身高變矮,容易發生骨折。因此,維持正常的骨密度是健康老人的必要條件。
要想老了還有一把硬骨頭,年輕時就應多方入手:多喝牛奶,食物中補充鈣和維生素D;保持足夠的運動;每天曬太陽20分鍾以上;必要時服用藥物治療。(美國《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