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到了,喜歡自己做飯的朋友一定在打算著這個周末給家人做點什麽好吃的。現在我來告訴大家如何用傳統的方法蒸饅頭,學會了用傳統的方法蒸饅頭,你的本事大了去了,比如你可以蒸花卷,可以蒸包子,可以烙發麵餅,當然你也可以烤發麵的餅或點心,總之你可以發揮的每個周末都能有新花樣。
等急了吧,下麵就開始了。
首先你要有麵肥,這個可以跟用傳統方法做饅頭的朋友要,也可以自己做,如果是氣候比較熱的地方的朋友隻要用做餃子剩的麵放在室溫下一宿就成了,如果氣候不熱的地方可以在麵裏放一點點醋,再放一宿也就成了。
把麵肥用水泡一泡,然後和在麵裏,麵不要太軟也不要太硬,放在室溫下一宿(或8—9個小時)就發了。

這是發好了的麵
接下來就是加食用堿(baking soda) 。如果用我們電飯鍋裏帶的盛米用的小盒子來盛麵,那麽4小盒麵用三小捏的食用堿就夠了,這個捏就是三個手指頭那麽一捏,別著急,過一會兒我會告訴你啥樣是堿加的正合適。

這是堿加好了合適的樣子
把堿加好了就要揉麵了,這個很重要,關鍵是要揉一會兒,把它放在麵盆裏在醒一會兒,然後再揉,這樣堿揉的勻,麵也柔的勁道,吃的時候特別香。
現在我來告訴大家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堿加的是不是正合適,這可是要把饅頭蒸好的關鍵中的關鍵。
把揉好了的麵用刀從中間切開來,一是看看那些發麵的洞洞是不是很圓,一般越圓說明堿放的合適,再就是可以聞一聞如果沒有了酸味就是堿放的合適,再再就是可以用這兩塊麵往一起輕輕的碰一碰如果不粘在一起也說明堿放的合適。看看這麽多的辦法你總能選一種你喜歡的吧,也總有一種能說明你的堿放的合適的。

嗬,這張圖上有麵碗的大小
接下來就把麵切成你自己喜歡的饅頭的大小,不要太大了,也不要太小。再接下來還是要繼續揉,每個饅頭要揉3-4遍,接下來把揉好的饅頭放在鍋裏。

這是揉好的饅頭放在了蒸屜上
別著急,把柔好的饅頭放進蒸屜裏後,要蓋好鍋蓋放3-5分鍾,最後一次醒麵。鍋子放上足夠的水在爐子上燒開,記住這個很重要,一定要等水開了再把蒸屜放到鍋上。然後蒸25-30分鍾(在高原地區要30分鍾)。
這就是蒸好的饅頭
其實,用傳統的發麵方法做饅頭就這麽簡單。現在多數人都用速發粉來發麵蒸饅頭了,它最大的弊端就是掌握不好時間的話,麵沒有發好,結果在蒸鍋裏看著好好的,大大白白的饅頭結果一開鍋蓋就“嗖”的一下縮了回去,白搭功夫,浪費麵還會有很丟手藝的難過。用傳統方法蒸饅頭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而且用傳統方法發麵蒸出的饅頭最大的好處就是香啊,饅頭快蒸好的時候你就能聞到香味了,等你揭開鍋蓋的時候就更不用說了,吃起來味道也不一樣,如果你的麵揉到了時候,吃饅頭的時候你能感覺出來是一層一層的,真的,特別好吃!
如果不相信,你今天或明天就可以試一試哦。
對了,還有,千萬不要忘記了每一次都要給自己留一塊麵肥,不然下一次還要重新做。麵肥在放堿之前留出來比較好。用小保鮮盒放在冰箱保鮮層裏就可以了。
祝朋友們周末愉快!
祝這個周末就試著用傳統的方法蒸饅頭的朋友們馬到成功!!!
哈,真是,那種味道現在想來還很親切。
俺喜歡發麵饅頭,絢騰騰的。
沒錯,不過發酵粉的更漂亮一些。
發酵了就是麵肥成了,就是酸酸的,冒泡了。用1/8饅頭大的麵肥就可以發5-6碗麵。夏天少放點麵肥,冬天多放一些,不然不容易發。
可能麵沒發到時候或是堿沒加好,再試試吧。
我的就是costco買的麵粉。
希望大家能看到,因為很多人都有這個困惑。
謝謝分享,我想問一下,用什麽麵粉比較好,一般在市場買的all purpose 是否和適,還是低筋?
關鍵是,一定要2次發酵。就是在麵團發好後,再揉進5~10%麵粉(看麵團濕度),將麵揉成小團(北方做法),或切好(南方做法),在25~30攝氏度環境下放置30分鍾(這就是2次發酵),再入蒸籠。
試一試也做一次吧。
放一點點醋更容易發酵。
對,我也這樣弄過,是挺好的,不容易有黃斑。
你看著挺費力氣的,其實真的做一次就會覺得不那麽難,我寫的多是因為怕大家看不明白,不那麽花力氣,真的,不信你試一試。
為什麽不放點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