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30歲。這個年齡的大多數女性,都會經曆懷孕生子的過程。這時,一種叫做鬆弛肽的荷爾蒙會影響腳的韌帶,使腳掌“拱形”弧度下降,從而導致筋膜炎。
因此,要少穿平底人字拖、平底鞋等。每次洗完澡後,觀察一下濕腳在地板上留下的印記:扁平足的人接觸麵積比較大,這些人所穿鞋的鞋跟不要高於3.5厘米,鞋跟對足部要有足夠的支持,避免腳踝扭傷;拱形弧度較大的腳,中間幾乎不著地,最好買一雙有緩衝墊的鞋子。
另外,由於病毒更容易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繁殖,所以腳底易出現足蹠疣。這些疣經常偽裝成“老繭”的樣子,卻帶有小黑點,需要水楊酸類的藥物治療。
40歲。該年齡段女性經常穿跟高、頭尖的鞋子,容易誘發拇囊炎(大腳趾關節內側出現疼痛腫塊,使得大腳趾向裏歪)、錘狀趾(腳趾畸形)和神經瘤(神經性腫脹,通常出現在第三個和第四個腳趾根部)。如果腳部受過傷,更容易出現上述症狀。
40歲以上的女性中,40%的人腳趾甲存在真菌感染問題。除了變為黃棕色、變薄外,真菌還會引起細菌感染和疼痛。穿透氣性不好的鞋子或者喜歡足療的人最易感染。可以每天擦兩遍茶樹油,嚴重的可塗一些局部抗真菌藥物。
另外,此年齡段的女性腳底的脂肪墊逐漸變薄,腳後跟經常疼痛。建議把高跟鞋換成坡跟鞋、帶有後跟緩衝墊的平跟鞋,或者穿運動鞋或休閑鞋。
50歲。更年期的人荷爾蒙水平變化較大,腳後跟皮膚變得很粗糙。可在晚上睡覺前厚厚地塗一層含尿素、尿酸或乳酸的保濕乳膏。
過了50歲,腳關節會變僵硬。可采用下麵的方法保持靈活性:坐在地板上,雙膝緊貼在一起。雙腳同時移動,先向右,再向左。也可多做做爬行運動。(美國《僑報》)
俺打完球偶爾去做足療,挺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