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海歸還是海不歸這個問題討論了很久了,結果都是差不多,那就是有人說海歸好有人說不好。我還是那個觀點,需要海歸的就海歸,不需要的還是不要海歸的好。
過去那些年沒有人對海歸這個問題感興趣,因為多數人都覺得在美國生活還是很好的,這幾年由於美國經濟不景氣,很多人被公司裁員了,有人大學畢業了根本找不到工作,也有人沒有永久居留的身份,這樣的一些人不海歸咋辦呢?
其實真正需要海歸的人不多甚至可以說很少很少,需要海歸的人是因為他們手裏有著國內需要的技術,回去後可以得到真正的發揮,在生活上待遇也會跟其他海歸完全不同,他們不需要從頭開始,他們隻需要繼續努力,多少年後他們會變成當年的愛國歸僑。
那為什麽這麽多人在討論海歸還是海不歸的問題呢,就是因為還有一些在美國本來有工作的人看到國內那些成功人士今天的日子,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的生活心裏總是癢癢的,幻想著如果自己在國內一定也是像現在依舊在那裏的某個同學某個同事那樣發了大財了,如果現在回去找到一個什麽什麽機會一定會跟他們一樣了。
很多人根本看不到國內那些成功人士的辛酸,我們國人一貫的報喜不報憂讓外人看到的總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成功了的現象,好像這樣就顯得自己很有能力,其實任何收獲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有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當你想得到的時候更是要付出昂貴的代價,值不值得隻有自己知道。
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有一些人有天才,有能力也有機遇,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們的成功是順理成章的,看上去自然比較容易。一些人天資不足加上機會不多和能力不夠那麽生活的就辛苦一些,這也不應當算是什麽不幸,世界上這麽多人難道都能享受同樣水平的生活嗎?這個好像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看到別人有的自己就認為應當也屬於自己,想到別人的日子比自己好就想為什麽我不能享受那樣的日子,於是這樣的人就給自己找理由,最後覺得自己應當走跟別人一樣的路就會過上跟別人一樣的日子。記得小沈陽有過一句話:“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說實話你要真能做到這一點那真有成功的可能,否則就不好說了。
過去國內的人都覺得美國是天堂,誰要是能出國到了美國就算是最大的幸運了,而現在不同了,很多人在說:“中國崛起了,去美國已經不再是我們的夢想了。”可實際上呢,還是有很多人依舊在為來美國努力著,他們無論多麽辛苦,無論多麽成功,他們終極目的就是能把孩子送到美國去學習,最好留到那裏工作,然後等自己老了的時候到美國去投奔自己的子女。
我記得還有一句話:“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這不是什麽名言,但是很有道理,算是一句老話吧。說的就是當你在落後於別人的時候要想趕上別人是很難很難的,因為別人也依舊在不斷地進步。很多人說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會趕上美國的,因為美國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了,沒有太大的空間進一步發展了。我想這個恐怕是指在現代化上,在真正的生活水平上中國要想趕上美國還是需要經過漫長時間和更加艱苦的努力奮鬥的。
美國的孩子從小學到中學不需要花錢上學,美國的老人享受完全免費的醫療以及養老院還有完全足夠的生活補貼,至於別的什麽法律健全、製度健全,空氣良好、食品相對安全等等就不用說了。這些看上去很簡單的事情其實也是上百年來美國的發展進步的結果,更是美國所以先進於別的國家的標誌。很多時候我們把有錢作為發展的標準,把大排場作為進步的標誌,把昂貴的房價物價作為繁榮的象征,其實這一切都不過是表麵上的東西,看過《雷人老範》吧,老範的妹妹是給妹夫的女兒當後媽的,家裏矛盾不斷,老範約妹夫喝茶,要跟妹夫談談關於他們家庭矛盾的問題,老範不過是一個廚子明明沒錢卻說有卡要付茶費,結果500多塊錢的費用讓他不得不給徒弟電話求援。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心理在我們國人中太多太多了,人為什麽要這樣生活呢?
這樣的人在國內很多,不是說我們中國人如何不好,而是我們的這種心理非常有問題。這種進步、繁榮、先進和熱情的標準有問題。當我們在某些地方不如別人的時候完全應當發揮我們自己的長處,完全應當用正常的表達方式和表現形式來表現我們自己,為什麽要用讓人看上去很轟轟烈烈而背後卻要忍受著那麽多的辛酸來表現自己呢?
所以我們已經生活在美國的華人,真應當好好珍惜我們用自己的辛苦所換來的自己今天的生活,盡管我們對目前我們的日子還有很多的不滿足,盡管我們的付出和我們的得到看上去不是那麽對等,不過我們應當知道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也是我們能夠享有的。至於那些看上去光鮮而實際上不堪一擊的日子對於我們來說還是遠離的更好。要知道他們的日子看上去是我們羨慕的,而我們的生活正是他們在努力追求的。
也許他們在說,美國已經不是過去的美國了,今天的中國才是我們的未來,是的,今天的中國跟過去相比可以用天壤之別來形容,要知道28年前世博會在美國,而我們中國卻因為沒有經濟能力不能來參展,是美國為中國花了全部的運費和在美國國內的所有費用才得以參加了那屆世博會,而今天僅僅28年的時間,中國的上海舉辦了一屆讓全世界耳目一新的世博會,僅開幕式上的煙花就用的比08年奧運會還多1萬發的數量,世博園裏的現代化程度就更不用說了,每天電視上的介紹和展示足以讓我們可以想象到那種宏偉和壯觀。中國今天的崛起,中國今天的現代化程度絕不是任何其他國家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做到的,這正是我們海外華人今天能在海外比以往更加揚眉吐氣的原因。
然而,這一切並不代表著我們海歸了就能享受到同樣的繁榮。要知道這一切同樣讓我們生活在那裏的很多百姓們用自己的代價來增添著這繁榮的景象,他們要享有那些日益不良的空氣,要負擔更高的物價和房價,盡管政府在不斷地補貼著,他們的日子依舊感覺很緊。還有很多很多的孩子因為沒有錢不能上學,很多的人因為沒有錢而不能看病,盡管政府已經出台了很多很多的政策。農村的孩子已經免費可以上學,農民也有了基本的醫保。所有這些不是政府的問題也不是百姓的問題,而是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必須經曆的生活。
中國的人口太多了,中國人的貧富差距也很大,這種差距不僅僅是錢的多少的差距,而是文化水平,個人素質等等方麵的差距,要想把這樣一個大家庭裏所有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個基本平等的水平還是相當相當難的,也可以說基本是不可能的。想象她是我們自己的家吧,如果我們有兩個孩子和有十幾個孩子的家庭的生活能比嗎?我們的父母要用多大的努力才能讓我們這個有十幾個孩子的家庭的生活與那些僅有兩個孩子的家庭的生活一樣呢?
不要要求我們的父母太多了,他們已經很不容易了,也不要再去給我們的父母添亂了,他們已經有太多的壓力了,我們如果有能力就給我們的父母多一些幫助和安慰吧,在國家有難的時候我們伸出我們的手給與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就好了,不要都去海歸,更不要期待我們海歸後還會享有與在美國甚至比在美國更好的生活。如果我們海歸後的日子沒有現在好,我們幹嗎一定要海歸呢?
你真的需要海歸嗎?
Ting!
好象不是這樣的吧?你如果有孩子,有老人,就明白了,沒有哪裏的午餐是白吃的。
最好提高我們海外前途的行為,就是增加自己族裔的人口。多幫助親戚朋友來移民,自己多生孩子-等我們人口上去了,就不用擔心我們事業生活方麵的限製。也許需要一兩代人或更多,但隻要知道未來是向好方向發展,我們生活就有意義。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應該向外看,而不是作繭自縛.中國當然應該發展,但中國人也應該向外發展,而不是總是退縮回國.如果英國後裔都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退回英國,很難想象這個民族有多少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