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楊元元,一個年僅30歲的碩士在不堪母親天天跟著自己的情況下放棄了美好的人生,自殺了。
我一直以為楊媽媽是一個一貧如洗的單親媽媽,在楊元元6歲、弟弟4歲的時候楊媽媽失去了丈夫,從此一個人把兩個孩子辛辛苦苦拉扯大,這裏的含辛茹苦是隻有楊媽媽自己能體會得到,作為楊元元和弟弟在成年之後理應比其他人家的子女更加孝敬自己的母親,這個是無可非議的。可是楊媽媽是一個年僅55歲,身體健康而且每個月有著1千多元退休金的中年人,她每天跟著楊元元,不論是吃飯、散步還是睡覺,一步都不肯離開楊元元。
楊元元的學校曾經給楊媽媽找了宿舍讓她去住,她嫌太吵不去,還把楊元元同寢室的同學擠了出去,這樣也違反學校的規章製度,再說大學裏是沒有義務給學生家長安排住處的。在這樣無奈的情況下,楊元元原本緊張的神經再也無法維持正常人的思維,在跟母親大吵了一架後斷然自盡了。然而楊媽媽卻說是學校的責任,要求學校賠償,一個年僅30歲的生命有多少錢的賠償能挽回,她到底是因為什麽自殺的呢?
說實話這個事件在網上流傳著不同的版本,而楊元元的母親每天跟著女兒導致了楊元元的自殺是最新的版本,看到這樣的情景,讓人有很多的感慨,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百善孝為先”,“父母在不遠遊”的說法,這些道理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由於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們和現在年紀更輕的人們已經很難做到“父母在不遠遊”了,以孝為先也就是盡量抽空看望父母,用自己最大能量給父母在物質上以滿足,這已經是不錯的了。我相信現在的父母能享受到的天倫之樂是越來越少了,他們承受著更多的孤獨和寂寞,空巢家庭也越來越多,這的確是現實,這樣的狀況不完全是社會造成的,很多也跟老人的子女們不再信奉過去的說教有關係。
在這樣的社會現實麵前楊媽媽一個單身母親有今天這樣的行為,雖然看上去很過分,其實不是不可能,她唯恐自己不這樣跟著女兒就會徹底的失去女兒,她可能覺得如果不這樣的話,她過去的那些苦不是白吃了嗎,今後的日子又將有誰來陪伴?所以她不顧一切地跟著楊元元,直到永遠地失去了她!
不知道楊媽媽現在是不是意識到了是自己這樣的做法讓自己的女兒在這個世界上僅僅生活了30個春秋,也讓她自己永遠沒有機會再期待楊元元給她養老送終了。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有著成千上萬的單身母親,她們都是跟楊媽媽一樣自己一個人把孩子帶大的,可是像這樣一步不離的跟著孩子的單親媽媽還是第一次聽說,讓人覺得這位母親的確太過分了。如果說有病尚可原諒,否則不管她曾經為孩子付出過多少,我都會覺得她是一個不稱職的母親。
都說現在的獨生子女要學會自立,要有能力自己照顧自己,要有能力離開自己的父母獨立生活,可是現在還有這樣的母親,在中年的時候就不能自己獨立生活,無限地幹擾著孩子的生活,據說楊元元已經30歲了,有著很好的學曆卻沒有男朋友,因為那些男孩子一看到她媽媽每天要跟著就放棄了跟她談朋友的念頭,這也是讓楊元元感到生活實在無望的原因之一。如果真是這樣,我真不知道這位母親的心裏到底是咋想的,隻能說她若是沒病就是太自私了!。
楊元元,一個30歲的碩士生,怎麽不能好好做一下母親的思想工作呢,為什麽如此輕易地放棄自己年輕的生命來逃避這樣一個並不算太殘酷的現實呢,真是想不開!人生就是這幾個字,“想得開”和“想不開”。想開了,一切都不是困難,想不開那就困難重重。楊元元就是想不開,要是想開一些,我想這個問題應當不是不能解決的,至少不用這麽早就告別這個世界。
楊元元走了,她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向她的母親、向我們在昭示著什麽?她走了,從此她母親再也不能寸步不離的跟著了;她走了,再也不用在學校的規定和母親的自說自話之間煩惱了。
楊元元雖然走了,她卻給我們留下了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當今的父母也要學會自立嗎?
媽媽也過分。
但是,這點兒坎坎兒都過不去,以後的路也沒法子走!
同情,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