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青

擁有健康的身體,保持良好的心態,創建美好的生活。
個人資料
曉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也說要限製外地人在北京買房

(2009-12-10 13:52:59) 下一個

我是在北京出生的,不過由於父母支邊後來就隨父母去了內蒙後來又去了東北,跟老公結婚後又隨老公回到了北京。記得剛回到北京的時候,也有一些陌生的感覺,畢竟很多很多年沒有在北京生活了,北京的變化還是很大的,記得我跟老公在天安門廣場上走著,老公告訴著我身邊的小車都叫什麽名字,好像我是一個純粹的外地人。大姑姐比我們早一些年到北京,她更是要求我們盡早學會說北京話,其實這個對於我從小在北京生活過的人來說並不難,加上我本來語言功能比較強,從小跟外婆在南方生活過,上海話、無錫話都能說。

記得有一次我們在全聚德吃烤鴨,老公看沒上鴨湯就去找服務生,可是過了半天這鴨湯還是沒上來,大姑姐就又去要了一次,結果很快就上來了,大姑姐順勢又教導我們:“一定要盡快學會說北京話。”說心裏話開始聽大姑姐說要我們一定要說北京話的時候,我們心裏還不太願意,心想,這是為什麽呢?都是中國人,能聽懂說話就可以了,又不是在上海,說普通話他們聽不懂。這次烤鴨店的“鴨湯事件”讓我們認識到了說北京話的重要性。

從此我開始在對外的場合盡量說著北京話,盡管覺得有些累不過還是挺有效的。剛到北京,我在駐京辦工作,免不了要和北京人打交道,時間長了,很多北京人跟我說:“你看,你這北京人就跟他們不一樣。”我再一次體會到了大姑姐的英明,她咋那知道這北京話的重要性呢。可是回到家裏我還是喜歡說我說了多年的東北話,到多年後大姑姐還在不得不提醒我的時候說,你這東北話怎麽這麽不喜歡扔?我說,習慣了。其實在外邊還是能用北京話交流的,大姑姐的教導早就在我心裏紮下根了,直到後來我跟老公到了美國我們還時常想起剛到北京的那些事情,其中記憶最深的就是要盡快學會說北京話。

沒過多少年的今天當我們再回北京,再去任何一家北京的大餐廳吃飯,服務生早就多數是外地人了,多數人的口音我們真的很難聽懂了。今年秋天我回北京的時候再一次領教了在北京外地人的口音,在有名的火鍋店“口福居”,我們幾個朋友坐下準備點菜了,過來個服務生,說了一大堆話,我一句沒聽懂,我說“這說的什麽呀?我一句沒聽懂。”坐在我身邊的王姐立刻問服務生:“會說外語不?”服務生忙搖搖頭說:“不會。”我們都笑了,那個時候我們就說,北京變化之大中最大就是外地人多到比北京人還多!

北京的今天被全國各地的人充斥著,據北京人說,最多的就是東北人。北京的住房現在不但價錢高而且還有供不應求之相,於是有人提出不應當賣給外地人房的說法,這一下可引起了外地人的憤怒,“北京是全國人民的北京,北京的經濟也是靠全國各地的支持。”這樣的說法最多。這個道理是對的,不過要是北京真的這樣隨便外地人買房的話,我想很快北京就沒有地再蓋房了,而且房價會高的更嚇人。

過去的北京是人人向往的地方,是祖國的心髒,有大都市的風範,現在再看北京到處堵車,人滿為患已經顯現了,夜裏的街上到處是外地人,不知道他們有沒有住處也不知道他們在等什麽,在做什麽。有個網友回國後寫過一篇《睡在永和豆漿店裏的年輕人》描寫了他回國第二天一早由於時差的原因早上4點多就起來了,覺得很餓就去外邊找早飯吃,看到了一家24小時永和豆漿店就進去了,結果看到很多人在裏麵趴在桌子上睡覺,問了服務生才知道,這些人是外地來的,他們沒錢住店就連住澡堂的錢都沒有,每天晚上就來這裏這樣睡覺,這是這家店老板心好,別的店不讓睡的。到了早上5點鬧鍾響了,這些人都起來就跑了出去,他們都去了哪裏,是找工作還是去打工?這位網友是感歎現在的年輕人奮鬥的不易。這樣的事情在過去是沒有的,沒有太多年前,進北京是要介紹信的,而今天來北京已經不再需要任何手續了,不但是來北京玩、出差就算是住也沒有人管了,隻要你想來隨時都可以,有錢的當然還可以買房子,當一個真正的北京人了,至於說不說北京話早就不重要了。

這也是我回北京的最大體會,現在在北京好像聽不到很多人說北京話了,我還問朋友,這北京人都去哪裏了,難道他們都學說了外地話?北京可能再也不會恢複成原來的北京了,北京在發展、在進步,北京在張開臂膀歡迎著全世界的朋友。可是北京畢竟土地有限,資源有限,大家如果真的都搬到北京來的話,北京的未來會是什麽樣子,大家想過沒有?“北京是全國人民的北京,北京的經濟也是靠全國各地支持的。”這個不假,不過要是全國人民都來北京生活的話,北京的未來還會有發展嗎,我們是不是將會失去北京了呢?

我覺得政府應當盡早出台政策,讓北京人和全國人民依舊能擁有一個仍然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北京,而不是一個人滿為患的北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4)
評論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真是的,現在呢?北京人都不能子北京有第二套房了吧?
羅拉羅娜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政府應當盡早出台政策,讓北京人和全國人民依舊能擁有一個仍然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北京,而不是一個人滿為患的北京。-------------------- 你腳得應該是什麽政策呢? 我看夫妻一方是外地一方在北京的,應該雙雙調往外地。像你,就應該去東北,免得擠著了北京人。
wxcqq 回複 悄悄話 Those authentic Beijing R really doesn’t care about Beijing that much, only those who are not or not that authentic care about Beijing’s everything, trying hard to belong to BJ...ha
dgtlhrs 回複 悄悄話 多年前我們在北京讀書時經常調侃的一個話題就是首都應該遷去河南開封,河南話應該成為國語,嗬嗬。
中國月亮 回複 悄悄話
美國以前也是限製華人買房的,您這是在向美國看齊?。

怎麽這樣狹隘的觀點也還有市場?
漢代蜜瓜 回複 悄悄話 嗬嗬,博主也太孤陋寡聞了。國內很多經濟發達城市,比如上海杭州,早就聽不到本地話了。

人口流動對經濟發展是好事。

要想北京不擁擠,最好的辦法是遷都。說實話,除了首都這個優勢,北京自身有什麽呢?
presidentlovemaomao 回複 悄悄話 沒覺得北京好在哪裏.空氣質量超差,交通擁擠,建築沒有絲毫特色(除了祖宗留下的東西之外).

限製外地人絕非好主意,中國的地域歧視已經夠多的了.再這樣明目張膽的搞歧視,這個國家和民族就不會再有任何的凝聚力.如果要淘汰,也應該是按照"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即使祖宗三十代的北京人,如果買不起房,交不起土地稅,沒有合適的工作,就請選擇離開--這才對所有的中國人公平!
東村山人 回複 悄悄話 要是覺得北京人太多,不喜歡的人可以遷出去;不適合做首都了,可以考慮遷都嘛。
退隱老妖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ister986的評論:
樓主代表不了北京人。
雨中小花 回複 悄悄話 有了北京戶口,就可以占到很多便宜。為了占到便宜,很多人隻能絞盡腦汁到這安家。北京沒有特權,也就沒那麽大吸引力了。那麽個空氣汙染,氣候糟糕的城市,不為了某些利益,誰會去住。所以北京人也別覺得冤,既然生來就占了便宜,多少也得付出點代價。
mister986 回複 悄悄話 北京人真狹隘,太落伍了。
Terracottawarrior 回複 悄悄話 以您這理兒,是不是美國人就不應該讓中國移民買房?!
網戀無罪 回複 悄悄話 北京擁擠是政府偏心眼發展照成的。不要說外地了,就是北京市內部都不平衡。北麵比南麵發展的好,早。外地城市就更不用說了。政府和國人要加力發展其它城市,這樣外地城市也不錯,也有年輕人的機會。 不過現實是很難的,需要時間。美國發展的就比較均衡,一個地方太擠了,還有其它不錯的地方,不像中國出了京城等發達大城市就又回到了解放前 :)
退隱老妖 回複 悄悄話 過去,跟上海比,北京是比較不排外的,因為特別是在90年代以前,在北京的上層(就是中央和什麽中字頭的領導們啦)和大部分中層、知識分子等等都是外地來的,這個城市根本是外地人控製的城市。我記得我小時候,家裏人還叮嚀過,一定不要學當地話(北京話),讓人看不起。中學同學也說過類似的話(我們那個區盡是國家部委)。北京的本地人在哪裏?我們這樣的孩子是看不到的。尤其是重點中學,我記得高中時班上有起碼30%的少數民族同學(包括很小的民族),這一部分同學的家長們都是些什麽人就不用說了。漢族同學裏,大概有不超過5個的父母是本地人,生在北京的,這幾個就要麽住在破平房裏,要麽幹脆是借讀的農民戶口,要麽後來偷東西被抓了,而且這幾個平常也不跟我們玩兒。
“北京人”這個稱呼熱起來,我覺得是“我愛我家”鬧的。文藝界有一些本地人,同時外地來的搞文藝的又很“哈”北京(不知道是不了解北京曆史,還是個人趣味有問題)。一時間胡同兒文化時髦起來,本來麽,任何地方都有本地的特色,北京這麽大(按麵積說也幾乎可以自立一省,如果它不是直轄市的話),當然有自己的地方特色,這跟任何其他一省相同。不過從曆史的層麵看,北京本地人的聲音被外地人的聲音淹沒,是北京曆史的主流:一個千年古都的必然命運。優秀的外地人流動替換本地人,城市因而永葆活力和競爭力。

限製外地人到北京買房子?樓主不是“真”北京人,倒替真的北京人操心了。我出生在北京,而且母親3歲就來京了,她算是胡同長大的孩子,我比樓主“真”多了!
samsyrny 回複 悄悄話 過去對外地人在北京購房是有限製的,如今已經完全一樣,畢竟社會在進步。博主怎麽能開曆史倒車呢?
ingodwetrustforever 回複 悄悄話 "可是北京畢竟土地有限,資源有限,大家如果真的都搬到北京來的話,北京的未來會是什麽樣子,大家想過沒有?"

None- sense. You can make the whole China to be like "北京", then nobody need to stay in 北京.
無忌哥哥 回複 悄悄話 樓主到底什麽意思呢?從文中看確實有歧視之意,也許這不是您的本意。像現在這樣大量資源都集中在幾個大都市,造成人口膨脹本身已經是錯誤了,再限製外地人進京更是開曆史倒車錯上加錯。
825 回複 悄悄話 我實在不敢相信LZ還生活在美國.你在美國的城市限製外地人/外國人/黑人/黃種人在
當地買房麽?LZ碼這麽多漂亮的方塊字,說明受過教育.思維怎麽這麽狹隘呢?自己生
活在自由的國度,卻處處想著自己的祖國越封建越好.我看懂了你的文章了.我隻是想
問問,如果有一天,西藏人限製內地人在西藏買房,你怎麽想?如果河北人限製北京人
在河北居住,你怎麽想?
passerbypasserby 回複 悄悄話 反對你的觀點。解決在京人口過多問題的辦法不應該是限製外地人來,而是改變國家把有限的資源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幾個大城市,並以戶口的方式限製人口流動的政策。資源分配的不平衡,當然導致了很多人不計代價的希望能夠留在資源豐厚,機會較多的地方。我一個朋友明年就要拿到博士學位海龜了,但是她很可能不回她來自的那個西南部的城市, 而是去北京或上海。她說,我沒法選擇我自己的出生地,但是我可以選擇我孩子的出生地,我一定不能讓他一出生就落後於人。
另外好像北京話更應該被叫做北京口音吧。我也是小時候在北京出生,後來隨著父母去了外地。我說的是不帶口音的普通話。但是每次我回北京,隻要過上一兩天,跟親戚們聊聊天,北京口音就自然而然的回來了,外人根本聽不出來我不是北京人。但是一離開北京,口音就消失了。好像從來也不需要特意“學”北京話的。
newberry 回複 悄悄話 歧視。赤裸的歧視。北京不僅僅屬於北京人。它屬於任何人,或者說不屬於任何人。人有遷徙的自由。任何想居住在北京的人都應該可以自由選擇居住在北京,而無需當地人或任何政黨,組織的認可。盲流影響北京?哈哈,那你幹什麽不說紐約唐人街的華人影響紐約呢。任何歧視他人的人,不要忘了,自己也被所謂更高一級的階層歧視。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825的評論:
你沒看懂我的文章。
825 回複 悄悄話 反對你的觀點.因為把你說的北京換成西藏,道理也是一樣的.你覺得國家應該禁止北
京人去西藏麽?
五弟五哥 回複 悄悄話 有道理,可又覺得怪怪的。
北京人原來有些狹隘,所以落後於開放的廣州和上海了。
現在的世界在變,北京也要變,,,
盲流忒多的確影響北京,這點,同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