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70)
2010 (102)
2012 (90)
2013 (60)
2014 (43)
2015 (39)
鄉土中國:地道獨特的文化中國景觀?
莫言的諾貝爾文學獎折桂,再次激發了同胞們關注中國文學藝術與外部世界互作關係。社會學博士椰子博友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這次得獎的為何是莫言而不是劉震雲,池莉,或者是王安憶?莫言寫農村和農民獲獎,難道西方人覺得中國還是一個農民國?
劉震雲的都市小公務員寫的的確很棒,池莉那些武漢小市民的刻畫非常有趣,王安憶除了那些知青文學,還有不少關於上海的精彩故事。這些作品的確在中國文學愛好者中很受歡迎;反之,對於土得掉渣的莫言,不少城市青年感覺沒有多大興趣。
其實自從張藝謀拍《紅高粱》(由莫言同名小說改編)走紅開始,老謀子就拍了許多鄉土題材的作品,如《秋菊打官司》,《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我的父親母親》等。這些作品得了好多國際大獎。我曾不止一次地在海外見到一些愛國同胞們恨恨地譴責說,張藝謀,莫言這些人真缺德,通過向洋人展示中國的醜陋來出名得獎。弄得老外同事以為中國還是五十年,一百年前的鄉下,我們中國和中國人的國際地位永遠都沒法提高!老謀子簡直就是一個大漢奸!
山哥起先也多少有些同感。都市題材的作品對我們的確更有吸引力。中國正在快速的進入現代化,這個古老的國家正在出現許多新鮮事務。如六六的《蝸居》,王朔那些北京人生活故事,程乃姍,王安憶等筆下的上海,都曾是我喜歡的。
大學畢業後我曾獨自旅遊了十多個國內主要大城市。但當我來到湘西張家界時,才感覺一種特別的親切。可當我向一位同事推薦時,他卻說,都是些山,石頭,沒啥意識,不如去遊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山哥第一次感到了震撼。
長沙附近有幾個千年古鎮,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但一位同遊的老同學說,沒啥特別的。我們從小在這種石板街,吊腳樓的臨河小鎮長大,真的沒覺得這是什麽風景名勝。
熟悉的地方無風景。我開始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當人們長期生活在工業化的大都市,就會對另一種鄉村文明產生好奇感。而華夏的農業文明,是人類延續最持久的光輝燦爛的古老文明。我們當代的中國人上推三代,有幾個不是“鄉下人”?就是你數代居住在城市,鄉下的親戚朋友等還是少不了的。
當中國有了越來越多的漂亮先進的大都市後,那些碩果僅存的古老鄉間村鎮,還有那淳樸的民風,久遠的習俗,地方特色的建築歌舞戲劇飲食等,就越來越成為人們眼中亮麗的風景。
誠然中國也有一些故都古城。那些地方常帶給世人深刻印象。不過中華古文明的主體並非工商文明。
記錄我們那些鄉土文明,也是對自己根的尋找。我們知道自己從哪裏來,將要到哪裏去,並且與世界其他民族有了比較和分別後,才會對自己民族有堅定的信心,方能不辜負造物主的恩賜,明白自己前麵的努力方向。
鄉土中國,或許並不隻是民族落後醜陋的過去,也可以是一張令人不卑不亢的華夏名片。
看自己和他人都要合乎中道。這也是造物主對我們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