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哥的文化廣場

山哥的見聞和人生感悟,與華語世界的朋友們分享
個人資料
山哥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朝鮮的《賣花姑娘》與中國的《白毛女》(圖)

(2012-01-08 06:15:45) 下一個

兼談革命文藝的是是非非

前文回顧了將近四十年前朝鮮電影《賣花姑娘》在中國大陸演出的空前盛況。很多山哥的同齡博友也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其中阿妞不牛論及《賣花姑娘》的創作背景以及楓苑夢客談到的《白毛女》和煽動階級鬥爭的革命文藝問題,都是這篇續作想要說的。

電影《賣花姑娘》據說改編自歌劇。原作者是金日成,創作時間是1930年代,地點是中國東北。那時20出頭的金日成正在東北抗聯與中國戰友一起和日本人以及滿洲國軍警浴血奮戰(其領導是大名鼎鼎的周保中將軍),竟然忙裏偷閑創作出了日後轟動華夏大地的這部名著,真是令人拍案驚奇。不過北韓很多傳奇已被證實名不副實,如金正日就不是出生在朝鮮的神山白頭山(即中國的長白山!),而是蘇聯遠東地區某抗聯避難營地。

電影《賣花姑娘》的導演是金正日,有金日成回憶錄為其背書。當時金正日已經被確立為金太子,擔當黨中央書記的重任。阿妞等博友對金正日的確切貢獻也有懷疑,不過金二世出現在電影拍攝現場也有曆史照片為證。《賣花姑娘》被認為是金正日的第一桶金,實在很有意思。金太子當年看來不但對女明星們有興趣,也的確對電影藝術有追求。不過日後金正日棄藝從武,成為威震半島的金大將軍,真不一定是他本人的真正興趣,誰叫他生在紅色王朝之家呢?

《賣花姑娘》據說還曾獲國際電影節特別獎和特等獎章,看來是不但走紅中國,也得到了國際認可,嗬嗬。不過說到這部電影在中國當年的轟動效應,除了與文革年代中國掃除“封資修”後文藝領域荒涼的社會背景有關,也有它自身的藝術魅力;特別是不太為人關注的中文譯作過程,其實也是很大貢獻。《賣花姑娘》的中文翻譯作者是何雁鳴,她於1958年曾在一周內翻譯了朝鮮曆史電影《春香傳》,其優美譯作已經被人叫好不已。1972年初何被從文革牛棚中特赦,主持《賣花姑娘》的譯作,貢獻巨大。《賣花姑娘》女主角的直譯應該是“花粉”,在朝鮮文中很正常,可在中文聽來就有點可笑。何雁鳴在琢磨了幾周後巧譯為優美的中文名“花妮”,真是神來之筆。

世界曆史上許多頂級藝術品出自奴隸和囚徒之手,除了他(她)本身的天賦,或許還有換取人身自由的巨大潛能所致。何女士幸運地活到了改革開放的年代,真是可喜可歎。

堪與《賣花姑娘》比美的中國革命文藝精品非《白毛女》莫屬。它產生於意義深遠的毛澤東主持的“延安文藝座談會”後。原作也是歌劇,作者是著名的革命文藝家賀敬之等。根據近年來的披露,《白毛女》出自華北地區“白毛仙姑”的傳說,但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的賀敬之等人把它變成了一個控訴“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的階級鬥爭活劇。劇中正反主要人物的命運,得到了劉少奇等中共領袖的親自修改指導。

《白毛女》在革命戰爭年代作用非凡。它把抗日戰爭中本來劇烈的中日民族矛盾與鬥爭的焦點,竟然成功地轉移到了華夏民族內部貧苦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階級鬥爭。在接下來的國共內戰中,它也是解放區土改,征兵和新式整軍運動的強大動員令。據說扮演黃世仁的多位演員都曾被憤怒的觀眾投擲的磚頭石塊擊傷。山哥瞎想,假如老蔣贏得了內戰,賀敬之等如果被起訴為“戰爭罪犯”,恐怕也是極有可能。

作為八個革命樣板戲之一的舞劇《白毛女》,改編自同名歌劇和電影,得到江青的親自指導。江青在投奔延安之前,曾為上海灘電影演員,對文藝應該是內行。如果我們對比樣板戲《白毛女》和它的前身,會發現它的確更革命多了,除掉了“門神門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莫進來”之類“封建迷信”,大春與喜兒的兒女私情演變成了被壓迫人民之間的階級感情,也把被迫服毒自殺的楊白勞改成了與黃世仁及其大批狗腿子們奮勇搏鬥,被活活打死的英雄楊白勞。

革命是更加革命了,但樣板戲的《白毛女》離人性和人情都更遠了。

希望山哥一席胡思亂想,不要破壞了如今同胞們再次欣賞《賣花姑娘》和《白毛女》之類革命文藝精品的良好口味了。

相關博文:

《賣花姑娘》:一部曾經風靡華夏的朝鮮電影(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hinomango 回複 悄悄話 我讀過文革前的刊物,白毛女是丫鬟被強占,說生兒子就娶過門,但是生了女兒被趕出去,不容於當時風氣無處可去躲在廟裏。改編也不算太瞎編,比後來江青的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