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70)
2010 (102)
2012 (90)
2013 (60)
2014 (43)
2015 (39)
中共一直鼓吹,國共兩黨軍隊在四十年代末的血腥內戰是“兩種前途,兩種命運”的決戰。作為中國出生成長的幾代人,我想大家無論政治態度如何,的確也隻得認命了。
可是最近再次觀看旅居加拿大的作家都梁的電視劇《亮劍》時,發現我欣賞的國軍將領楚雲飛(原型人物可能是國軍名將胡璉將軍)在淮海大戰前夕說:國共是兩種文化的決戰!
電腦屏幕前的山哥聽了此句台詞,如同電擊,十分震撼。一個多月來,這句話常常在腦中激蕩。
國共真的是兩種文化的決戰嗎?
如果是,那麽同屬中國人的國民黨和共產黨又分別代表了何種不同的文化呢?
山哥1995年剛到澳洲那會,中國大陸的同胞在留學生中比例並不高,於是便廣交各地區各國家的留學生朋友,與其中來自台灣,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的學友交換很多。有一天,日本同學高嶺突然對我說,其實你們中國人(特指中國大陸人)要比我們日本,韓國以及台灣人要西化很多!
山哥聽了大為新奇。我爭辯說,中國人把日本是當成西方國家看待的,你們不是早在明治維新時就聲稱“脫亞入歐”了嗎?
高嶺認真地說,也許日本比中國更工業化一些,可是由於經曆了共產主義革命,你們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都遠比我們日本人要西化得多。。。
以後我也的確發現,台韓日等地的東亞人的確比中國大陸人在長幼有序,男尊女卑等方麵更加傳統,更加明顯的是,中國大陸人的批判力和鬥爭性都很強,在西方人麵前,我們比其他亞洲人要好鬥很多。
回到《亮劍》裏,在淮海戰役那幾場戲中,多次出現了國共兩軍殘酷的廝殺。其中有一個場麵十分刺激:當院門大開,國共雙方士兵突然發現對方近在咫尺,雙方都拿衝鋒槍指著對方時,叫嚷要對方繳槍又相持不下時,共軍士兵便突然開火,將光動口不動手的國軍士兵全部射殺。。。
有人在探討國軍抗日名將張靈甫的74師為何慘敗在對日作戰毫無戰功可言的新四軍主將粟裕手下的原因時總結道,除了張靈甫輕敵冒進,孤軍深入,而粟裕層層包圍,兵力絕對優勢的原因以外,74師官兵對大量射殺蜂擁而上的共軍官兵感到心慈手軟,全無與日本人廝殺的勁頭;而共軍通過解放區的土改和新式整軍運動,對殺死階級敵人毫不手軟。
前兩年觀看台灣的抗戰記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時,對國軍將士浴血抗戰的故事深表敬意。可是我也對那些抗日國軍老戰士麵對采訪,常常抽泣痛哭地回憶往事的鏡頭不以為然。男人流血不流淚,國軍的確還是不如共軍剛烈!
話說回來,內戰都是很血腥的,說大點,戰爭都是很血腥的。看到美軍全球到處屠殺外國老百姓,其實我心裏很嫉妒,心裏有些陰暗,我總想要是全球到處屠殺外國老百姓的是共軍或國軍,或者共軍和國軍一起全球到處屠殺外國老百姓,這個世界得多美好啊。共軍和國軍之間兄弟相殘有意思嗎?讓那些崇洋媚外的華人笑話,讓那些正在全球屠殺外國老百姓的人笑話,親者痛仇者快啊
此言差矣,美國電影是以娛樂為主,但也不乏對嚴肅問題的探討,很多美國人也是以電影來了解世界、拓展知識的,美國政府(尤其軍方)對於有利於宣揚其觀點、立場的電影也是不遺餘力、大力讚助的(如《巴頓將軍》);當然,對於他們不利的電影政府(軍方)也會以法律形式進行幹擾的(如《野戰排》、《生逢七月四日》等等反戰片),至於其目的是否為了“教育人民”大家見仁見智 - 電影是有效的政治鼓動宣傳工具,至少這一點無人否認吧?!
你把在中國看電影接受教育的習慣帶到美國來了。美國電影的功能就是個娛樂,根本沒有承擔“教育人民”的職責。因此,你舉的例子不合適。
今天還恰巧看到一段視頻,裏麵一個著名作家也說,中華文化裏麵對事實這個東西是極其不重視的,基本上沒有刨根問底的精神。如果曆史事實不合口味,寧可不相信,或者幹脆改寫曆史,隻要權勢足夠的話。
大陸中國人不知道真相,身在海外的中國人有幾個沒有條件知道真相。對於那些致力於要美化中共的共迷,不是反智就是無恥,沒有向他們解釋的必要。
令人叫絕
大陸中國人被蒙蔽幾十年,不了解真相。
不同意5speed的評論.
改一下:
1. 中國台灣人的批判力, 是善於用嘴巴批判世界。
2. 中國台灣人的鬥爭性很強,肯定是內部鬥爭。
那麽,讓我明白說出來:
1. 中國大陸人的批判力, 是善於用嘴巴批判世界。
2. 中國大陸人的鬥爭性很強,肯定是內部鬥爭。
Well, 這是中共優良教學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