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重圍:中國應該加強與巴基斯坦結盟
(2009-12-12 17:23:58)
下一個
盡管由於台灣國民黨重新當政,日本民主黨新政府對華友善,中國東麵安
全形勢有所改善,但長遠來講,中國的地源政治形勢並不樂觀。日本,朝
鮮,東南亞,緬甸,印度,阿富汗,蒙古,俄羅斯,都與中國有一些現實
和潛在的矛盾,台灣問題依然懸而未決,中國主要鄰國中,唯有巴基斯坦
可謂全天候朋友。
巴基斯坦是一個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氛圍濃厚的第三世界國家,人口近2億,
南接印度,北鄰阿富汗,東與中國新疆西藏地區接壤,西臨伊朗和印度洋,
地理和文化上都與中亞和中東伊斯蘭產油國關係密切,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獨立後與印度發生了三場大戰,至今因為克什米爾領土爭端與印度成為
死敵。60年代以來,在共同對抗印度擴張主義的鬥爭中,中巴兩國跨越政
治製度和文化的樊黎,成為友好的鄰邦,“全天候的朋友”,經受了近半
個世紀的考驗。
近三十年來,中國由於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一方麵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國
力得到大幅度增強;另一方麵,中國在原材料(特別是石油),市場等方麵
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大大地增加,也相應增加了國家安全的脆弱性。例如,
印度軍方強硬份子最近公開揚言,盡管印度的軍力不如中國,但中國也不
敢武力收複藏南失地,因為中國的海灣運油船要經過印度附近海域,而中
國並無足夠的遠洋海軍保護自己的運輸線。實際上,如果中國與美國發生
衝突,美國的印度洋艦隊即可輕易切斷中國的海灣輸油線。因此,如果中
國軍方以為自己的東風21型反航母導彈能夠阻擋美軍航母編隊馳援台海,
故此高枕無憂,那將是過分天真了些。
中國如何突破重圍?巴基斯坦可能是最佳選擇。中國一旦與巴基斯坦全麵
結盟,便可利用巴基斯坦靠近海灣的海港直接輸油,並通過陸地管道運送
至中國新疆。從而消除海上運輸線的脆弱性。有消息表明,中國正在建設
有關巴國海港。中國已經和正在向巴基斯坦出口和合作開發包括軍機,坦
克等先進武器項目,既有利擴大中國在伊斯蘭世界的影響,也有利於保持
對印度的牽製和壓力。
最重要的是應該大力幫助巴基斯坦發展民族經濟。近十年來巴國在與印度
的競爭中經濟已經明顯落後,長遠來看會削弱巴國抗印的實力。中國應該
加大對巴基斯坦農業,工業和科教的扶植,增強其造血功能。例如中國的
雜交水稻等農業科技,應該優先援助巴基斯坦,一批對我國影響有限但對
巴十分重要的製造業,如紡織業,可以大量向其轉移。中國也應該多多增
加兩國科教合作,為巴國留學生提供更多的獎學金機會。
美國在阿富汗增兵和近年來對巴基斯坦加大了拉攏力度,都使中國加強經
營這一地區的緊迫性加大。中國能拿出數百億美元經援非洲,也應該有大
氣魄加大援助巴基斯坦。不要隻看到有形的經濟利益而忽視了更寶貴的戰
略價值。最後中國應該大膽地與巴基斯坦加強軍事結盟關係,公開建立海
軍基地。
山哥已經提議中國應該盡快建立印度洋艦隊,並且必然需要在巴基斯坦等
友好國家建立軍事基地。如果中國依然拘泥於陳舊的“不要任何海外軍事
基地”的戒律,中國永遠成不了一流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