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92)
2011 (32)
2024 (1)
在銅鏡的鑄造過程中,當溫度高達上千度的金屬液倒入事先做好的陶範,也就是古代鑄銅用的模具,金屬液在陶範中有個冷卻凝固的過程,而問題也就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
我們先來看看這四麵透光鏡的邊緣,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相對鏡體來說有一個又寬又厚的鏡環。由於鏡體較薄,所以冷卻快,而鏡環寬厚則冷卻速度慢。所以當鏡體已經固定成型後,鏡環還在冷卻收縮,對鏡體產生了一種緊箍作用,形成鑄造殘餘應力。寬厚的鏡環就是西漢透光鏡的第二個特點。
上海交大的盛宗毅教授參加了研究,他發現鏡子在鑄造的時候,必然會產生很大的內應力。實際上他們在澆鑄的時候,開箱早一點,這個鏡子就裂掉了,這就證明它的內應力是很大的。
雖然鏡體內部的應力很大,但鏡體本身的剛度也很大,所以鏡環的緊箍起初並不對鏡子產生什麽影響,就像用手去掰一塊厚厚的鐵板,鐵板不會有絲毫變化。但銅鏡隻有不斷的磨才能保持光可照人。古時有一種磨鏡的職業,宋代的磨鏡人一定具備凹麵的磨石,鏡子在不斷地研磨變薄時,鏡子本身的剛度也就降低了,從而殘餘應力得到釋放,鏡體產生變形,向鏡麵方向拱起,這時就像同樣用手去掰一塊薄鐵片,鐵片就會變彎。
我們來看透光鏡的剖麵圖,鏡體很薄,鏡子有紋飾、銘文的地方和沒有紋飾、銘文的鏡底厚薄差距很大。當鏡體產生變形時,鏡底向鏡麵方向拱起程度大,而鏡環和紋飾的部位拱起小,所以形成了鏡麵的凹凸不平,當然這種變化肉眼很難看到。所以鏡體薄,鏡背凹凸處薄厚差距大是透光鏡的第三個特點。
當一束平行光投射到鏡麵時,有紋飾的地方較平,反射光集中,而無紋飾的地方由於凸起,反射光發散,所以有花紋的地方反射到牆上的光明亮,而沒有花紋的地方暗,牆上呈現出與鏡背相同的圖案。”
• 難怪現在的學生負擔重。 -千裏一盞燈- ♂ (96 bytes) (77 reads) 6/2/09 |
• 哈哈,今天最具輕鬆的跟貼 -事事無為- ♀ (0 bytes) (3 reads) 6/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