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於丹、昆曲:誰普及誰?

(2009-02-20 07:05:52) 下一個
於丹教授在中央電視台講昆曲時,我沒有趕上收看,不過,後來在網上搜索到視頻錄像,補看了幾集講座。後來,聽說這個講座的講稿結集出書了,因為這是關於昆曲的書,愛屋及烏,便在網上買了一本中華書局出的《於丹·遊園驚夢:昆曲藝術審美之旅》。

  這本書倒是沒什麽可說的,於丹講的大都是常識,所述及的昆曲折子戲,我大都看過。印象中,這本書定價挺高的,30元,內容不過是7節,分別講述昆曲的“夢幻之美”、“深情之美”、“悲壯之美”、“蒼涼之美”、“詼諧之美”、“靈異之美”和“風雅之美”共7個方麵,因為講座之外還加上一些折子戲劇本和馬得的昆曲戲畫,使得這本書成了於丹講演加上馬得的《姹紫嫣紅——馬得昆曲畫集》和《綴白裘》片斷的合集。使我感到更驚訝的倒是這本書的印數,一版印數即達20萬冊,這也充分說明中華書局對此書銷售信心十足,要知道,現在的一般圖書,印個3000冊、5000冊才算是正常的,少的隻有1000冊、2000冊。20萬冊,顯然是將此書作為暢銷書看待的。

  看到這個印數,我不由想起了一本經典的昆曲研究學術著作——胡忌、劉致中合著的《昆劇發展史》的印數。這本書1989年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一版印數平裝410冊,精裝130冊,加起來總共才可憐的540冊,達不到一般出版社要求的起印數。而作者為寫這本書,所花的心血卻是非常大的,據著名戲劇史專家趙景深先生在序言中介紹,作者之一胡忌先生(現已故)為寫這本書,曆時30年,經曆了《昆劇簡史》被毀的打擊,“另起爐灶”重新一章一節另寫了《昆劇發展史》。“這部著作內容豐富,條理分明,無論是觀點或材料方麵,每有出新之處;有許多論點,無疑可稱為一家之言。”這是趙景深對此書作的評價。這本書出版後,在戲曲界評價很高,不少學者經常在論文中引用此書。

  而另一本這方麵的名著陸萼庭的《昆劇演出史稿》,1980年上海文藝出版社的初版本印數多少,不得而知,想來不會超過5000冊,我所持有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修訂本,印數也隻有3250本。這本書重版時,陸萼庭先生也已經去世了,此書編校者王爾齡2005年5月寫的編校後記中稱:“著者溘逝,已逾半載。”這是本嚴肅的學術著作,我在網上看到不少讀者還在追尋這本書。如有位叫“竹林”的網友在樂趣論壇上發帖尋書,碰到陸萼庭的後人,於是他寫道:“現在能有幸認識他的後輩,高興難以形容,您一定也是位昆曲專家,希望以後能得到您的指教。”陸萼庭的後人則回帖說:“竹林先生,很對不起,讓你失望了,我們家的後代沒有繼承父業,幾乎不懂昆曲。現在昆曲很熱門,而在我小時候昆曲卻在冷宮。父親是在艱辛的條件下從事研究的。如他在九泉之下能得知今天昆曲重新被人重視,會是何等高興,這是他一生為之奮鬥的最大心願。”讀來令人心酸。

  我寫此文,絕對沒有抹煞於丹普及昆曲的功勞的意思,隻是有感於昆曲的今昔冷熱。無疑,昆曲是具有“夢幻之美”、“深情之美”、“悲壯之美”、“蒼涼之美”、“詼諧之美”、“靈異之美”、“風雅之美”等美的特質的。早在於丹之前,餘秋雨先生就曾應台灣《聯合報》之邀,在台北某圖書館發表了一次有關昆曲的演講,後由漓江出版社結集出書,在演講中,餘秋雨也描述了昆曲的崇高地位,稱“昆曲從16世紀後期到18世紀末曾在中國製造過長達兩百餘年的社會性癡迷”。後來餘秋雨還出了本昆曲的普及圖書《笛聲何處》(古吳軒出版社)。昆曲的冷熱,似乎以2001年為界,這一年的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昆曲藝術獲得全票通過,成為19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之一。其實,無須聯合國承認,我們翻一下戲劇史即可知,昆曲是真正的國劇,但是,中國人對於祖宗傳下來的好東西,必須經過外人承認、必須經過專家大力揄揚,這似乎才認識到它的價值。昆曲,此前就沒有現在這樣熱鬧,於丹這本書如果早生10年,怕是兩萬冊也不敢印。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牡丹亭》)如果你真的喜歡昆曲,那就去搜索,去讀《昆劇發展史》,去看演出吧。通過於丹親近昆曲,也是其中一法,但非唯一。現在聽流行歌曲也能遇到昆曲了,王力宏有首歌曲《在梅邊》,完全從湯顯祖《牡丹亭·尋夢》中化出。但你難道能說是王力宏普及了昆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