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健康

主要涉及食療營養,菜肴烹製,飲品調製,果蔬種植,養花陶情,兩性健康,中醫及運動養生等。
正文

加拿大駕駛安全十三秘訣

(2009-01-04 08:39:16) 下一個

一、遵守速度限製:“十次車禍九次快”。檢視重大車禍報告結果顯示,由於開快車而肇事占極大比例,開快車易肇事的原因簡單,速度快則車輛動力大,撞擊時的力量也大。加上速度快,有狀況發生時,駕駛人反應的時間短,較易因措手不及而發生車禍。速度慢則容許反應時間長,較能從容采取緊急對策。

二、注意彎道:彎道加上速度快是造成死亡的必然原因。雖然交通標示上多會提供預警,但駕駛人若疏忽,該轉彎而未轉彎則會衝出路外,該減速而未減速,則打算轉彎也無法轉彎,這種彎道車禍是常見的。永遠記住,在彎度較大的彎路必須預先減速,以免車輛因離心力太大而衝出路外。

三、換道須回頭看:無論是單邊或雙邊有車外後視鏡,盡管藉車內後視鏡補助,駕駛人的視界仍有死角,大約在後座車窗附近,若換道時不回頭看就任意換道,可能會造成車禍,因為此時在死角內的車輛不易看見你的方向燈,即使看見也無法有足夠的時間躲避,這種情況在高速公路上必須特別注意。

四、避免路邊停車:平時在一般公路上若須臨時停車,必須將緊急閃光燈打開,以提醒其他開車人注意,人若離開車子須留意來車。在高速公路上,應盡量避免在路肩停車,資料顯示,即使車子明顯停在路邊,還是有人會撞上,每年因此喪命的人,亦不在少數,永遠記住,路肩不是安全的地方,尤其是高速公路。

五、專心開車:開車分心是車禍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資料顯示,有些人因開車時趕飛進車內的蜜蜂,有些人因一邊開車一邊看地圖,有些人因一邊開車一邊找錄音帶而造成車子失去控製,或有突發狀況時來不及反應而發生車禍。報告也指出,駕車時講電話,會影響判斷力及反應力,因為它會使駕駛人分心。永遠記住,開車分心亦導致車禍。

六、車子高速時勿猛打方向盤:這一點較難做到,有些人在高速駕駛時,因打瞌睡或其他原因,導致車子偏離車道,一般人的反應是猛打方向盤,力圖駛回路麵,這種動作的結果就是「過度修正」。會使車子又偏離另一邊,駕駛人的接續反應就是又將方向盤猛打回反方向,這些連續動作的結果亦導致翻車。幾乎所有高速公路的翻車,若起因為打瞌睡或分心,大多是因為「過度修正」所引起;因此必須記住,高速行車時不能猛轉方向盤,若路邊狀況許可,則讓車子駛出路外將是較安全的對策。

七、在交叉路囗須提高警覺:在交叉路囗的車禍有些是由於有人闖紅燈或闖“stop”sign而導致車禍。因此必須記住,勿認為別人在紅燈時停車是理所當然,而必須在你通過交叉路囗時注意,橫向道路有無車輛闖紅燈,或對向車輛有人突然在你前麵左轉,即必須有隨時應變的準備。年老的駕駛人疏忽stop sign或闖紅燈是相當常見的案例。

八、天色不隹時最好開燈:在陰天裏打開車燈好讓別的車子注意到你,可減少很多追撞或對撞的車禍;在加拿大已強製實施白天開燈的規定,評估結果交通安全大為提高。

九、隨時注意路況:養成隨時看後視鏡的習慣,以掌握路況與其他車的動態。舉例來說,若發現後麵車輛跟得太近,應換道讓它先行或加速遠離;有時前方有緊急煞車而你來不及踩煞車時,可根據後方車況而做出適當的回應。

十、注意酒後駕車人:全美死亡性車禍有50%與喝酒有關,為了確保自身安全,遇有這類駕駛人,應及早閃避,若發現前後方車子忽左忽右,路徑不規則,除了提高警覺外,亦應找機會報告交通警察,以確保其他駕駛人的安全。當然,自己也應絕對做到酒後不開車的禁令。

十一、下雪天減速並保持距離:下雪天開車是駕駛人的夢魘。首先,最要注意的是車速,車速太快會打滑或煞不住車,減速慢行並與前車保持適當距離是非常必要的。時速最好保持二十左右,與前車保持至少1500尺的煞車安全距離。踩煞車時要緩慢,切勿緊急煞車。方向盤也要把穩,萬一車子打滑,不要踩煞車,手排檔的車子,則踩離合器,自動排檔的車子,則放到空檔,可以阻斷引擎的動力。此時,方向盤穩住,車子就會穩住了。另外,應特別注意的是,當一般路麵尚未開始結冰時,橋梁、高架橋、高架道路常常先結冰。行經這些路段,要特別小心。

十二、有意外事故,一定要停車:hit and run是極嚴重的過失行為。萬一不幸涉及意外事件的話,千萬不可心存逃逸的念頭。一定要先停下來察看對方有無受傷,及車子損毀情形。並盡可能留下車禍現場目擊者的電話、姓名,因為他們都可能做為證人。同時,也要打電話通知警察並描述現場情形,如此,警方可依需要決定是否派救護車或醫生。在車禍現場,不要和對方爭論是非,亦不要承認自己的錯失,把善後的事交給你的保險公司來處理,在美國,無論發生什麽事故,那怕是小小的擦撞,也要通知保險公司來處理。

十三、夜間及雨天開車:最重要的保持安全速度,這個安全速度是在你視線內能看清楚景物以及能立即作出反應並煞車的距離之速度。雨天開車也盡量開車燈,在車多的情形下切勿使用遠光燈,以促使對麵來車駕駛人太過刺眼而易產生事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